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先民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这就为其交通民俗注入了更加鲜明的地域特色。
1.雀路与猎道
满族先民在绵延千里的茫茫林海里狩猎,辨方向、明路线是其安全往返的首要条件。鸟儿在林间飞跃,沿途会遗下星星点点的白色粪便,无意中标点出它们的飞行路线,这叫雀路。猎人发现白色的鸟屎,便会欣喜万分。鸟在满族先民的观念中,是能凌空飞翔、晓彻天神意图的灵禽,白鸟屎是“雀书”,不仅是吉祥的预兆,也是指路辨向的路标。实际上,鸟的飞行是有规律的,猎人是根据其活动规律找到了“雀路”。猎人还可以根据野兽的踪迹寻找猎道。这种猎道俗称“溜子”。他们在林中踏出猎道,便在这段猎道上做出路标,如在某棵树的显要部位砍掉一块树皮,露出的白茬就是一个易识的路标。众多的路标指明了猎道。
2.“威呼”
“威呼”,即独木舟,是满族传统水上交通工具,满语和赫哲语都称之为“威呼”,故得名“威呼”。其用整根的大树干砍凿而成,长两丈有余,宽以能坐下一人为度,平口圆底,两头尖并微上翘。船桨长近一丈,中段是手握的桨把,两端是桨叶板,用时左右交替划行。这种船小的只容一人,大的可坐五六人,威呼在清代初年在东北林区就很流行。后来人们也用木板来制作这种长而窄的小船,仍称其为“威呼”。威呼独木舟除单独行驶外,也可以两只用木板并联,称为“对子船”,用来在涨水的季节运送车辆和货物,能在江河里比较平稳地行驶。在封冻和冬季,人们把“威呼”搬到岸上,有的还用来做喂马的槽子。
3.爬犁
爬犁,满语称“法喇”,用两根一丈多长的硬杂木杆,前端用火揻成方形,高高翘起。杆上架一副车架子,宽三尺余,长七尺左右,有辕有底,无软毂,靠两根杂木杆在冰雪地上滑行。《柳边记略》载:“爬犁,土人曰‘法喇’,以木为之,犁而有架,车而无轮。”爬犁用牛、马拉,或用几条狗一起拖拉,行于雪原,或驰于河道冰上,拉人载货,轻捷简便。
4.交通信仰
满族有句俗语:“妇女产前产后,男人车前车后”,意为赶车的常有生命危险。长途行车的前一天,车主和赶车人都要祭拜祖先神,祈祷行车平安。行车中遇崇山峻岭,则焚香祭山神,过大江巨河时则祭河神、江神、船神。行车中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尤其是早饭前,更不准乱说乱骂。赶车人和车主对辕马特别爱护,如辕马死亡,不舍得扒皮吃肉,而是埋葬起来。辕马脖子上经常挂一圈铜铃和红缨,行路时铃声响亮,红缨飘拂,十分威武。出海捕鱼,要举行隆重的海祭。行船时,妇女不许坐船头。摆渡人不许饮酒,从开船、行船到停泊,不许在船上打架骂人,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如“翻”、“沉”,都要用其他吉祥名称代替。如携带响器锣鼓或其他乐器,必须先演一番,以娱河神。如遇风险或搁浅,便会祈祷河神,不许大哭大闹。
(二)蒙古族的交通民俗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男女老幼都会骑马,放牧或外出都骑马,搬帐房及其它生活用品用牦牛或骆驼驮运,勒勒车是蒙古族较有特色的交通工具。
1.马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结实强健,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古时,蒙古人从幼儿时就开始训练骑马,而且女子亦善骑,正如《黑鞑事略》所载:“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维之鞍,俾手有所执,从众驰骋。四五岁挟小弓短矢,及其长也,四时业田猎”。蒙古族谚语说:“歌是翅膀,马是伴当”。蒙古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上,与马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蒙古族的民间文艺里,有许多是赞颂马或以马做比喻的。
2.骆驼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古西部地区骆驼很多,蒙古语称它为“特莫”,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可骑乘,可载货。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长,迈一步可达一米多远,能日行一二百华里。负重力相当大,能载二百公斤货物,相当于一匹骏马和两头犍牛的负重量。骆驼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誉,是沙漠地区的货运主力。今天,虽然有了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但骆驼仍不失它的特殊使命。在内蒙古西部的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地带,一队队骆驼常常在这里负重远行,阵阵驼铃不时从沙漠中传出,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3.勒勒车
勒勒车是蒙古式的牛车,是适应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和蒙族的生活习惯制造出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勒勒”是赶车的牧民吆喝的声音。这种车比较简陋,车轮较大,耐磕碰,车体又轻,适宜在草原、沙滩上通行。车身较长,一般在四米以上,车上可带篷,车厢形若船舱,“行则为室,止则为庐”,常常是一家人住在里头。因为车子制作简单,有些家庭有五六辆或十多辆、数十辆勒勒车。不用时围在蒙古包的周围,围成一个圆形的庭院。有的远途进城卖点畜产品,赶车去,卖后把车当柴草卖掉,骑马而归。
(三)藏族的交通民俗
高原地域特点乃是藏族最基本的特点之一,这就决定了藏族的交通民俗也别具特色。
1.牛帮
牛帮是藏族的交通运输方式,用数十或上百头牦牛结帮驮运盐及毛、皮等畜产品。牦牛是具有独特种性的特种家畜。这是高原高寒气候条件下自然选择的结果。牦牛皮肤厚,全身披毛又长又密又粗,泌汗少,采食量大,而且不择食,所以能耐寒耐饥,能睡卧冰雪而不觉寒冷。牦牛体格矮健,四肢短,蹄宽大,质坚实,所以善行山路沼泽,且负载量大。牦牛的气管短而粗大,胸腔发达,呼吸快而变幅大,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都很高,决定了它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峻岭间也能负重。正因为牦牛具有别的牲畜无可相比的生理特性,所以它能在高寒山区长途负重,昼夜连续行走可达20~30天。史书上对牦牛有这样的赞誉:“行冰天雪窖中不畏冷,虽数日无水草,犹驮二百余外,行走不衰,真边地之宝畜也。”直到近代,虽然有了汽车、火车、飞机这样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然而在广阔的藏区,在雪山草地,在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许多活动中,牦牛在驮运物资、代步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牦牛运输成群集队而行。一群牦牛中,有领头的牛走在前面带路。头牛的颈项上挂着经活佛念过经的珠子,意在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有的还要披搭红色的毯子,以示牛的勇敢和劳绩。牛群出发前,赶牛的藏民要默诵藏传佛教的经文,有的还取下头上的红绸打结以卜吉凶。如果打结解不开,说明不吉利,当天就不走了,另择吉日再行。牦牛结队运输,赶牛人一般骑马,手持鞭子,一左一右地吆喝牛群。赶牛人挥动鞭子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要牛往哪里走,就把鞭子往那里挥。如果牛群不听吆喝乱走,就用石子准确地击向头牛,以示警告。途中休息时,给牛喂点盐巴、糌粑,休息后,赶牛人吹声口哨,牛群又整齐地起步行走。赶牛人的行装很简单,一顶帐篷,一支枪,外加一袋干粮,一座护身佛像。每日行走20公里左右宿营,在宿营地将牛群四散,寻食水草。黄昏来临,赶牛人一声呼哨,牛群自觉归来。地上钉一木桩,将牛绳系于桩上,有的赶牛人没带帐篷,晚上就睡卧在牦牛腹下,借牛的体温取暖、避风雨、御寒。
2.牛皮船
牛皮船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牛皮船形似藏传佛教寺院内的大铜锅,口径六尺左右,其构造简单,用牛皮、藤条、树脂胶严密接缝而成。底部为整张牛皮,周围用三至四片牛皮拼接而成,缝合后用胶填缝防水,牛皮船外部还需经常打蜡,以保持船经久耐用。船的骨架是用柏树枝条或一种叫“对节子”的灌木枝条扎接而成,用坚韧的木料做支骨,外面蒙上由数只牛皮缝制而成的皮子即成。小者只坐三五人,大的也不过坐十来人,由一人划船兼掌舵。它吃水浅,牛皮入水,一经泡浸,便发软,有弹性,对水中暗礁等物耐撞击、磨擦。牛皮船轻便灵活,上岸后船夫可将船扛在肩上赶路,十分方便,常作为捕鱼、运输及渡人之用。
乘坐牛皮船有许多讲究。“船钱船钱,过后不言”,先交钱后上船是规矩。上船也有讲究,必须与船师面对面而上,这样便于双方搀扶,既安全又保险。上船后,谁坐什么位置,由船师安排。“坐着不要动”这是乘坐牛皮船的戒律。牛皮船不仅具有无与伦比的实用性,而且还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如清人李心衡诗云:“春水桃花激箭流,截江一叶晓风遒。皮船曾触惊涛险,炊黍时中百里流”。
(四)鄂伦春族的交通民俗
鄂伦春族长期生活在今天的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的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等广大地区,被誉为“兴安岭之王”。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丛林山谷中,以狩猎为生,间或采集和捕鱼。东北地域的严寒酷暑、风霜雨雪铸就了他们质朴的民风和豪爽刚健的性格,在山高、林密、溪流湍急的交通环境中,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交通工具,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交通习俗。
1.驯鹿
解放前鄂伦春人还处于原始公社阶段,最初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驯鹿。鄂伦春的名字中就含有“使用驯鹿的人”的意思,这是他们族名来源之一。清代何秋涛《朔方备乘》载有:“今黑龙江所属东北部族,有鄂伦春者,亦使鹿,盖俄伦即鹿名也。”使用驯鹿做交通工具主要是因为鄂伦春人生活的地域山高林密,一年有长达六个月的冰雪期,通行非常不便。聪慧的鄂伦春人发现并使用了驯鹿。驯鹿是寒带体形颇大的动物,背腰平直,蹄子阔大,适于驮载人、物在雪地和崎岖不平的山间林路中行走。由于长期役使驯鹿出入山林,“使用驯鹿的人”就成为鄂伦春人整个民族的代名词了。驯鹿行动迟缓,载货有限,后来慢慢地被马匹取代。
2.“依如达仁”
为适应狩猎生活,鄂伦春人创造了一种称为“依如达仁”的交通工具,汉语名叫“拖着走”。这是鄂伦春人专门为运送伤病员发明出来的。砍两棵三四米长的桦树,树冠并在一起,用皮绳连接起来。树干部分作为车辕,套上驯鹿或马匹拖拉。两棵树的树冠交织在一起,树枝虬曲缠绕,弹性很大,生病者或在狩猎中受伤的人不能骑驯鹿,不能坐颠簸的爬犁(雪橇),但躺在这上面却非常舒适,能够安全地返回家里。使用整棵树来载人,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发明创造,这种工具非常富于民族特色,体现了鄂伦春人的聪明才智。
3.“亭那”
在密林厚雪中,鄂伦春人还使用行走如飞的滑雪板进行狩猎。滑雪板又称“滑子”、“快马子”,鄂伦春人称为“亭那”。滑雪板用轻而坚固的松木为材料,长五六尺,宽五至七寸,前端呈弯状,翘度大而窄,后端呈坡形,翘度小而宽,中间稍厚,有绑脚皮带。猎人穿上滑雪板,行走如飞,很易捕获猎物。滑雪板按用途可分为长短两种,长的速度快,适宜在平坦、酥软的雪地上行走。短的灵活,更适宜在山林中和厚硬的雪地上使用。清人曹廷杰在《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中亦描述说:“雪甚则施踏板于足下,宽四寸,长四五尺,底铺鹿皮或堪达翰皮,令毛尖向后,以钉固之,持木篙撑行雪上不陷,上下尤速。”滑雪板是鄂伦春族雪天出行的必备工具,是狩猎、日常生活的重要助手。
4.桦皮船
桦皮船是鄂伦春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其长十余尺,宽三尺左右,由桦树皮制作而成。桦树是大小兴安岭的特产,桦树皮经过蒸煮、烘烤处理后非常柔韧,适合制作多种生活用具。桦皮船船体修长,船首像鳄鱼的长嘴又尖又翘。船身宽窄适宜,能坐两三人。制作桦皮船一般应用整张桦树皮,先用长短不同的樟松木条搭起船的龙骨,然后把处理好的桦树皮用马鬃绳缝接起来,包裹在骨架上,再用木钉钉牢,这样船形基本就出来了。而船体接缝和有孔洞的地方均用松树油堵塞,再用铁烙铁溶化后密封,使之密不透水。船桨用樟松木制作,长约一丈,两头削成鸭嘴形,中间削成圆杆,非常利于划水。这样制作出的桦皮船船体非常轻便,“陆行载于马上,遇水用之以渡”。鄂伦春人普遍用它代步、捕鱼、狩猎和驮载。
如今,鄂伦春人使用的交通工具非常丰富和现代了,传统的交通工具成为了古老鄂伦春人交通习俗的一部分。在鄂伦春人的一些娱乐项目中,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它们的影子。划桦皮船、滑雪等体育运动集中体现了鄂伦春族传统交通习俗的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五)侗族的交通民俗
侗族现有人口296万(2000年),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中居第十二位。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的交界处。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它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
最负盛名的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它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程阳桥采用的是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的组合结构,既有古代百越族干栏式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艺术。桥的东西台亭为斜山式,东西东亭和中央亭为钻尖式、亭倚式,集中了侗族传统建筑中三种基本造型于一身,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每一座桥,都在讲述它的过去与未来;每一阵流水或蝉鸣声都能让你深切地沉浸于凄离绝美之中。风雨桥也是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悠远而又别样的浪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