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健康文化的根本宗旨

建设健康文化的根本宗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人,人同样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师生是校园人的主体,也是健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刚健的合中人是我们进行健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对于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六项明确的标志,这里摘录如下:*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

建设健康文化的根本宗旨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人,人同样是校园文化载体和表现。合兴初中在健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促进人的校园文化品质的提升,进而达到学校文化品质的提升和学校育人水平的提高。师生是校园人的主体,也是健文化建设的主体。师生的共同成长是学校文化建设成功的必然要求,健文化的文化品质应该在教师与学生身上同步培养、同步表现、同步作用,这样才能达到师、生、校的气质统一,文化品质统一。因此,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刚健的合中人是我们进行健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1.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今后事业有成的基石

这里所讲的身心健康主要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对于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十项明确的标志,这里摘录如下: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挑剔所要做的事;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且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健康是人们成就事业的本钱,是生命之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虽然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要创造人生辉煌,享受生活乐趣,就必须珍惜健康,学会健康生活,让健康成为幸福人生的源泉。人生是否幸福,或许有很多的衡量标准,而健康永远被列在第一位。失去了健康,没有了健全的体魄与饱满的精神,生命就会黯然失色,生趣索然。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拥有了健康,才可以去创造一切、拥有一切。

本固枝荣,根深叶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永远的财富”。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健康做支撑。因为只有拥有了健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开创事业的成功。

对于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六项明确的标志,这里摘录如下:

*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

*坦然面对现实,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缺陷和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承认别人,限制自己;能接纳别人,包括别人的短处。在与人相处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喜爱多于憎恶。

*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能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平衡,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适度,行为协调。(www.xing528.com)

*处事乐观,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有经久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的成长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干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的人,必然具有健全的性格,必然会正确地对待周围环境,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心理健康的人,善于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是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优良思想和品德的基础,也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的直接组成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

2.人格健全是成人成才的基础,是今后有社会责任感的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校长林福智说,学校要树立的教育理念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全面提倡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林校长还说,人格是尊严价值和良好品质的综合,一个人如果无德无美,就不可能有尊严和道德。所以说我们的学校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时一定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我们认为初中学生人格的培养首先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个人成长的道路。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中学生刚刚经过六年的学习拼搏考入中学,这不能不说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之一,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生活,新生往往会自发地产生一种“重头来”、“好好干”的愿望,班主任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新”字上做文章。这一时期主要进行责任感、文明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同时发展个体品格,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生活上让学生学会自理。现在的初一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初中之前洗衣、扫地等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初中生活,是学生独立生活的开始,此时,班主任应指导学生快速适应环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内务整理能力,并进行量化评比,加强责任感教育。在学习方面,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对初中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这就要求老师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很快适应初中的教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学会承受,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另外,要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良好的习惯也会内化为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

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很少经历过艰苦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创业的艰辛。一些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追时髦、比阔气,任意挥霍父母的钱财。据了解,有的学生每月花费高达数百元,有的甚至更多。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比如让每个学生回去了解父母亲辛酸的创业史,了解他们艰辛的奋斗史,学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对父母的责任感,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据说,目前一些大学生最崇拜的偶像是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其实,中国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向比尔·盖茨等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那整个民族就会更加强大。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多次发表讲话,鼓动整个英国要奋斗,超过维多利亚时代。的确,一个民族只有奋斗,才有希望。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接班人,育人是我们的宗旨,只有让学生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有了奋斗精神,生活上就能够艰苦朴素;有了奋斗精神,学习上就能够奋发进取。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合作精神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也是一个健全人格的标志。

最后,各科教学中要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德育的渗透。政治课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历史课上,可以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语文课上,可以借助一些优美的课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比如,作文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谈谈对老鼠的看法,大多数同学都说老鼠该打,并列举了一系列该打的理由,有的说老鼠偷粮食吃,该打;有的说老鼠偷油吃,该打。一旦有一个同学怯生生地说,那一群小老鼠多可怜呀,大老鼠偷粮食是为了养活小老鼠却要挨打,人类尚且有母爱,那老鼠为什么不能有鼠爱呢?再说老鼠偷粮吃是为了维持生存,它并没有危害人类呀,人类尚且知道要求生存,为何老鼠不能呢?如果说老鼠该打的话,那么,那么多动物被人吃掉,人又该怎样呢?这里且不说这位同学思维独特,单从人性角度来看,便能看出这是人性的复苏,从这里也可看出人类的美好情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加以否定。因此我们对那位同学表示赞扬和肯定。其实,尊重人性,对人格的发展十分有利。可以说人最可贵的品格就是人性。

“培养人、健全人”可能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终极答案的教育课题,每个时期、每个地域都会面临不同的要求和人际环境,因此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各自的工作角度出发,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逐渐完善它,丰富它。

3.意志刚健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是今后承受挫折、战胜困难、适应环境、实现人生价值的保证

先秦儒家曾提出刚健自强的人生准则孔子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弟子曾参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即是刚毅的表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指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人应效法天之运行不已,而自强不息。自强即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

在古代哲学中,与刚健自强有密切联系的是关于独立意志、独立人格和为坚持原则可以牺牲个人生命的思想。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又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即赞扬其独立、刚健的人格意志。孔子更认为,为了实行仁德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进而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这里所谓“所欲有甚于生者”即义,其中包括人格的尊严。孟子还举例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不受嗟来之食,即为了保持人格的尊严。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这是刚健自强最基本的要求。

任何人的坚强意志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首先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是表现在有目的的行动中的。我们所讲的意志是指革命意志,这种意志的崇高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理想。意志目的愈明确,愈能激发一个人的意志行动。由于中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观点来调节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还很差,因此,单纯用讲大道理的方法来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力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师和家长要把抽象的道理和学生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例如,把教育中学生专心听讲、专心学习、坚持及时完成作业等具体学习任务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这样目的具体明确,能更好地影响中学生的行为,培养意志力。

情感是意志活动的源泉。一个情感淡漠的人,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感激励着人的意志。刘胡兰邱少云英雄,之所以在对敌斗争中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在于他们对人民有深厚的爱,对敌人有切齿的恨。因此,我们要经常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痛恨敌人、朝气、乐观的革命情操。

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力。意志是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的锻炼,仅靠“纸上谈兵”是不能培养起意志力来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常接受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锻炼和考验。教师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学习、劳动和工作中,安排难易不等的活动,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参加,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使他们在各种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坚定、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特别要让学生参加一些难度比较大或是学生不大感兴趣的活动,这对学生意志力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帮助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耐心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正确的教育下,通过反复的实践磨炼,这些学生是能够变为意志坚强的人的。

最后加强科学知识的教育,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意志行动,必然依存于客观规律。人只有掌握了客观规律,才能指导行动,变革现实,实现预期的目的。中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往往分不清一些意志品质的好坏。例如,他们常常把“鲁莽”误认为是“勇敢”,把“固执”误认为是“坚毅”,把“原则性”误认为是“盲从”。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知识教育,让他们懂得坚强意志意味着什么,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在科学的轨道上健康地发展起来。

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为科学真理、为革命事业不屈不挠奋斗和英勇献身的精神,是陶冶儿童坚强意志的重要源泉。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在学生刚健的意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