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的丧葬习俗及仪式

汉族的丧葬习俗及仪式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夏商周三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一套极为烦琐的丧葬习俗,它详细地记载于《仪礼》、《礼记》等古籍中。报丧者一般都是死者的近亲晚辈。之后由四个人各提尸体下褥子的一角,将死者平稳放入棺中。出殡将死者由居宅送往葬地的仪式称为“出殡”。向死者默哀、奏哀乐。

汉族的丧葬习俗及仪式

我国古代以孝为本,所以最重视丧葬之礼。自夏商周三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一套极为烦琐的丧葬习俗,它详细地记载于《仪礼》、《礼记》等古籍中。虽历代因时相承,各处因地而异,但数千年无大变。

(一)传统丧葬民俗

1.丧俗

丧俗大体分为以下诸多步骤:

(1)停尸

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就是把尸体安放在规定的地方。亡人气绝后,即为其更换上新衣,新衣称为“寿衣”。如死者生前为官,要按官阶品级穿戴。将死者尸体放在木板上,木板称为“灵床”。置于正堂,意是“寿终正寝”。口中含玉、贝、钱、饭之类,备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吃用,叫做“含口”。脸上盖一块白布,脚脖上拴红绳,以防诈尸。灵床之头点灯、供饭,称“长明灯”、“倒头饭”。

(2)哭丧

尸体安排就序后,全家人即要换上孝服举哀,齐声大哭,俗称“哭丧”。哭丧是亲人对死者表达留恋之情,同时也是以哭声通知邻里,所以要边哭边喊对死者的称谓。同时,在灵床前焚纸,俗称“烧倒头纸”。烧纸是为死者去另一个世界所带的钱。

(3)报丧

死者尸体停放后,即须通知亲友,谓之“报丧”。报丧者一般都是死者的近亲晚辈。

(4)招魂与送魂

由死者的儿子或其他男性直系亲属,在家门前树起招魂幡,站在屋顶呼喊死者,让死者的灵魂回家,免得随风飘散。在出殡之前,还要站在高处高呼死者,为其指明天堂极乐世界的道路。受佛教影响,多是指“西南光明大道”。

(5)做七与吊丧

旧中国时,死者家属根据自己家的社会地位和季节决定在家停尸的时间。受佛教影响,多是以七天为一个周期,一般是七天出殡。富贵人家多为三七、五七,贫者三天或一天。这期间要设专门供祭的灵堂举行种种祭奠仪式,孝子守灵,每天早晚哭灵,或请和尚念经,为死者超度亡灵。这期间亲友登门吊丧,孝子孝孙要始终披麻戴孝跪在灵案旁陪祭,对来吊丧的人跪拜答谢。吊丧者要身穿素服,按尊卑亲疏之序排队吊祭,焚纸上香。死者的长辈不跪,平辈晚辈跪吊。吊祭结束,鸣放鞭炮。

(6)入殓

入殓即是将死者入棺的仪式。入棺前要洗尸,按制更衣,称为“饰尸”。要写好铭旌、柩位,按选好的吉辰按时入棺。抬尸前,由孝子(长子)抱头,其他亲属守候左右。用筷子夹湿棉球擦拭死者的眼睛,名曰“开光”。之后由四个人各提尸体下褥子的一角,将死者平稳放入棺中。尸身盖被,旁边放各类随葬珍品。最后,孝子及众亲友一一至棺前敬瞻遗容,是为最后的诀别。盖棺时,举家恸嚎;钉棺材,孝子要高喊“躲钉”。

(7)出殡

将死者由居宅送往葬地的仪式称为“出殡”。出殡的前一天在灵前设祭筵,家人亲友按长幼尊卑之序,依次祭拜。之后去掉祭桌、供筵及一切祭物,只剩一口棺材,称为“辞灵”。这时丧主长子用条帚扫一下棺盖,再由人将棺材轻轻抬升起来,丧主将一铜钱放在棺下,叫做“起灵”,谐音“升官添财”。出殡时由灵堂起棺,孝子摔丧盆;摔毕,扛灵幡引棺出发。抬棺的人数按死者身份高低而定,王侯高官有80杠夫、64杠夫者,平民最少。送葬队伍,孝子在棺前,其他儿孙、亲友在后,一同哭着引棺前进,其他随从在棺后。如死者为官,队列最前是执牌队,写着死者生前的官职、荣典。其后是引魂车、轿,内装纸钱,旁边是随葬焚烧的纸扎车马,每逢路口桥梁扔撒纸钱。其后是送葬的乐队。亲友在出殡之日,可在路口设“路祭棚”祭奠。送葬的队伍越长、人越众、路祭棚越多,越显示出丧家的地位显赫。

2.葬俗

中国汉族传统的葬俗主要是土葬,后来受佛教的影响也有火葬。但火葬焚尸后,骨灰仍然还要土葬。

我国古人认为,埋葬死者的墓地,不仅是对死者的妥善安置,更是关系到家族的兴旺与否,所以非常重视对葬地的选择。墓地要选择在地势宽广开阔、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使死者永安、子孙发达。一般家族都有自己的墓地,按辈分排列,各得其所。

下葬有隆重的仪式。挖墓叫做“打穴”。打穴前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焚香点烛行开山礼。要请地仙,画太岁,开山要避开太岁的方向;如果在“太岁头上动土”,就要遭受祸灾。墓穴的大小、深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灵柩下葬后,要由孝子亲自填第一把土,最后众人填土闭墓。此时,孝子与死者亲人要放声大哭,僧道念经,焚化全部祭奠品,直至坟成。坟的高低依死者尊卑而别,清代一品官坟高1丈6尺,以下按品级递减,至庶民百姓坟高4尺。葬礼毕,为了不使亡灵跟随活人回家,下葬的人要绕墓转三圈,使鬼魂不辨方向。在回家的路上不得回头看,免得鬼魂见脸认出家人。送葬的人回来后,要喝一口酒,用酒洗牙,以驱除晦气。(www.xing528.com)

(二)新时代的丧葬民俗

当代中国的丧葬习俗虽然在许多地方和许多方面还保留着传统丧葬习俗,但由国家所倡导的丧事从简、实行火葬的号召,已经逐渐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时代的新习俗。

1.追悼会

追悼会是由传统丧葬习俗中的吊丧发展而来。某人死后,由其亲属告知亲朋好友和死者生前的工作单位,说明何时何地举行遗体告别会或追悼会。知者如期前往。

追悼是对死者追念哀悼。开追悼会,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当今开追悼会之俗的大体内容与步骤是:

(1)布置灵堂

灵堂前头正中挂死者的遗像,正面墙挂着写有“某某同志(先生、女士)追悼会”的横幅,白纸黑字,墙的两边挂挽联、祭幛。灵堂靠前的地中央放死者灵床,经过化妆整容后的遗体置其上,周围放置鲜花、松柏树枝,两侧排列花圈。

(2)向遗体告别仪式

仪式由殡仪馆专门人员或亲友、有身份者或工作单位相关领导主持。死者直系亲属站前排,其他亲属立左侧,参加追悼的众人站在会场的正中,面向死者遗体,分排站好。每人的胸前挂小白纸花一朵。主持人站在前排左侧,半面向众人、半面向死者家属。然后司仪:

宣布某某追悼会开始。宣读治丧委员会名单和参加追悼的重要人物及送花圈的单位。

鸣炮致祭。

向死者遗像行三鞠躬礼。

向死者默哀、奏哀乐。

致悼词。由死者生前好友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领导,对死者生前的主要业绩进行赞扬评价,表达怀念之情。

宣读有影响的唁电、唁函。

死者亲属讲话。讲述死者的公德业绩,表示哀悼怀念之情和对来参加追悼会者的感谢之意。向死者遗体告别。参加者从右至左围绕遗体缓进、行鞠躬礼,慰问其家属。

追悼会要庄严肃穆。参加者要身着素色服装,并送花圈、挽联。

2.火葬与树葬

当代中国除个别地区、个别人还在实行土葬外,全国普遍实行火葬,这是当代中国对传统丧葬习俗改革的重大壮举。火葬由于卫生、占地面积小、费用低、环境污染后患小等诸多优点已基本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火葬主要是在殡仪馆进行。尸体火化后,骨灰装入石制、木制的小匣中,放置在公墓陵园或自选的地方,生者定期去其地纪念。其实,火葬之俗,由于受佛教的影响,早在辽、宋、金时就已相当盛行,不仅契丹人、女真人火葬,许多汉族人也盛行火葬。今日的火葬,在中国也是久有渊源的。

近年来,由于诸多学者的提倡,又出现一种新的葬俗——树葬,建立生态园林公墓。在公墓里,生者为死者植一棵树,在树前挖一深坑,将骨灰直接埋入树下的泥土中,树前留一墓碑或编号,以便纪念。这种葬俗既不污染环境,又滋养树木,造福社会,留念子孙,真正做到“入土为安”、“遗泽后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也正相符合,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因而,树葬之俗也逐渐成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