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文物密集区的探索:空间密度法

地下文物密集区的探索:空间密度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下文物集中分布区域位于深圳市的西部、南部和东南滨海地区,空间格局呈组团状特征,文物古迹分布的高密度地区呈现5个大斑块、7个小区块,这几个区域的密度空间平均分布为2处/千米2。将初步选出的12个片区,列为地下文物埋藏暂定区。该处地下文物点空间密集度为0.64个/千米2,局部密度达到2个/千米2,密度较大。

地下文物密集区的探索:空间密度法

运用地理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地区的236处地下文物点进行定量分析,利用ArcGIS10.2中的Kernel density工具估计分析不同时期文物古迹的空间集聚密度,经过核密度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深圳市地下文物在整体空间中分布范围广泛,几乎涵盖整个市区范围,且空间呈“大分散,小集聚”特征,局部如西丽水库、铁岗水库、甘坑水库、大鹏所城、南头古城、大小南山等为文物集中点,其余文物点的分布较为分散,散落在村庄、山体、水系之间,这符合深圳地区古代居民活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文物集中分布区域位于深圳市的西部、南部和东南滨海地区,空间格局呈组团状特征,文物古迹分布的高密度地区呈现5个大斑块、7个小区块(图4-8),这几个区域的密度空间平均分布为2处/千米2

图4-8 深圳地区地下文物空间密度分布图

将密度空间平均分布不小于2处/千米2的区域定为空间密度较高区域,将密度大于3处/千米2的区域定为空间密度高区域,将图4-9中的这两类区域圈选出来,出现了十几处空间密度较大区域。将初步选出的12个片区,列为地下文物埋藏暂定区。根据地形地貌、道路,对这些区域进行空间校正。

●案例分析:区域1 光明农场区域

该片区总面积约34平方千米,包含非建设用地及绿地面积约33平方千米,范围内多为山体、水域等生态用地。

图4-9 深圳地区地下文物埋藏区分布图

(www.xing528.com)

图4-10 光明农场区域地下文物密集区示意图

1.位置

位于光明新区,包括公民街道楼村居委会、光明街道迳口居委会、光明街道碧眼居委会等。

2.历年考古情况及重要发现

该区域文物点分布较为集中,年代包括商、西周、东周战国南北朝,以及元、明、清和民国等时期,跨越较大。区域内有文物点21处,其中6处明清至民国时期墓葬,2处古窑址,11处商、西周、东周至南北朝聚落遗址,2处明清时期聚落遗址。5处已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麦梅南墓(区保)、楼村古窑遗址(区保)、甘泉夫妇墓(区保)、南溪家族墓(区保)、文尚德家族墓(区保)。

3.评述

该区域属于大陂河上游支流。大陂河、洋涌河、东宝河是同一条河流的上中下三段,该河流最终流入珠江口。该区域沿山水库众多,有横岗水库、石狗公水库、罗村水库等,山丘连绵起伏。据近四十年的考古,该区域发现多处古人类聚落遗址,年代自商周至元明清。根据目前发现的深圳市山岗类聚落分布规律,山岗地带居住的古人类多生活在河流上游多山丘的山坡及山顶等高线40—80米区域,且下临河流,与该区域地形特征吻合。众多明清墓葬及两处古代窑址的发现,佐证了该区域作为深圳地区古人类聚集地的史实。由此分析,该区域地下埋藏有古民居、道路、手工业区、墓葬等遗存。

该处地下文物点空间密集度为0.64个/千米2,局部密度达到2个/千米2,密度较大。

4.确定范围

沿主要交通线以及地形边界,包括水库及山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