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类,如竹荚鱼、蓝圆鱼、鲐鱼、金枪鱼、鲭鱼、沙丁鱼等。青皮红肉鱼类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引起此类中毒的鱼大多是含组胺高的鱼类。
(一)中毒原因
当鱼肉不新鲜、腐败,或腌制咸鱼的原料不新鲜、腌制不透时,被含脱羧酶活性高的细菌作用后,产生高浓度的组胺,食后便有中毒的危险。
(二)预防措施
注意鲜度。鱼眼变红、色泽不新鲜,鱼体无弹力,不应选购。购后即时烹调。如腌制,应切背并加25%的食盐。
(三)中毒症状
(1)潜伏期最短可为5分钟,最长达4小时。
(2)以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支气管收缩为主,主要症状为脸红、头晕、头痛、心慌、脉速、胸闷和呼吸窘迫等,部分病人出现眼结膜充血、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脸发胀、唇水肿、口和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等症状。
(3)中毒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迅速,偶有死亡病例报道。(www.xing528.com)
(四)治疗方法
进食不新鲜或者冷藏不当的鲭鱼、金枪鱼、沙丁鱼和秋刀鱼等鱼类之后,出现面色潮红、唇舌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全身皮肤瘙痒者,应立即饮浓茶300mg后催吐,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进食后6小时内未呕吐者,应给予催吐。组胺中毒的治疗可给予抗组胺药和对症处理,也可用葡萄糖酸钙注射,同时,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
(五)预防措施
(1)不吃腐败变质的鱼,特别是青皮红肉的鱼类。市售鲜鲐鱼等应冷藏或冷冻,要有较高的鲜度,其组胺含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33—2015)规定。
(2)选购鲜鲐鱼等要特别注意其鲜度,如发现鱼眼变红、色泽不新鲜、鱼体无弹性时,则不得食用。选购后应及时烹调,如盐腌,应劈开鱼背并加25%以上的食盐腌制。
(3)食用鲜、咸鲐鱼时,烹调前应去内脏、洗净,切成2寸段,用水浸泡4~6小时,可使组胺量下降44%,烹调时加入适量雪里蕻或红果,组胺可下降65%,不宜油煎或油炸。
(4)有过敏性疾患者以不吃此类鱼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