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由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人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豪迈的理念、健全的人格。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精神的健文化,其着眼点在于:
1.培养自强不息的群体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提炼的、被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精神支柱,它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我校在健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理念,积极营造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群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不分昼夜,永恒运动,所以“天”是“刚健”的,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拼搏奋斗,改革进取。“自强不息”是一种人生观和生活态度,是一个人自信、自强的表现,是志向远大的体现,是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
我校在进行健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我校的群体精神,具有如下几点象征意义:
以社会大背景为前提,象征我校面对国家科学文化不发达的现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用自强不息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追求,努力为我们民族的科学文化列入世界之林贡献绵薄之力。
以学校背景为前提,象征我校在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的艰难之际,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在成绩面前继续探索教育规律,具有开拓创新的雄心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象征全体教职员工以事业为己任,永不满足,奋发进取,勇于奉献,在探索教育规律的崎岖山路上不断攀登。
象征我校每一名学生时刻不忘社会、家长、老师的重托,刻苦励志,自强不息,在不同的起点上,按着不同的道路向着同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我们合兴初中的一面墙壁上,书写着这样四行文字:
*合兴初中为学生幸福、健康成长提供奠基石。
*合兴初中以务实的办学方式、整合并优化的有效资源为学生提供教育保障。
*合兴初中为教师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让每个教职工得到专业发展。
*合兴初中的健文化致力于成为本社区文化内涵的核心元素之一,能为地方建设提供有效的教育保障并协助政府保证地方主流文化的稳定,对社区民风、民俗的传承和优化起重要作用。
这是我们合兴初中的价值立场,四段文字分别是面对学生、家长、教工、社区而言的,它同我们的学校群体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只有积极发扬健文化中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精神,锐意进取,才能让学生幸福成长,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为社区提供教育保障。
合兴初中地处农村,同其他诸多农村初中一样,办学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学校基础设施落后,财政投入少,大量优质生源流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师资力量薄弱等。但是勤劳勇敢的合中人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励精图治谋发展,终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
2.建设团结拼搏、永不言败的校风
学校文化建设说到底是校风的建设。校风是指一个学校的思维方式、治学态度。从思维方式来讲,就是学校怎么办,办成什么样子,有什么办学思路。治学态度表现在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校风表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表现在领导身上就是有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没有人文管理的精神,有没有组织团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规划;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有没有敬业笃学的精神、教书育人的品质;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有没有刻苦钻研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等等。优良校风不是一代人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代一代传下来,为全校师生所共识,形成传统。有了这样的传统,学校就有了灵魂。
我校在健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校风建设,并逐步对校风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校风:团结拼搏,永不言败。
团结是学校团体精神的体现,作为个体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和谐的,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群体力量,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和衷共济。团结不是没有原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告诫我们要做到相互促进,切勿彼此苟同。拼搏,体现了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学校继承原有国球精神,把积极进取、超越自我作为个人成长的动力,鼓励大家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永不言败,既体现了学校师生在困难、挫折面前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对自我的积极心理暗示。
我校经过12年来的建设,经过全体合中人的积极努力取得了多项成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校风的逐步形成,这归功于学校各类人员把“团结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作为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引导学校走向辉煌。
校风作为观念形态,是一种精神力量,它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又是有形的、摸得着的。走进合兴初中的校园之内,整洁干净的校园卫生环境,完好无损的门窗玻璃,都可窥见我校校风之一斑。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衣着仪表,还有花草树木,课堂内外,就餐秩序等,无不反映出我校的校风。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我校在加强校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营造氛围,重视熏陶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最为重要。”学校的特点是学生的不断流动,每学年都要送旧迎新,且老生多新生少。一所学校,一旦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工作、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就会感受到优良校风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具有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是在什么时候,是如何形成的很难说清,通常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第二,相互勉励,发挥促进作用。一所学校一旦有了井然的教学秩序,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生活作风,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严谨刻苦的学习氛围,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会相互感染,并会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而得到社会好评的学校,全校上下必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这样,师生员工又会进一步相互共勉,努力维护集体荣誉,促进学校更好发展。
第三,齐心协力,强化凝聚作用。凝聚力,也就是所谓的“向心力”,是任何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都必须要拥有的。有了它就能把全体成员的力量聚集在一块,从而产生更强大的力量。一个校风好的学校,校风便是无声的命令,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导大家齐心协力,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www.xing528.com)
3.建设敬业求索的教风
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教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个学校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风好,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因此,教风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意谓教师应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忠职守、乐于奉献。“求索”,语出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谓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合兴初中教师应做一个志向坚定的改革者,不断追求新知识,探索真理,勇于创新。敬业求索作为教风的涵义在于:教师本身的行为与精神气质当与教师的职业相吻合,对教师职业本身充满敬意,恪尽职守。此外求索本身还要求教师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刚健有力的身体和坚持不懈的作风,具有传承健文化的品质。希望教师们敬业、求索、创新、奉献,用爱心去浇灌、用真情去感化、用人格去熏陶、用智慧去启迪、用表率去影响、用理想去塑造每一个学生,使得塑造出来的学生能够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刚健。
每个学期的开学仪式上,我们合兴初中的全体教师都会在校长的带领下,重温我们的教师誓言:合中,我选择的精神家园;教育,我钟情的神圣事业;育人,我所承载的终生使命。我庄严地宣誓:我愿用我全部的热情和智慧,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倾注爱心,善待差异;激发兴趣,启迪智慧;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超越自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立德树人,培育栋梁。誓言铮铮,掷地有声,表现了我们合兴教师的高尚师德情操,也是我们合兴初中教风的一种具体体现。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的师德作风和业务水平关乎学校的教学成败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长期以来,我校都高度重视教师发展,高度重视教风建设。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教风建设的领导。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风建设工作,自觉加大对建设优良教风工作的领导力度。校长室和行政部门重视研究解决教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服务教学”的原则,充分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建设优良教风创造和谐的氛围。校长是教风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德育处对全校的教风建设起监督保障作用。德育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积极主动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通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听取师生对教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风建设情况,掌握教风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互帮互学,不断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鞭策教师爱岗敬业,争创优良教风。
第二,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突出优良教风建设。教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时,我校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把加强教育管理与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身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精湛的教学水平去培养学生。倡导教师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沟通。
学校每年通过领导报告、专家报告、典型教育、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活动,树立典型,带动广大教师争创优良教风。
第三,完善规章制度,引导教师树立优良教风。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制订和完善与教风建设有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综合运用教育、规章、舆论、经济等手段,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良的教学行为,形成扶正祛邪、奖优惩劣的教学风气。要求教师自觉遵循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坚决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答疑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进行课程考核、认真指导实训;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监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评卷工作严肃、认真、公正、细致,课程成绩考核科学、合理、规范;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风从事教育工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杜绝教学事故。
第四,加大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管理的力度,促进优良教风的建设。坚持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听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学管理人员严格遵守学校关于领导干部听课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加强对学生信息员的培训,提高学生信息员收集、反馈教学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教务处和各系(部)每年开展公开课教学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每学期定期检查教案、试卷、作业批改及对学生的课堂考勤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的规定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
第五,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改进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完善现有的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年度综合考核和职称晋升教学考核等评价项目。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学生评价和教师互评为主,对于评教得分位于前30%的,作为教学优秀奖和年度综合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候选人,在教学年度奖金分配上作适当倾斜;对于得分位于后5%且学生有较大意见的,要求教师本人写出整改报告,制定整改措施,学校及时安排有关人员随堂听该教师授课,帮助整改,直到获得学生认可为止。年度综合考核由学生评教结果与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相结合,各占一定的权重累计得出结果,其中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位于所在单位任课教师的前30%是获得优秀等次的必要条件。职称晋升教学考核由学生评教、专家评价、领导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四部分共同组成。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凡当年在教风方面存在问题或有教学事故者,均不得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和年度综合考核优秀等次的称号,有严重教学事故者,职称晋升教学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不得参加当年职称晋升申报。
第六,大力营造建设优良教风的良好氛围,构建优良教风建设的保障体系。全校各部门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努力营造建设优良教风的良好氛围。学校将优良教风建设作为教学与管理工作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落实责任追究制,将教风建设状况与教师的年度考核和年度奖金挂钩。同时校办通过橱窗、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大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工作。教务处大力表彰、奖励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特别是教风优良的教师。全校所有部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建设、维护和保持优良教风的良好氛围,在全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综合育人体系,促进我校教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4.建设勤勉问业的学风
学校学习的风气,简称学风,从广义上讲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它依不同学校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是:学风即“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毛泽东同志在65年前首次提出“学风”概念亦有一说:“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可见,学风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它是外显的“风气”,另一方面是内蕴的“思想方法”。
“勤勉”,意即努力不懈,在求学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勤于思考,百折不挠。以勤勉问业作为学风,是希望在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精神的健文化理念下,学校能够秉持培养人才的办学方针,学校教师能够坚持严谨的教育教学思想,学生能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在全校形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氛围。在进行学风教育时,引导学生以书为镜、以史为镜、以师为镜,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态度、作风,做一个博学多才的学生。
在具体的学风建设上,我校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学风建设:
第一,学生诚信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杜绝旷课、迟到、上课思想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加强考风考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严格考试纪律,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自觉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
第二,学习适应性教育。加强新生入学后的学习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实现由小学到中学的角色转变,使其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了解所学内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积极宣传落实各级各类奖励制度,引导、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第三,人文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及场所。开展包括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文艺、音乐、体育、书法、美术、学生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等。通过经常性的体现学科专业特点的各种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着重突出科技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社会实践教育。坚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知识的需求,优化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方法和途径,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促进学风建设、增长学生才干的重要途径。
第五,主题活动教育。通过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使学风建设成为学校每个人的一种牢固观念、行为目标、自觉行动。
第六,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积极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为他们排忧解惑,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在校园大环境里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