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阶段写作教学,写成篇,到底写成什么样才好?我们主张“写故事”最好。故事,可以自己创编,心里想到什么故事,就写出来,每一个故事都是原创;故事也可以是转述他人的,听别人说了故事,自己再说一遍,用自己的方式来写,这也是一种原创;故事还可以是续写的,听到一个故事后自己有些感受,结合原故事,继续往下写。起步阶段写故事,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笔录,另一种方式就是先把故事说出来,录制下来,然后再用语音转化软件进行转译。
为什么起步阶段可以写故事?我们给出四个理由。
其一,因循经验。许多学生基本上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故事在他的言语中是最具有经验色彩的。所以,从熟悉的写起,写好故事,无疑是最适合起步阶段的写作类型。而故事是开放的,灵活的,体式要求上并没有太多限制,具有“散文”的特质,不会带给学生畏惧,反而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
其二,适合儿童。根据心理学研究,学生在这个学段,正处于想象发展的敏感期。心理学主张,教学应该配合敏感期集中发力。在起步阶段,写故事适合儿童发展想象力,表达想象世界的需要。主张写故事,就是在更大程度上让教学集中发力,指向想象能力的提升,实现想象创意的激活,让想象成为这个学段的“特长”。伴随着写故事提升想象,无疑是最合适的。
其三,便于延展。起步阶段写故事,之后在第二学段、第三学段乃至第四学段不断延伸拓展,学生能按照《课标》中的要求,尝试写各种文体,写各类文章,达成写作教学要求中的各项能力发展。故事中涵盖三种典型的表述形式,有利于之后的持续写作实践。第一种是记叙性表述方式。故事的情节需要记叙,要运用语言实现传情达意。第二种是说明性表述方式。在故事中常常会遇到诸如长辈跟晚辈讲道理,同伴之间互相说理等情形,这些是说明性表述类型的实际运用机会。第三种是议论性表述。故事中还会出现不同角色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遇到问题大家议论纷纷,各自表述出自己的观点等情形,观点的交锋无疑是为议论性表述腾出练习空间。一句话:会写故事的学生,能较为轻松自如地写各种文章。
其四,乐于分享。故事是最适合分享的,因为它具有四种无法替代的能力。第一,故事最具活力。例如上古的创世纪神话,历经千万年延续至今,口耳相传,代代不息,就是最好的佐证。第二,极具传播力的故事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让他们在听故事、讲故事、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培养起写作的趣味体验。第三,故事是具有影响力的。故事写作,有利于从一开始就让教学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故事由语言构成,故事好听就是因为语言运用得当;故事中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要想影响别人,必须在文字中给予正能量,让高雅、正派的故事传播美的力量。所以,我们常见儿童故事中出现“大团圆结局”,故事中的“女巫一定要死”,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会幸福地在一起”……这些都代表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创编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锻炼,思维像肌肉,越练越强壮。故事中带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例如传统文化、儿童文化、民俗文化等,写故事、讲故事就是传承文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关键词——语言、审美、思维、文化,都在故事写作中得到确证,从起步时就得到落实。第四,故事还是最具功能性的。写一个故事给同学看,或是关注同学的故事,故事天然带有“交友功能”;故事中带有显而易见的智慧因素,具有“启智功能”,太多人是听故事成长与明理的;故事中带有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美德,具有“美育功能”。中华民族历来喜欢用故事滋养人性,我们会把需要学生形成的美德,用故事的方式传递,让其潜移默化地接受。
统编教材已经设计了专门的写作板块。一线教学除了踏踏实实教好教材,落实好“写好句子”这一最为基本的项目之外,不应该总是“盯着这一处”,不能仅把“句子写作”当作“写话”的全部内容。写话,就是写出心里所有的话,学生的心里,是有故事的。基于核心素养,我们使用统编本教学时,应做好开发与拓展,才能让学生在起步时就走得正,走得开心。(www.xing528.com)
【注释】
[1]吴立岗.从动机走向目的——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必须辩证处理的几个关系[J].上海教育.2003(10)
[2]吴立岗.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应该提前起步——摩尔多瓦小语教学实验研究简介[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03)
[3]吴立岗.小学作文训练动机激发的策略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