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关注中国情境下的姓氏关联,检验了审计师—CEO姓氏关联对财务错报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CEO姓氏关联与财务错报显著正相关,表明审计师与CEO的姓氏关联损害了审计独立性,引发审计师与CEO合谋,导致更高的财务错报风险,最终降低审计质量。此外,基于老乡关系的审计师—CEO姓氏关联带来更显著的财务错报风险。最后,相比于常见姓氏,基于稀缺姓氏的审计师—CEO姓氏关联对财务错报影响更显著。
本章对监管机构、审计委员会和投资者也具有政策启示。
第一,在我国弱正式制度的背景下,CEO与签字审计师之间的姓氏关联可作为一个揭示审计师与CEO之间的、可能导致审计师与CEO合谋、损害审计质量的隐性人际关系和社会身份的信号。因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应特别关注审计师与CEO的姓氏关联,并评估其对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潜在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稀缺姓氏),监管机构可规定签字审计师回避与他们同姓的公司CEO(高管)。
第二,老乡关系强化了审计师—CEO姓氏关联对财务错报风险的正向影响,这一发现警示监管者和投资者评估基于老乡关系的审计师—CEO姓氏关联对审计独立性的不利影响。具体而言,证监会应规定我国上市公司披露CEO及董事的籍贯信息。此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考虑强制要求签字审计师披露籍贯信息,借以减轻姓氏关联及老乡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联系对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
第三,姓氏稀缺性强化了审计师—CEO姓氏关联与财务错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监管机构(投资者)应重视具有相同稀缺姓氏的签字审计师与CEO对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此外,对于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成员来说,上述发现有助于其聘请合适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审计师。
本章探讨审计师与CEO姓氏关联对财务错报的影响,其结论同样适用于一些受中国文化及儒家哲学影响的亚洲经济体(如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然而,对于审计师—CEO姓氏关联与财务错报之间的关系能否同样适用于欧美国家,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外,考虑到中国(典型的关系型社会)与规则社会经济体(Kimber,Lipton,2005)在法律制度、文化、社会因素上的显著差异,在将本章的发现推广到其他经济体时必须谨慎。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13)披露审计合伙人姓名的要求相一致,本章的研究还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未来的研究,即在美国的环境下,审计师—CEO姓氏关联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行为。
附录5-1 变量定义
续表
续表
【注释】
[1]审计师与客户关系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的前审计合伙人担任客户公司高级董事或高级经理的情况。审计师与客户关系的数据可以通过CSMAR数据库中提供的高级董事或高级经理的简历获得。
[2]在大多数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及少数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一个人的姓氏放在他/她的名字之前。但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一个人的姓氏习惯于放在他/她的名字之后(Doll,1992)。一个人通常只有唯一姓氏,但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姓氏(在极少数情况下,人们可能没有姓氏)。(www.xing528.com)
[3]在中国,至少需要两名审计师(有些情况下需要三名审计师)在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上签名。其中一个被称为现场审计师,另一个是复核审计师。
[4]因此,当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婚前还是婚后——都不会更改姓氏(Bai,Kung,2014)。
[5]在关系社会中,人际关系塑造个体行为,因此,一些交易依赖于个人协议或私有信息,而不是正式合同(Li,2003)。相对地,规则社会强调公开信息和契约精神。
[6]相比之下,在大多数国家/地区,研究人员无法获得个别审计师特定的数据,例如签名审计师或审计合作伙伴的姓名和其他人口统计特征。个别审计师的数据只能在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获得,如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
[7]在欧洲国家,姓氏与中世纪的命名运动相关联,该运动旨在应对多人使用相同名字的情况。
[8]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类化”是指人们根据一些共同特征将自己划分为一个群体,“认同”是指人们认为自己具有某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特征(Tajfel,1970)。
[9]使用70%和80%作为累积百分比阈值的结果与使用75%作为阈值的结果一致。此外,如果本章采用更严格的阈值,ACSS_RARE的公司—年度观测值将会非常少。
[10]样本区间始于2006年,因为校友关系以及老乡关系数据从2006年后可得。
[11]Liu等(2012)通过中国不同省的姓氏相似度来度量异名值。公司董事会的董事很可能来自公司本地(Knyazeva et al.,2009,2013),所以姓氏相似度可以测度客户所在地区的异名值。以上同样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
[12]选择±0.01的匹配范围是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处理组公司—年度观测值,否则将因无法匹配丢失大量公司—年度观测值。此外,±0.01是倾向得分匹配法普遍接受的标准(Dehejia,Wahba,2002)。
[13]无法匹配的处理组公司将被删除。如果阈值被收紧(例如±0.005),尽管处理组公司的数量相应发生变化,但实证回归结果与使用±0.01阈值的结果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