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培养全新的语文味道

怎样培养全新的语文味道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梳理统编版教材后我们发现,不少课标版教材中的老课文又被重新选入,我们称这一类选文为“老面孔”。“老面孔”的出现,在教学中引发一个比较突出的新问题。“老面孔”教材所占的比重较大,迷恋旧经验会让革新落空,让教学提升陷入经验的盲区,我们则被自己狭隘的主观意识所蒙蔽,教师很难伴随着教材升级而走进课改新时代。特别在“老面孔”教材面前,更应努力设计、开发,教出全新的“语文味”。

怎样培养全新的语文味道

统编本语文教科书与人教课标本教科书同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在编撰意图、选文风格等方面有较多差异,但也有着明显的延续与传承色彩。在许多一线教师的认识中,统编本教科书可以看作是课标本教科书的“升级版”。因此,大家很自然地在执教过程中会去对比异同,搜索记忆,嫁接经验。

在梳理统编版教材后我们发现,不少课标版教材中的老课文又被重新选入,我们称这一类选文为“老面孔”。以统编本二年级全册为例,二上教材共24 篇选文,其中人教课标本教材中已经选用的有8 篇,分别是《植物妈妈有办法》《黄山奇石》《古诗两首》《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风娃娃》《纸船风筝》《我是什么》,占总数的33.3%。统编本二下教材共选文25 篇,其中人教课标本教材中曾选用5 篇,分别是《找春天》《古诗二首》《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雷雨》《寓言两则》,占总数的20% 。这一组统计,不包括如《狐假虎威》这一类其他版本的选文,仅限于人教课标本与统编教材的对比。

“老面孔”的出现,在教学中引发一个比较突出的新问题。一线教师在执教的时候,喜欢按老套路来教。但凡是熟悉的老教材,就原封不动照搬原有的教案,轻车熟路地按部就班,上出最稳妥的课。实际上,这不符合新教材与新课改的要求。教学,需要与教材一样,不断升级与变革。至少,我们可以在四个方面有所改变,这是教学变革与提升的需要。其一,不念过往,发挥教材与教学的创新性。“老面孔”教材所占的比重较大,迷恋旧经验会让革新落空,让教学提升陷入经验的盲区,我们则被自己狭隘的主观意识所蒙蔽,教师很难伴随着教材升级而走进课改新时代。其二,发现差异,是教师的必备能力。教材本身有差别,教学又怎么能纹丝不动?实际上,教师更应该从先后两个版本教材的差别中找到教学创新的路径,实现自我提升,而不能在舒适与熟悉中沉沦。其三,了解学情,让变化随时发生。学情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案能“以不变应万变”。过去好用的方法在今天这个时代未必管用,过去未曾出现的教育技术手段在今天这个时代可以融入课堂。而我们,也要随之变动,以面对变化的学情。其四,尝试创新,是教师自我研修的主要方向。通过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改变设计,切合教学需要,这是一线教师的研修方向,能使一线教学永葆青春活力。特别在“老面孔”教材面前,更应努力设计、开发,教出全新的“语文味”。(www.xing528.com)

让我们借助《纸船和风筝》一课为例,来做具体解析。

此课在人教课标版教材(以下简称“课标本”)中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在教育部统编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本”)中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两套教材中安排此课的位置很接近,都在学期末。选文的内容也几乎一致,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在对比分析后,依然能发现两个版本教材在编排上的差别,这些差别也构成教学上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