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首次基于“地理近邻性”(geographic proximity)构建了儒家文化变量,并系统地阐述了其理论合理性。我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或多或少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基于此,很难通过问卷调查捕捉特定的对象是否以儒家哲学作为自己行为和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无法调查他们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程度。这一点在国有企业的高管、董事及CEO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前期研究表明,距离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事实上,地理距离还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Du,2013,2014)。
本书根据公司和儒家文化中心(孔庙)的地理近邻性或地理距离来构建儒家文化变量的合理性在于:若公司所在地有较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控股股东和高层管理者(董事长、CEO)更容易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哲学)或许不是控股股东或高管的伦理哲学,但他们必须考虑“影响员工、客户、雇主和供应商的儒家理念”,因而注定会受周围将儒家文化作为伦理哲学的公众的影响。
2.对具体儒家文化维度的度量,本书首次采取了数据挖掘的方式。譬如,本书创新性地基于年报及审计报告文本,分别采纳“董事会成员排序”及“审计师对被审计公司的称谓”角度,度量了“尊尊原则”下的论资排辈与敬语。此外,本书基于审计报告与IPO招股说明书等文本,挖掘出绝大部分审计师及大部分CEO(董事、高管)的身份证号码,采纳身份证前6位匹配的方式,进一步判断审计师与CEO是否来自同一县(市)、是否说着同样的方言,从而构建了“亲亲原则”下的CEO—审计师方言关联变量及CEO—审计师老乡关系变量。同时,基于签字审计师与CEO的姓氏,构建了CEO—审计师姓氏关联变量。
3.本书首次挖掘了儒家文化的“亲亲原则”,并将之细分为“方言关联”“姓氏关联”与“老乡关系”三个维度,检验了儒家文化“亲亲原则”的不同维度对会计审计行为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不利影响。
(1)本书首次提出CEO—审计师方言关联这一儒家文化的维度,发现CEO—审计师方言关联可能诱发审计师与CEO的合谋、从而降低IPO公司审计质量。
(2)本书首次基于儒家文化的宗族关系,提出审计师—CEO姓氏关联这一维度,并发现审计师—CEO姓氏关联增加了审计师与CEO合谋的可能性,从而导致财务错报的概率增加。但是,基于潜在的宗族关系的董事长—CEO姓氏关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公司的费用黏性。
(3)基于家乡情结,本书构建了董事长—CEO之间的老乡关系变量,发现董事长—CEO老乡关系抑制公司的R&D投入。(www.xing528.com)
4.本书进一步将儒家文化的“尊尊原则”细分为“论资排辈”与“敬语”(社会地位差异导致),分析了其对审计质量与独立董事异议投票的影响。
(1)本书首次采用文本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上市公司董事排名的“论资排辈”变量,发现儒家文化中的论资排辈维度抑制企业内部的民主氛围,降低了独立董事发表异议意见的概率。
(2)儒家文化强调等级,基于审计报告中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称谓,本书构建了“敬语”变量,并区分了“习惯性敬语”与“选择性敬语”,发现审计报告中敬语的使用向资本市场传递了审计质量较低的信号,且这一效应在“选择性敬语”情况下更为明显。
5.本书首次提出“殷勤款待”这一儒家文化维度,发现殷勤款待审计师的公司具有更高的可操控应计,但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低。这一发现揭示了上市公司可能通过殷勤款待“贿赂”审计师,从而降低审计的独立性。
6.本书基于儒家文化对商帮发展的影响,首次构建了商帮文化变量,并发现商帮文化浓厚地区的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所有者—管理层代理成本,从而揭示了商帮文化仍持续地影响着现代公司行为。
7.本书首次提出儒家文化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与“学而优则仕”等维度,寻求较为恰当的替代变量,分别探讨了境外董事对盈余管理与公司违规、学者型董事对R&D投入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境外董事抑制盈余管理和公司违规,学者型董事有利于公司增加R&D投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