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民族的劳动教育:劳动与教育的结合

中华民族的劳动教育:劳动与教育的结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劳动是指人们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一种形式的劳动都含有教育因素,都可以用来进行教育。狭义的劳动教育,一般专指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在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基本属于德育范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劳动教育:劳动与教育的结合

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劳动是指人们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劳动有许多种形式,如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等。在马克思看来,任何一种形式的劳动都含有教育因素,都可以用来进行教育。

在我国,劳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动教育可理解为“劳动素质方面的教育”,泛指一切与劳动、生产、技术有关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劳动教育,一般专指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在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基本属于德育范畴

劳动教育曾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克服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创新劳动教育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创造性劳动,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近年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青少年中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准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创造性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