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建设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城镇化发展,一方面使得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农村学校文化发展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城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城乡发展统筹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速。我国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变化的数据显示,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扩大。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能否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决定着农村实现城镇化的水平。但是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要想成功转型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必须依靠教育和文化的力量,实现文化育人。所谓文化育人,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特别是城镇化过程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原农村人口,这部分人才资源,在农村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的教育熏陶下,能够以自己的能力在城市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其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农村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软实力,其任务在于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文化素质培训摆在重要位置,提高农村人口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与城镇化发展需求相适应,满足城镇化发展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为城镇化所需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提供文化支持,推进城镇化进程。
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化进程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教学文化的建设上。农村学校教学文化是指农村初中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持久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类型或范式,是农村初中教学背景下师生的课堂生活方式。它既是一种课堂的文化,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开展的前提、背景和氛围;也是一种活动的文化,激活和创造了师生之间分享资源、传递信息、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或生成新知识等方面的行动和变化;它还是一种关系的文化,通过一定的活动建立课堂内外的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关系,营造教学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出教学情境中时代变迁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关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学校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随之发生改变,因而亟须构建城镇化新背景下的农村学校教学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发挥农村学校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优势。
在学校人力资源素质上,农村学校教学文化建设应强化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坚持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统一,而不仅仅是正规书本的教育;应重视职业技能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保守封闭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以由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要注重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既要注重学生的模仿学习,又要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又要关注学生智力开发及各种能力的挖掘。在课程内容上,农村学校应紧跟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修改现有教材中落后陈旧的知识,增添城镇化发展中对人才所需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的新内容,使得学生接受的知识内容能够用到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同时,课本内容的修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在课程结构上,应注重农业、科学技术、职业定向、法制道德、人口、生态环境等教育的统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更好地将多元化的知识运用到城镇化发展中。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经济体发展需要吸纳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尤其需要积极促进农村青年人才的转化。农村学校教育,承担着向城市建设输送人才以及培养有文化的城市劳动者的任务,农村学校教学文化的建设,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相适应的人才,提供在科学上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以及在生产上有所创新变革的研究队伍,提供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及适应工业化水平的管理人员队伍,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城镇化工作不断前进。
2.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缓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类矛盾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我国的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在发展过程中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态的长期存在,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明显,不可避免地给城镇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首先表现为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城镇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增加,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镇及其子女教育问题突出。
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使得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镇,寻求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外来务工人员总量达到26261万人,同比增加983万人,增长幅度为3.9%。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后,面临与城镇的交融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在生活居住方式上,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方式主要有买房、合租房、集体宿舍等。不断增长的房价及昂贵的租房费用,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方式以集体宿舍为主,这样的集体宿舍主要设置在工厂、企业内部,或者建筑工地临时居住点。身处城镇,会给外来务工人员一种居无定所的心理感触。在看病就医方面,城镇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看病时坚持以节约廉价为衡量标准,或者去便宜的私人诊所就诊,采取“大病拖、小病抗”的疾病处理方式。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他们文化娱乐活动的消费寥寥无几,低收入使得他们难以支付城镇高额的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中只能满足低层次的生存需要,而安全、社交和爱情、自尊和受人尊重需要的满足程度则较低,更不用说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了。在就业状况上,城镇劳务市场中,以外来务工人员为服务对象的市场就业体制还很不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渠道主要是通过他人介绍或劳务派遣;主要从事城市建筑业或服务业工作,工资收入低,存在工资拖欠现象;法律意识淡薄,只有极少数的外来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确定事实劳动关系;外来务工人员工会组织体系不健全,外来务工人员未被纳入其服务范围,以致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处于被动地位。
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流向城镇,其子女也随之流向城镇,成为随迁儿童。2008年,我国0—17岁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分别占儿童总数的9.18%和17.83%。据此估算,流动儿童规模约为2700万人,留守儿童则多达5500万人,其中0—5岁的留守儿童超过1000万人,并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
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共同存在着身体健康、人身安全、社会交往等风险。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疏于照顾,使得儿童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得不到满足,患病率高,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隔代抚养或亲友代养使得家庭教育、亲子教育、青春期教育缺失,安全事故频发,甚至受到性侵威胁;留守儿童还存在社会交往能力低、孤僻、独立自主性差等问题。而城乡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新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的恶劣提高了感染各种传播疾病的风险,高额的医疗费用又降低了接受治疗的可能性;同时,社区治安差、犯罪率高,使得儿童容易丢失或被拐卖;加之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儿童普遍缺少归属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和歧视,学前流动儿童入园难,对义务教育后继续接受高中学习以及异地高考的需求保障不足。
其次表现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加剧。
城镇化带来了城镇规模的扩大,也给城镇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城镇规划建设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问题。
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承载的压力大。城镇化发展带来空间上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城镇住宅用地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土地资源空间上的失控愈发严重,城市建成区数量快速增加。到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62.2万平方千米,比1978年增长2.2倍,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2.8万平方千米。与此同时,小城镇数量也迅速增加,1978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且以县城关镇和工矿镇为主。2007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9249个,比1978年增加17076个。2007年全国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5459人/平方千米[2]。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城镇化进程中,现代工业发展与传统农业发生冲撞,城镇工业企业发展偏向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业,带来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问题,出现“白色垃圾”、“白色围城”,背离城镇化发展的本意,使得城镇环境恶化。与此同时,在城镇近郊的一些农村地区,河流及农田污染事件频发。
最后表现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经济明显落后于城镇,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加大,如下表所示:
表1-1 城乡人均收入及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对比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www.xing528.com)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农村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与此同时,农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明显低于城镇,这方面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支出主要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对教育和文化生活的支出相对较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发展落后问题日益严峻,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将会阻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之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为了有效贯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问题亟须解决。
农村学校文化建设将在缓和城镇化进程的矛盾中发挥有效作用:
一是积极促进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的融合。
农民向城镇的转移,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带来的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落后,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普遍认为城镇有着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城镇发展能给子女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但实际情况却是,身处城镇之中,外来务工人员依旧面临着城市融入问题及子女教育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加快转变外来务工人员的价值观念,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外来务工人员自我发展意识,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进行合理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消费支出。
二是改善农村学校文化品质和农村风气,努力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学和文化熏陶。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可以通过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农村学校领导者的管理行为、教师教育行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学校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学校领导者管理行为的人性化及领导力的培养,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和社会交流、交往环境;要着眼于教师教育行为的规范,尤其是近来频发的教师性侵、体罚学生的事件,留守儿童更是这类屡发事件的主要受害人群,因而更需要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师德建设,明确规定“师德红线”,明确规定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障留守儿童人身不受侵犯;要着眼于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多引导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城镇化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所需的良好素质。
制度文化作为农村学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学校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保障。农村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应遵循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能够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使其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意识以及增强其法律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使得自我全面发展与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相一致。此外,教师在学校规章制度规范之下,会更加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行为,树立高尚的师风,为人师表,提高教师队伍的学识,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灵魂工程师”,使得留守儿童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
对于城乡流动儿童来说,在城市生活却不能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城市经济文化与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排斥,与城市的交融存在多方面的障碍。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带来的农民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及农村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城乡流动儿童更好地面对融入城镇问题,即使选择回到农村学校接受教育,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是积极建设生态环境文化,缓解城镇化进程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农村学校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态环境文化的建设,对全校师生进行资源和环境教育,挖掘本地乡土资源及校园环境的文化教育价值,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发挥资源、环境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导向、约束、凝聚、教育熏陶作用,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从而使得在学校资源环境文化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资源,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够始终坚持“城镇化发展要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绿色理念,不背离城镇化发展的本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积极建设农村产业文化,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了,但总体上城乡经济发展及收入差距依旧在不断增大。缓解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发挥好农村产业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村学校产业文化发展,可以通过建设符合农村地区实情的农业文化,培养符合“三农”多样化需求的人才,促进农村产业经营的多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所以,那些农村学校产业文化熏陶下的“三农”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调整农村耕地种植结构,实行精耕细作,改变过去单一的农田发展模式,向畜牧业、渔业、林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及其他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用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3.农村学校文化发展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文化引领
文化具有育人的作用,而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城镇发展的关键也在于是否具有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由此可见,人才与城市文化建设及发展休戚相关。因此,当下的重点是促进农村学校文化发展,为城镇文化发展输送文化人才。
农村学校文化发展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本土文化。由于独特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应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使学生接受本地丰厚的乡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定位农村学校文化发展的层次和方向。二是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共同参与。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文化的发展追求的是师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因此,农村学校发展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凝聚师生智慧。三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农村学校文化发展不能局限于书本中的文化教育,还需要通过一系列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引领一方面体现在文化品质对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塑造和丰富上,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培养的人才队伍,能对城镇文化建设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首先,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文化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冲击。而由农村学校文化培养输送的城镇文化建设人才在城镇文化发展中,能正确处理城镇本土文化与农村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既不保守封闭,也不一味地抵制排斥,而是能够在继承发扬优秀城镇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城镇文化的内涵发展。
其次,农村学校文化发展对师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视,使得城镇文化建设人才在城镇学校文化建设中,同样重视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对于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城镇学校可以吸纳这部分优质教师资源,投入到城镇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将农村学校文化与城镇学校文化相结合,甚至可以进行城乡学校文化教育合作,丰富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文化中的多元文化因素。
最后,农村学校文化对学生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对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提高,使得城镇文化人才在城镇学校文化建设中,更加重视城镇学校学生的精神生活世界,加大城镇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对文教、娱乐设施的资金投入,为城镇学校学生以及城镇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尤其是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工作、就业压力等,使得人们的活动空间及活动范围日益狭小,信息化发展甚至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减少,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因而更需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而这离不开城镇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