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优化

居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居住民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由社会群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这说明以穴为居确实是人类早期的居住习俗。人类这种能够自觉地寻找和利用居所的阶段是居住民俗的萌芽阶段,居住的形式较为单一。这一阶段人类居住习俗出现了几个较为鲜明的发展趋势:一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日趋固定化。二是居住习俗日益多样化。

居住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优化

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居住民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中,由社会群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人类的居住习俗大体上可分为萌芽阶段、始创阶段和不断完善阶段。

(一)萌芽阶段

1.巢居

原始群的早期,原始人类继承了古猿巢居的方式,在高树上筑巢,以避免其他动物的伤害。如《韩非子·五蠹》所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2.穴居

在原始群中后期,原始人仍然还是利用自然物为居所。在有山洞的地方,天然的洞穴可以御风寒、避燥暑、遮雨雪、防侵害,自然会成为原始人群的首选。50多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就是居住在周口店的山洞中。此外,在湖北郧西县的白龙洞、安徽和县的龙潭洞、辽宁本溪庙后山石洞、辽宁营口金牛山石洞、辽宁喀左鸽子洞等都发现有原始人的遗骸、遗迹。这说明以穴为居确实是人类早期的居住习俗。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人类的居住只能是更多地依赖和利用现存的自然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山洞中都有用火的遗迹,特别是在距今二万多年的北京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山顶洞中还出现了活人与死人同洞分居的现象。洞的上层为活人,下层为死人。这说明原始人类不仅是有意识地寻找合适的居所,还初步地懂得了怎样利用居所而生活。人类这种能够自觉地寻找和利用居所的阶段是居住民俗的萌芽阶段,居住的形式较为单一。(www.xing528.com)

(二)始创阶段

人类能够使用工具按着自身的需要建造和多方面使用居舍的时期,可视为居住习俗的始创阶段。

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古人类群体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而出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分化,在平原多水地区的人们主要是从事农耕,在草原荒漠地区的人们主要是从事游牧,在山林地区的人们主要是从事射猎,在江河湖海地区的人们主要是从事渔捞。不同地区的不同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选择不同的居住方式。从事农耕者需要固定的居舍,因此他们往往是选择靠山面水的向阳坡地,或是依山挖掘窟穴,或是建造半地穴式的有盖房屋。例如山西石楼岔沟、内蒙古凉城圆子沟等遗址均为窟穴式居所,西安的半坡遗址则是半地穴式的有盖房屋。在草原和山林地区从事游牧、射猎的人们则是选择了移动方便的棚式居舍。用树干或树枝构成框架,四边覆盖树叶、茅草或兽皮之类,用来遮风挡雨。例如我国东北地区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仙人柱”、“撮罗子”,以及美洲的印第安人、非洲的布须曼人的“风篱”等等。蒙古人的帐篷(即“蒙古包”),也是由这类棚式居舍发展而来。而居住在水乡泽国低洼炎热地区从事捕捞的人们,则多是选择巢式居舍,即用粗木构架在空中的巢状木屋。我国傣族的竹楼、泰国木克人的高脚屋,就是古代巢式居舍的遗留。始创阶段的居舍形式多样,因地域不同、职业分工、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异,它为后来丰富多彩的居住习俗奠定了基础。

(三)不断发展完善阶段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的发展、阶级的出现、城乡的分野、国家与民族的产生、家族与家庭的变化,人类的居住形式日益发展,呈现出一种不断完善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阶段人类居住习俗出现了几个较为鲜明的发展趋势:一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日趋固定化。漂泊迁徙、居无定所的人群或民族日益减少。二是居住习俗日益多样化。因其国家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城乡的不同、阶级地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居住习俗,各具特色。三是居舍使用功能的不断完善化。随着社会进步建筑材料的增多、房屋结构的变化,居舍使用的习俗也在不断地变化,更加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