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师们在研读统编本二年级上册课本时,发现一篇较为有趣的课文——《一封信》。此文为翻译作品,原著者为德国作家鲍圭艾特。此文题为《一封信》,但文中却先后呈现了主人公露西的两封信。
此文语言简洁却富含情感,四百余字尽显家人之间的亲情,表达了对远在外地的父亲的思念之情。课后,编者设计了一个问题: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读过课文就会发现,此题的指导意图很明显,教学的目标就是指引学生“喜欢第二封”。喜欢的理由足够充分,符合“教化”的需要:
其一,第二封书信内容充满温情,实现了写信的功能,让远方的亲人不操心。书信传达情感,实现“安人”的功能理所当然。其二,书信的语言流畅,既表达出思念之意,又不让家人担心,体现着“一封家书”应有的文学气质。其三,书信整体符合审美需要,读者希望看到的“幸福一家人”的美好结局清晰可见。最后,书信中还有写作的方法渗透,写信全程有妈妈的陪伴,一路实现教写互动,亲子教育的意味浓厚。
不论是从书信写作的结果,还是书信写作的过程,或者是仅就书信的文字细节来分析,第二封也完胜第一封。虽然课后题目中提出让学生“自己说说,更喜欢哪一封”,但教学中“喜欢”的结果,几乎没有悬念——一边倒地倾向第二封。然而,再次研读文本后发现,从写作角度来看第二封信,又很难直接通过“教”,让学生喜欢。在此,也列出原因:
第一,从写作求真的需要来看。相比第一封,第二封信中写的话,欠缺真诚。例如,第一封中说到“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就是真话,是直接表达。同时还提到“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是真情,并且引发“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这是真切感受。第一封中的真话、真情、真感受尤为明显,三“真”不能被忽视。当然,我们也看到第二封信将这样的“真”用不同的语言来呈现。这固然好,但不能遮蔽第一封显而易见的“真”性情。(www.xing528.com)
第二,从写作的精神独立来看。相比第二封,第一封信完全是露西自己写的,全程独立完成,不需要辅导,也就是不被干扰。第二封信则是妈妈和露西“一起重新写”。写的过程中,露西成为妈妈的“代言人”——听妈妈说,记录成文字。这封信,实质上成了“妈妈给爸爸的信”,仅是借露西之手书写。所以,信中到底表达的是谁的意思?谁的情感?真假难辨。并非我们有意反对亲子陪伴,相反我们主张父母和子女共读共写。但第二封信中,父母在写作时介入的方式和程度,还真值得考量。为什么要干涉儿童的独立表达呢?为什么要“变着法儿”说呢?
第三,从写作的情感表达来看。第一封信中带着满满的忧愁、思念,甚至是渴望,希望爸爸早点回家。语言中的情感自然、畅达、迫切。第二封信则有点遮遮掩掩,“绕着弯子”表达,意在给爸爸释放一个信号:放心,我们会好好的,你不要回来了,一切我们能解决……这不合符儿童的心态,也与生活中亲人之间的通信情况有差距。亲人通信,直接、真诚、富含情感。例如文中提及“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露西这才写信给爸爸,表达思念,甚至有些哀愁之情。只有这份情感,才会让爸爸看了担心、难过,也才会更快回信,最后会更快回家。相反,说“我们过得挺好”,爸爸也会有所挂念,但少了一份“被需要”“被思念”的入骨温情,和家人之间多少有点隔阂,也就不那么想回家了。当然,这是我们的理解,读者完全可以把这个看作另一种成熟与懂事。不过,子女写信给爸爸,显露那样的成熟,意义何在?太懂事,就不可爱了。
问题发现了,教学如何实施呢?难道任由学生漫谈,自由选择,不加干涉?也许学生会喜欢第二封,但又不得忽视第一封的优点。也许也有学生喜欢第一封,但教学目标又需要我们抵达。此时,通过教学设计,既给予学生自由表达、评判的权利,又能顺利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第二封信中语文内涵,领悟教学意图,抵达教学目标。设计,能实现自然引导,理性喜欢。教学,就是带着学生一路赏读,最终抵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