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的拓展与完善

对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的拓展与完善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必须融合会计的对象、职能、方法和主体等问题,对“信息系统论”进行拓展,使之更加完善。先生对“信息系统论”的拓展与完善,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边界,并决定了其特征。将会计主体纳入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会计与统计等学科相混淆、难以准确厘清的处境。

对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的拓展与完善

先生在阐述“信息系统论”之前,首先对“管理工具论”、“艺术论”与“管理活动论”3种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入剖析[3]:

……

会计当作一项有人参加的活动,即一项工作。这就是“管理活动论”的实质。按照“管理活动论”下的定义,所谓会计,是指会计工作,说明会计作为一项活动或工作的性质,而这项活动或工作是指“对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事项,按特定的方法,予以计量、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评价。”如果把会计当作一项活动或工作,那么说会计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是完全正确的。

把会计当作一种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方法、工具或提供财务经济信息的一种规则与方法,这是“管理工具论”和“艺术论”的含义。按照这种观点,会计是进行会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会计不等于会计工作。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套分类、记录、计量、汇总和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或技巧。简单说会计是一个方法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人们长期从事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而用它来开展实践活动,才表现为会计工作。由于认为会计是方法或艺术,那么会计本身就不可能是管理而只是服务于管理的工具。从会计这一特殊的方法体系说,它主要是用来提供微观经济信息的;或者说,它主要是执行反映职能的。至于说到会计工作,情况有所不同,它比起作为一个方法体系的会计,可以起更多的作用。会计工作的首要的和基本的使命,当然也是按规定的方法处理数据和加工信息,起反映的作用;但是,在会计工作中,由于掌握了大量数据和信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就可以按照政策、计划和制度,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同时可以充分考虑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提出可供选择的最优方案,协助企业领导并督促各有关部门及时指导并调节生产,更好地领导经济工作,起控制的作用。

……

然后,先生话锋一转,强调和概括了自己支持“信息系统论”的理由:

……

把会计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这一见解试图把会计工作和开展会计工作所运用的方法或艺术统一起来,而又力求突出方法的作用,突出反映的职能,突出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特殊重要性。

我们是比较赞同“经济信息论”的观点的。理由有:一是这个定义比较简明;二是这个定义能比较准确地表述现代会计产生以来,就始终存在的“反映”的职能,或称为“提供数据和信息为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三是这个定义能突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必然以提供财务信息(能用货币来计量、记录、预测的那些数量方面)为主的特点;四是这个定义考虑到了现代会计的新内容及其发展。因为迄今为止,会计所运用的信息加工方法已形成一个严密而复杂的体系,从而在企业中成为一个能把数据转化为信息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论用何种手段处理数据,均可理解为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都能用“系统”两个字加以概括;五是这个定义能较好地把“管理工具论”或“艺术论”同管理活动基本上统一起来。作为一系统,会计既可理解为具有两个以上的方法或程序,为完成处理数据和提供信息的功能而组成的一个方法的体系,也可理解为具有数据处理对象,由信息管理部门和人员来掌握,为信息提供和信息使用(使用信息就能发挥会计对生产的控制作用)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内容和程序。

……

众所周知,AAA于1966年的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中首次提出“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这个定义过于宽泛,同时过于简洁,不能帮助会计界捕捉到会计信息系统区别于别的信息系统的差异。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不能仅满足于将之定义为一个信息系统,这样并无助于该观点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为此,必须融合会计的对象、职能、方法和主体等问题,对“信息系统论”进行拓展,使之更加完善。先生对“信息系统论”的拓展与完善,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具体地,先生将会计定义为(葛家澍和唐予华,1983):

“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在企业和各单位范围内,主要用于处理价值运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资金运动)所形成的数据并产生与此有关的信息,起反映的职能;上述数据与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又能起监督、预测、规划和分析评价等控制职能。会计的上述两项基本职能,都有助于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和财务决策。”(www.xing528.com)

纵观先生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与会计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出先生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思想如下:

第一,先生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先生承认AAA(1966)是“信息系统论”的首创者,余绪缨教授是国内首次赞同“信息系统论”的学者[葛家澍,2000(4)]。在此基础上,先生公允地认为,自己对“信息系统论”进行了拓展与完善,使之更具有可接受性,更易获得我国会计学界的广泛认可。

第二,先生并未将西方的“信息系统论”的表述奉为圭臬,而是在20世纪80年代言必称美国的时代背景下,勇于拓展和完善“信息系统论”,强调中国学者对一些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贡献,从而有机地将会计的对象、职能、方法和主体纳入“信息系统论”中,使之更加完善。

第三,先生将“会计主体”(假设)纳入会计本质的认识中,具体体现为“企业和各单位活动”与“企业和各单位范围内”等表述。会计主体限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边界,并决定了其特征。将会计主体纳入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会计与统计等学科相混淆、难以准确厘清的处境。

第四,先生将“货币计量”(假设)融入关于会计本质认识的“信息系统论”中,体现在“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一表述上。货币计量是会计的主要手段,尽管它并非唯一的手段。“货币计量”厘定了能够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进入处理,按照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的范围,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得以和别的信息系统较为明确地进行区分。

第五,先生将会计对象纳入关于会计本质认识的“信息系统论”中,具体体现在“价值运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资金运动)”这一术语上。众所周知,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不断反思苏联会计学者提出的关于会计对象的观点——“按货币方式来反映、监督和总结有计划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财产”,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资金运动论”的标志性学术观点[4]。为此,在拓展和完善会计本质的“信息系统论”时,先生理所当然地将“资金运动论”的思想融入其中。

第六,先生认为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能回避对会计职能的讨论。为此,先生进一步将会计职能纳入关于会计本质认识的“信息系统论”中,具体体现在“反映的职能”与“监督、预测、规划和分析评价等控制职能”等表述上。

第七,先生认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包括至少3个子系统——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与会计检查。会计核算提供基本信息,但通过会计分析,则形成对各种决策更有用的“高级信息”;会计检查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与会计分析两个子系统所产生的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核算是基础,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继续与发展,会计检查则是前两者的必要补充”(葛家澍和唐予华,1983)。

最后,先生又根据各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将会计信息系统区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并通过图5-1来列示。

图5-1 会计信息系统框架(来源:葛家澍和唐予华,1983)

通过对“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初始观点进行拓展和完善,一个关于会计本质的、严谨的认识产生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学术界将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称为“会计信息系统学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