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精练,朗朗上口,千百年间万口传诵。我们的祖先善于观察自然、探讨规律,吟诗赋词、藏理其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蕴涵着大量的优美地理景观以及地理信息,诗词以精炼、简洁、通俗易懂为人们所喜爱,更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教学素材和经典语句。可见,地理教学中适当引用诗词导入新课、巧妙设问、做课堂小结,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对于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更是一种提高和锤炼。由于高中生阶段正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运用古诗词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进而为传承中国诗词文化奠定基础。
(一)诗词在高中地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河流与地形”教学中的应用
宇宙环境:例如,唐朝的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诗词都说明了地球自转的视运动,地物向东,天物向西的规律。李白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南宋谢枋的“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等诗词说明地球绕日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诗词“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斜”直观地描绘了太阳日变化的规律。可见,在宇宙环境的教学中适当引用这些诗词,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这一难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大气环境:诗人墨客一般都很关注自然界的变化,尤其对天气变化以及气候极为敏感,故诗词中写天气气候的非常多。例如,唐朝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简直把平原和山地的气温变化写绝了。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引用这一诗词,指出“人间”即山麓平原,“芳菲尽”和“始盛开”的原因是山顶气温低于山麓,就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以及陶冶情操。另外,在唐诗宋词中写天气变化的还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梅子黄时正值阳历六月份,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自北方的冷气流和来自南方的暖气流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在地理上,我们称之为“梅雨”。这样就不难解释“黄梅时节家家雨”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写西北的天气变化“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八月飞雪是冷锋天气,该诗对冷锋带来的天气变化描写得栩栩如生,突出了内陆地区的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先指出春风即夏季风,设问为何“春风”不度“玉门关”,让学生先找到甘肃的玉门,再引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而玉门位于非季风区。这样讲解,学生印象会非常深。其他的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以及描写快行冷锋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都描写了天气的多变性,《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的是暖锋天气,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也是暖锋。这些人人皆知的诗句,教师在讲课中适时地引用,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河流与地形:在讲水循环时,用李白《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引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奔流到海”引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向渤海奔去;设问是否“复回”引出海陆间循环,海洋水会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三个环节回到黄河中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水循环,而且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科学性进行探究的欲望。在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时,《乐府诗集》卷三十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等在讲中国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时引用,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及其影响。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的是大峡谷,反映外力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地壳抬升流水下切形成了大河两岸层次分明的地质剖面。还有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了四川盆地自古交通闭塞的原因归咎于盆地地形复杂。
(二)中国诗词文化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传承
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地理景观、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名诗佳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与相应知识有关的诗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诗词的艺术感染下深入理解并挖掘教材意境,探究创新,以达到满意的课改实效。
1.吟诗入课,以诗设问,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巧借名诗佳句导入新课,并恰当以诗设问,既增加了几分诙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诗词的引导下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述季风时,教师引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吟诗入课,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怎么上地理课吟起诗来了呢?吟诗完毕,引诗设问,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那王之焕依据什么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春风”是指什么,而要了解这句诗,我们就有必要了解“春风”所影响的地理范围及“春风”形成的原因,从而自然引申到本课的教学中。
再如,在讲“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一节中,教师设计导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此句中“星移”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自然地引入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还可以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作为导语,该句中“坐地日行”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运用古诗词设计引言,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富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接受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
2.诗词绘景,情景交融,丰富感知
许多诗人在看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后,通过诗句抒发个人情怀,从文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欣赏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历史的角度可以去探知诗人创作诗词的时代背景;而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很多的诗词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例如,在讲述长江三峡时,引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长江三峡的视频资料,通过诗句的引导和视频资料的真实展示,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长江三峡水流的湍急,进而理解长江三峡丰富的水能资源。于是,“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诗句自然引出,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学生情景交融。这样的教学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并获得深刻的体会,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诗词的无穷魅力。
绘景的诗句还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我国北方地区冬天的美丽画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好一幅江南雨中美景;“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同时暗合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这些语句生动,感染力强,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诗词释疑,探究原理,突破难点
地理学科是一个文理性质兼备综合性强的学科,原理性很强。古代诗人在写诗时很注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因此,有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同时还暗含着自然规律于其中。所以,在教学中适时运用诗词,有利于简化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诗词中关于解释天气和气候的诗句可谓是比比皆是。例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前句说明水汽凝结使云层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后句说明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雾这一原理。再如,“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前句说明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这是下蛾眉月的时间;后句说明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故“雨过夜如秋”。而另一佳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则反映的是暖锋过镜,产生连续性降水。
有些诗句很巧妙地将地理原理、自然现象蕴含其中。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该诗一方面描绘出九月初三的月相“月似弓”,另一方面该诗还解释了大气的热力作用,“月似弓”得出是晴天的夜晚,大气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凝结成露。可见,通过对诗句的提炼,探究诗句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
4.诗词丰富,充分挖掘,适时运用
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浩如烟海,对诗词资源的挖掘既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深深感到前人的智慧。古诗词所涵盖的内容包含地理许多方面的知识,如“山前桃花山后雪”是关于坡向对植被的影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关于生物循环,“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关于气温日较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关于水循环,“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是关于地下水的补给,“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是关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是关于可持续发展,“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关于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关于潮汐,“立根原在破岩中”是关于风化作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关于大气热力作用,“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是关于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在教学中适时引用优美的诗句,如以诗词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用古诗词讲解有关知识,使知识形象化,并运用诗词启发学生,加强记忆,用诗词加强教学反馈等,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及文学欣赏能力,还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学习将有情有趣。因此,底蕴深厚的中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教师平时多搜集与地理知识相关的诗词,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从而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以“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
1.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天气和气候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还不解释其背后产生的真正原因。
认知特点:高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www.xing528.com)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锋面示意图,能够说出气团和锋的概念及性质,并且指出锋面、锋线;
能够分析并且说出冷锋、暖锋等常见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锋的示意图形成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冷锋和暖锋的比较,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成交流、合作的习惯,并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养成求真务实的态度;
通过了解锋面系统对我国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等分析简易的天气图,判断冷暖锋,分析其过境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4.教学过程(见表4-6)
表4-6 教学过程
续 表
续 表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可与诗词有机联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地理原理让学生理解,使其体味其中的哲理。例如,在讲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时,可以引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高处不胜寒”;在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时,解释为何“日出江花红胜火”;在讲水循环时,质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通过设疑、分析、解答,让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道理,学习前人的智慧,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同优美的诗词结合起来,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