(一)绦虫病和囊尾蚴病
绦虫病的病原体为猪带绦虫,又称猪肉绦虫或有钩绦虫,是我国主要的食传性寄生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呈包囊状,俗称“囊虫”。猪带绦虫和囊尾蚴都可以寄生在人体内,寿命长达25年以上。
米猪肉就是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肌肉中(猪囊尾蚴病)所形成的特有米粒样椭圆形包囊的猪肉。人如果食用了未经煮熟的患有囊尾蚴病的猪肉,囊尾蚴可在人体肠壁发育为成虫(绦虫),使人患绦虫病。人患绦虫病后可长期排出孕卵节片,猪食后可得囊尾蚴病,造成人畜间相互感染。
囊尾蚴可使人得绦虫病,病人出现贫血、消瘦、腹痛、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也可使人感染囊尾蚴病,囊尾蚴寄生在人体肌肉中可出现酸痛、僵硬等症状;寄生于脑内可出现神经症状,抽搐、癫痫、瘫痪甚至死亡;寄生于眼中会压迫眼球,出现视力下降症状,甚至失明。
控制和预防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的措施有:建圈养猪,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控制人畜互相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生熟要分开,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及其制品;加强肉类检验,防止米猪肉上市。
(二)旋毛虫病
旋毛虫是一种很细的线虫,多寄生于猪、狗、猫和鼠及野生动物体内的膈肌、舌肌和心肌。动物患病后无明显症状,宰杀后能发现钙化的包囊或针尖大小的灰色小结节。旋毛虫病是人食用了未煮熟透、带有旋毛虫的病肉后而感染的疾病。幼虫在人体内可发育为成虫,成虫在肠黏膜内寄生并产生大量的新幼虫。
患者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高烧,眼睑、面部甚至全身水肿,局部或全身肌肉疼痛,皮肤出现皮疹等。其他常见的有结膜炎、急性动脉内膜炎、心肌炎、咳嗽、咯痰等症状。幼虫进入脑脊髓,还可引起头痛、头晕等脑膜炎样症状。
旋毛虫病有时能形成地方性流行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均较困难。因此,应加强肉品卫生检验检疫,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不吃未熟透的肉,特别是猪肉、狗肉及其他野生动物肉。
(三)中华枝睾吸虫病
中华枝睾吸虫病简称华枝睾吸虫。其中间宿主为蜗牛和淡水鱼类,而狗、猫等野生动物和人为其终末宿主,成虫寄生在肝的胆管内。
中华枝睾吸虫病患者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肿大、黄疸和浮肿等症状较为常见,重者可引起腹水。胆道内成虫死亡后的碎片和虫卵也可形成胆结石的核心而引起胆石症。
中华枝睾吸虫病的预防主要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不用生鱼喂猫、犬。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习惯。(www.xing528.com)
(四)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是肺吸虫(又称卫氏并殖吸虫)寄生于人肺脏内的一种寄生虫病。肺吸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溪蟹)或蝲蛄(螯虾),终末宿主是人及其他肉食哺乳动物。人体感染肺吸虫的主要方式是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溪蟹或蝲蛄。此外,可因活囊蚴污染食具、手和饮水而造成感染,或者食用感染肺吸虫病的动物肉而感染。
肺吸虫病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荨麻疹等。因虫体所侵害的部位不同,其对局部组织的破坏而造成的特征性病灶,即肺吸虫囊肿的表现也不同。如成虫寄生在肺脏,则以咳嗽、胸痛、咯血痰或铁锈色痰(痰中带虫卵)为主要症状。
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做好饮食、饮水卫生,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等,不喝生水。加强粪便管理,以免虫卵污染水源。
(五)姜片虫(肠吸虫)病
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壁可引起疾病。人类因生吃了带有姜片虫囊蚴的菱角、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而被感染。
姜片虫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轻者食欲不振;长期反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发育障碍和智力减退,有可能成为侏儒;有人感染后可出现消瘦、贫血、水肿、腹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腹水。当虫体寄生过多时可引起肠道的损害,甚至造成机械性堵塞。
预防措施有:开展健康教育,尽量不生吃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如需生吃必须彻底清洗干净或用沸水漂烫。不喝河塘内生水。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
(六)蛔虫病
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虫体为黄白色,雌雄异体,呈圆柱状。蛔虫病是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人常因生食被蛔虫卵污染的根茎类、瓜果类食物造成感染。
肠蛔虫患者可有腹部不适或腹痛、恶心、呕吐,严重的会造成肠梗阻。蛔虫进入肝、胆可引起肝脓肿和黄疸及剧烈腹痛。当幼虫移行经肺部时可出现阵发性咳嗽、气喘。
预防蛔虫病,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吃不洁净食物,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小孩不要玩泥土等。要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以达到彻底杀死虫卵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