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秋天:小学生人生中的第一节语文课

秋天:小学生人生中的第一节语文课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五十四页出现的《秋天》,应是小孩进入小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这明摆着告诉所有参与“教”与“学”的师生,这一课,必须有别于之前标注的“识字”以及“汉语拼音”。此课,无疑是小孩人生的“第一节语文课”。“课文”好不好玩?根据教学中的惯性思维,老师还是坚持把这第一节课文当成“识字”课型来教。基于学情,我们不要僵化地让“第一次学课文”沦为“第一次随课文识字写字”。

秋天:小学生人生中的第一节语文课

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五十四页出现的《秋天》,应是小孩进入小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说得大一点,是“人生的第一节语文课”。

教材页面左上角,赫然标注着两个鲜明的大字——课文。这明摆着告诉所有参与“教”与“学”的师生,这一课,必须有别于之前标注的“识字”以及“汉语拼音”。此课,无疑是小孩人生的“第一节语文课”。这一代的小孩一定会记得,小学中学到的第一篇课文叫《秋天》。课本安排得非常贴心,在秋天学习《秋天》,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语文,更生活,更惬意了。

问题是,第一次学习课文,该怎么学,又要如何教呢?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还有很多零散的小问题,都是因为“第一次”而显得不容忽视。例如,“课文”究竟是什么?“课文”应该长成什么样?“课文”好不好玩?不要小看这些问题,它们构成了儿童对语文的第一印象、基础认识,有可能影响一生。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没有理由不上好人生的“第一节语文课”。

有不少老师也发现了这一课的价值,尝试设计这节课。但,比较可惜的是,一线教师根深蒂固的观念改不了,一年级老师最担心的是:“生字”不认识怎么办?“识字写字”任务完不成如何是好?根据教学中的惯性思维,老师还是坚持把这第一节课文当成“识字”课型来教。基本做法是:把课文读一遍(按照老师的话,叫“过一遍”更合适),之后立刻投入识字教学。课文瞬间成了附属品。全课设计有明显的“随文识字”特色,遇到一个字,讲一个字,讲完一个字,立刻写一个字。此外,还有集中识字写字的教学板块,一次性学完全课生字,要求当堂书写。

我们必须承认,“识字写字”就是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的重要使命,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但,并非在“第一次学课文”时,就要这样固执地实施。因为这一课,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更何况,这一课要认识的“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并非纯粹的“生字”。这一课要求会写的“了”“子”“人”“大”,并不困难。基于学情,我们不要僵化地让“第一次学课文”沦为“第一次随课文识字写字”。(www.xing528.com)

这一课,需要很温暖、很鲜明地留在记忆里,因为要留下的,是学习语文的模样。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要具备范式价值、样本意义。因为这一课的“教”与“学”,如同奠基时撒下的第一捧土,深深埋,能孕育,会生发。够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存在价值,足够超越认识这几个字,会写这几个字。

进入课文教学环节,首先工整地板书课题“秋天”。我建议大家对“秋”字进行讲解。左边“禾”,右边“火”,“秋”字带有浓郁的农耕社会气息,承载着古老的中国汉字文化。这个字,有厚度,有历史,可以讲字理。这一讲,就让导入有语文味,有文化感,以“很中国”的状态,拉开了学习的序幕。我会问:整个秋天,那么长,那么美,那么丰富多彩。我们的课文用三段话就写了出来,多么神奇啊。来,让我们一起学学这篇神奇的课文,一起了解秋天吧。

具体教学环节,我做了如下五个步骤的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