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岁时节庆民俗的优化方案

汉族岁时节庆民俗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是新的一年中万物之始,所以格外受到重视,它是汉族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俗称为“年”。除夕之夜,元旦之日,节庆活动达到高潮,普天同庆,举家欢乐。除日、除夕的主要节庆活动:一是祭祖。汉文帝为了纪念这一汉室复兴的日子,下令解除这一夜的宵禁,张灯结彩,进行庆祝。并且年年在这一天微服出宫,与民同乐。因其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故称之为“元宵”。

汉族岁时节庆民俗的优化方案

汉族世代以农耕为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庭是生产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因此,其节日多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节日的各项活动,也多是在家庭的范围内,以家人团聚、增进亲情为节庆的中心内容。其重要节日主要有:

春节 春节即夏历的正月初一,旧俗称为“元旦”。元即是“一”,我国古代认为一是“万物之始”。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是新的一年中万物之始,所以格外受到重视,它是汉族最盛大的节日。清王朝灭亡后,我国采用公元纪年,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即现在的新年。因为立春之节多是在旧俗元旦的前后不久,故将原来的“元旦”改称为“春节”。

春节俗称为“年”。年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像成熟下垂的谷穗。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北,谷物多是一年一成熟,所以谷物的一个成熟周期就是“年”。以“年”为节日之名,说明“年”这一节日的最原始内容是庆祝前一年的丰收,祈祷下一年更大丰收。实际上,“年”这一节日不仅是指新一年的第一天——元旦,还包括前一年最后的一天——除日,俗称“大年三十”,其夜称为“除夕”。“过年”即是由旧的一年过到新的一年。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元旦之日,节庆活动达到高潮,普天同庆,举家欢乐。

除日、除夕的主要节庆活动:

一是祭祖。汉族自古以来就是宗法制大家庭,最重血缘亲情。祖宗是家族之源,是庇护族人的神灵,也是凝聚大家族的旗帜,祭祖是头等大事。

二是要贴春联和各种祝吉条幅。贴春联是由古代的挂桃木符的习俗演变而来。东汉时,人们在过年时常将画有神荼、郁垒神像的桃木板挂在门的两旁。传说二神能捉鬼,用以御鬼避邪。五代以后的千余年间逐渐演变成今日贴在门两旁的春联。春联多是写吉祥祝贺之语,既有传统的驱邪求吉的意思,又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此外还贴有“福”字、“金鸡满架”、“肥猪满圈”、“抬头见喜”之类的大小条幅。

三是吃除夕饭,又称团圆饭。大年三十是举家大团圆之日。外出的人,不论是在千里之外,还是在异国他乡,都要在这一天赶回来,全家团聚。在夜幕降临之后,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聚餐。小辈为长辈敬酒祝寿,长辈为晚辈祈福祝吉,体现出浓重的亲情。吃的菜不但要丰盛,更要有吉祥内涵。如必有大碗盛的各种圆子(即丸子),必须有鸡,必须有鱼等,寓意大吉(鸡)大利、年年有余(鱼)、全家大团圆。

四是除夕饭之后全家人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寿,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镇邪保平安

五是要祭神。在子时新旧两年相交之际,在院落中陈列供品,上香、烧纸、放鞭炮,迎接从天上归来的各路神灵;因为财神最受欢迎,所以俗称为接“财神”。之后,全家吃年夜饭,即送旧迎新之饭——饺子。饺子原本称为“扁食”、“角儿”,因其是在子时(晚11点至1点)新旧之交时(12点)必须吃的应节食品,故称“饺子”。饺子即“交子”。

元旦之日主要的节庆活动:

一是要燃放“开门大吉”鞭炮。在天刚微亮时,即燃放红纸包裹的鞭炮,其爆炸后红色碎纸遍地,称为“开门红”,取其大吉大利之义。鞭炮由古代的爆竹演变而来。古代过年在元旦凌晨时,要将竹子放在火中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驱山妖恶鬼。火药出现后,遂改用纸张包裹,其声更脆更响,更能增加节日的迎新气氛。

二是贺岁。元旦之日,人们很早就走出家门,去亲友尊长家贺岁拜年,互相问候,恭贺新禧发财。拜年是元旦最重要的礼仪,通过拜年,和谐人际关系,以求在新的一年中,互相帮助,共创事业。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宵者,夜也。元宵节即元月的夜庆节。节日活动主要是在夜晚。

传说元宵节始于西汉。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执政。吕后死后,忠于汉室的大臣周勃、陈平等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发动政变,扫除诸吕势力,辅佐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为了纪念这一汉室复兴的日子,下令解除这一夜的宵禁,张灯结彩,进行庆祝。并且年年在这一天微服出宫,与民同乐。正月十五张灯庆贺遂成风俗,人们称之为“元宵节”或“元夜节”,又称之为“灯节”。唐玄宗时,受佛教影响,曾在都城长安举行盛大灯会,“作灯轮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簇之如花树”,又命宫女及长安少女少妇数千人,在灯轮下歌舞三日夜。从此,元宵节点花灯、观花灯的欢庆活动在全国盛行起来。明代太祖皇帝时,曾将放灯时间延至十夜,灯节盛况空前。

元宵节的喜庆活动除张灯、观灯之外,还要吃特殊的应节食品——元宵。元宵是以糖外裹糯米面,形圆如珠,俗称“圆子”。因其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故称之为“元宵”。元宵夜,家家挂彩灯,户户吃元宵,天上月明,人间灯红。家家团团围坐,吃圆圆的元宵,寓示着生活月月圆满,日子火红,家人团圆。

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其时春光明媚,万物萌新,故称之“清明”。“清明忙种麦”,它原本是一个播种的节日,后来变成了扫墓祭祖的节日。这中间有一个过渡的节日,即“寒食节”。(www.xing528.com)

相传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期贤人介子推的。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因国内政乱流亡国外19年,介子推一直伴随在身边,忠心不二,受尽困苦。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晋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遍赏追随他的功臣,但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没有前去争功,带着老母隐居绵山之中。后来晋文公得知此事,深悔自己的疏忽,遂数次派人去寻请,但介子推却躲入深山避而不见。晋文公想用放火烧山的办法逼他自己走出来。不料介子推宁肯烧死也不出山,遂葬身火海。晋文公非常难过,下令将介子推的尸体葬于柳树下,改绵山为“介山”,并将烧山之日定为禁火之日,人们不能做饭,只能寒食,以示纪念,故称为“寒食节”。其实,据学者考证,早在西周就已经有了禁火寒食之俗。春季风大多火灾,通过禁火寒食提醒人们注意防火,这大概是禁火寒食的根本原因。后来人们将介子推的故事附会在寒食节上,是表达了人们对介子推不居功、不追求名利的崇高品德的敬仰。每逢寒食节,人们头戴柳枝圈,去介子推的墓地扫墓祭祀。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两天。由于两个节日时间相近,逐渐合而为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写道:“乌啼鹊噪昏桥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这说明最晚在唐代这两个节日就已经融合在一起了。人们将为介子推扫墓的习俗又加进了为自己祖先扫墓的内容。后来,由为贤人介子推扫墓又演变成为一切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杰出人物扫墓的习俗。所以直至今日,每逢清明,全国各地都要去烈士陵园,为有功于国家人民的烈士们扫墓、祭奠。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扫墓、寒食以外,还有换新火、插柳、踏青等各种活动。

换新火是与寒食联在一起的。由于寒食,火种灭绝,所以清明这一天要重新钻木取火。“新火”二字含义吉祥。唐代时,皇帝常常用钻出的新火点燃柳枝赐给大臣,大臣将传火的柳枝插在门前,以示炫耀。百姓人家将钻取的新火点燃为炊,象征新火燃烧旺运。

清明之日,历代有以柳枝编成柳圈戴在头上,将柳枝插在门上的风俗。民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戴柳、插柳之俗一直延续至今。清明戴柳之俗,一说是始于晋文公。埋葬介子推之地的柳树,第二年春枝勃发。晋文公以柳枝编环戴于头上,用以纪念介子推。人们争相仿效,遂成风俗。另一种说法是,柳枝是祛邪致吉的吉祥物。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观音菩萨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邪消灾。戴柳、插柳是源于以柳祛邪佑吉的信仰习俗。

踏青即是去郊外春游,它是将扫墓与娱乐融为一体的节日活动。清明之时,春回大地,风和景明,绿草青青,正是春游的好季节。据文献所载,自魏之后,即有清明踏青之风。上自皇帝,下至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皆至郊外,到河边洗手洗脸,祛除邪气。之后举行吟诗、歌舞、踢球、荡秋千等各种娱乐活动,尽情尽兴。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午、端阳、重午。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多种传说,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流传最广。《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谓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据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考证,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端午之俗。它是源于古代以龙为图腾的吴越族举行龙崇拜的节日。还有学者认为,端午节是始于“镇恶月恶日”之俗。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把五月视为“恶月”,五日更是恶月中的“恶日”。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曾经要把他抛弃,认为五月生的孩子,长大“将不利其父母”。汉代古籍《风俗通义》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又载:“俗云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从气候上看,五月进入夏季,各种疾病及蛇、蚊、蝇等有毒有害的各种虫类开始为害。因此,必须要在最恶之月最恶之日的五月五日镇恶,以祛邪、解毒、免灾。前面我们已经作过探讨,节日的特点就是复合的、综合的。从端午节各种活动习俗来看,它就是一个古今各地风俗复合的产物。其节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禳毒逐疫。从汉代以来,人们就有端午禳毒逐疫之俗。历代多是在臂腕上系五彩丝,称为“长命缕”,驱鬼避瘟,以保长命百岁;在衣襟上佩麻制的小扫帚,表示立马(麻)将邪毒一扫干净;在门上挂桃木剑,在屋檐下插艾蒿或菖蒲棒,祛邪、驱百病;饮雄黄酒,并用雄黄酒在小孩脑门上写一“王”字,象征老虎驱百害。

第二,竞渡龙舟。早在南北朝时,端午节竞赛龙舟就已经流行成俗。是日,人们在江湖中驾龙舟、击飞浪、齐声呐喊,场面极为热烈壮观。传说赛龙舟之举,是表示人能降龙,警示水中巨蛟不许伤害屈原的尸体。

第三,餐食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应节食品。家家互赠,人人必食。据南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投汨罗江死后,人们悼念他,每年在他的忌日都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奠他。汉代建武年间,有长沙人欧回,说他见到了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之官称)的人对他说,每年投入江的米都被蛟龙所夺。今后再送,可用楝叶包裹,缠以五彩线,蛟龙最怕此二物。于是人们每年用楝叶包粽子,缠以五彩线。既投水祭屈原,人们又自食,遂成风俗。这当然是附会之说,但它体现了汉族人民对爱国者屈原的敬仰之情。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因为它是在秋季三个月中间,故称为“中秋节”。据学者考证,中秋节是在古代秋分节和月神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据《周礼·春官》记载,早在周代就有在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的活动。《礼记》等书也记载,每年秋分节都要举行对月神进行祭祀的“夕月”之礼。至晋代有了关于中秋赏月的记载。至唐代时,中秋赏月成为一种遍及社会各界的风俗。宋朝太宗年间,皇帝正式下诏,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从此,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成为汉族的三大节日,从古至今,盛庆不衰。

中秋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一,拜月赏月。祭拜月神是汉族多神崇拜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中秋之夜,一轮皓月当空,人们在庭院中摆下供桌,以月饼、瓜果等为供品,由女主人主持祭拜。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日为阳,月为阴”,故“俗有男不拜月”之说。实际上是男女都拜,只不过是女人先拜而已,求月神保佑全家平安。拜月之后,自然就是赏月了。中秋之际,天高气爽,昼夜等长,月在正东,日在正西,阳光直射在月亮上,所以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圆最亮,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圆月中天,清辉如水,触景生情,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第二,品食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古籍记载,每至中秋节,家家互赠月饼,祭月后家人团聚,共同分享。月饼形圆,馅儿甜,寓义天人圆满,生活甜美。据说中秋节赠月饼、食月饼之俗始于唐太宗。某年八月十五日,大将李靖远征突厥凯旋,唐太宗在夜晚举行盛大宴会庆功。在宴会上,唐太宗接过吐蕃商人所进献的“胡饼”说“应将胡饼邀明月”,之后给大家分食。由此可知,月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品,因是赏月时而食的食品,故称“月饼”。因为中秋节正是五谷丰收的季节,所以人们在月饼上印有“月圆谷丰”、“丰收月饼”等字样,唐太宗的中秋庆功宴又逐渐演变为喜庆丰收的中秋节。

民间传说,中秋节吃月饼是始于元朝末年的杀“鞑子”。据说高邮人张士诚在发动反元起义时,将起义时间写在纸条上并藏于月饼中,纸条上写着“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中秋夜,人们掰开月饼,见到字条后如约起义。后来为纪念这一壮举,年年中秋分食月饼。这一传说固然极有传奇色彩,但实际上是不确切的,因为前面已经说过唐宋时即有食月饼之俗。如果说这一传说还有点真实性的话,最多是利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暗传信息、发动起义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