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及其优化探讨

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及其优化探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恰逢其时,先生发表了《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既是上述两篇文章符合逻辑的拓展,又再次推动了中国会计界解放思想的讨论。在《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中,首先,先生依然沿袭了他最为擅长的、基于大历史视野的分析方法,层层递进地阐述了会计理论的继承性。

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及其优化探讨

经过《必须替借贷记帐法恢复名誉——评所谓“资本主义的记帐方法”》与《关于会计的性质、对象和方法问题》两篇文章的铺垫,中国会计界对学习西方会计理论(特别是记账方法、会计性质、会计对象、会计方法)的态度虽有顾虑,但不再是坚冰一块。此时,中国会计界的思想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为系统学习、借鉴与批判吸收西方会计理论奠定基础。恰逢其时,先生发表了《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既是上述两篇文章符合逻辑的拓展,又再次推动了中国会计界解放思想的讨论。

在《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中,首先,先生依然沿袭了他最为擅长的、基于大历史视野的分析方法,层层递进地阐述了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先生从分析会计学的性质出发,认为会计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其本质上是一门“方法学”。既然方法学是会计学的本质,那么合乎逻辑地,技术性而非阶级性或社会性才是会计学的主要属性。照此,“社会主义会计”与“资本主义会计”(即会计“姓社姓资”的区分)之间被人为筑就的“无形”高墙,轰然倒塌,不复存在!文章就会计学性质的讨论,犹如天雷,惊醒了沉溺于“盲区”(“姓社姓资”的激辩)的会计工作者。

其次,先生丝丝入扣地阐述了一个基本命题——现代复式簿记的原理、方法与技术,是对从中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区的复式簿记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先生用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论证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会计技术与方法之间的确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6]

《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相关杂志封面及首页

最后,先生聚焦西方的“公认会计原则”,分析了其是如何对现代财务会计理论进行有机继承与发展的,从而彻底打消了中国会计界仅有的对学习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顾虑,为日后中国系统学习和借鉴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扫清了思想障碍。(www.xing528.com)

让我们重温先生的《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的结束语吧:

可以预料,今后,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日益出现数量化的倾向,人们向别的国家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中可资学习、吸取和借鉴的东西将会越来越多,会计这门科学发展的一个总趋势将会更加打破国与国的界限。

先生的《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不仅观点鲜明,而且论证过程的逻辑丝丝入扣;先生的《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解放会计界思想的作用,而且即使今日读来仍受益匪浅——至少我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先生的《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一文,实质上是规范会计研究的一篇典型范作(刨除某些语句与词语的“时代特色”),其中对演绎法(方法论)运用令人叹为观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