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文化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优化

健康文化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教育口号,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构想和主张。这些理念、观点和主张又对校本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各个重要因素产生直接影响。培育健康健全的合格公民,要立足于学生的未来,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则为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健康文化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优化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教育口号,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构想和主张。这些理念、观点和主张又对校本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各个重要因素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更新观念、形成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就是在健文化的背景下开展一些校本课程的,学生们通过健体、健智、健脑等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1.“以学生为本”

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深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使教材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足,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创办出新型的“个性化”学校提供更大的空间。我们学校结合乒乓镇的历史渊源,把乒乓引入课堂,以乒乓精神引领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参加比赛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团体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开展魔方电子百拼等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努力从学生需要出发,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

2.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系统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计划性、有序的系统性、较强的可控性等特点。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课程、知识技能、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这些都需要课程这个载体来加以表现,因而课程就成了教育的“心脏”。

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课程。离开学校的课程只是一种文本,一种教育理想。如果要把这种理想变成现实,其先决条件就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必须成为课程决策的共同体,其核心人员就是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真正的课程离不开学校——发送教育的地方,学校是教育之寓,课程之所,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学校为本。

3.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www.xing528.com)

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是前提。培育健康健全的合格公民,要立足于学生的未来,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则为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然而依然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实施校本课程是学校在搞“花架子”,做“门面工程”,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帮助,同时还分散了教师的精力。教师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问题上,认识观念的滞后阻碍了学校深化实施校本课程的进程,这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教育才能逐渐加以转变。其次,提高教师的水平是保证。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最重要的依托,他们需要集聚起来,共同备课,共同研讨,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体”[1],教师既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同时又是校本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这无疑为一线的教师增加了一定的负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深感力不从心,在质量上难以有新的提高。

众所周知,课程开发具有较高的标准,课程设计具有科学的规划,课程实施具有严格的管理,而学校教师大多凭着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开展一些校本课程教育,其专业化的层次较低。因此,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专家引领、团队合作,开展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是提高校本课程实施质量的保证。

4.开发本土的课程是基础

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与功能毋庸置疑,它能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而本地的乡土课程因为底蕴深厚,往往更受学生的喜欢,因此,开发实施本土的课程,能真正起到培育每一个人的作用。例如,合兴初中地处江海交汇处,“沙上文化”底蕴丰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淡漠了传统文化,如今较为深入了解“沙上文化”这一传统风俗的教师寥寥无几。学校尽管很想开设此门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只能放弃。类似不得不放弃的校本课程还有很多,尽管它们都很接近本土,接近学生实际。

5.构建长期的规划是关键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教学工程,必须要有长远的设想和规划。有了清楚的目标,思路才会清晰,行动才会有章可循。经过三年的尝试,我们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合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五年规划》。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不断地累积经验教训,为今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我们在各门课程上还要逐渐制定各个学科的长期规划,逐渐形成教学体系,通过长期的教学积累,最终编印校本课程的教材,使得校本课程的施教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