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与澳门的多元婚姻文化及特色

香港与澳门的多元婚姻文化及特色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香港、澳门的婚姻民俗1.香港的婚姻民俗香港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及地方习俗,但由于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又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其婚姻习俗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的形态。这来源于古代中国上千年的买卖婚姻的习俗,现在则成为饶有兴趣的游戏。中午,男女双方各设宴招待亲友,正式宣布订婚告成。

香港与澳门的多元婚姻文化及特色

(一)香港、澳门的婚姻民俗

1.香港的婚姻民俗

香港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及地方习俗,但由于长期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又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其婚姻习俗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的形态。尽管如此,传统婚俗仍然居于主要地位。

香港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男女由自由恋爱而结婚,其中中国传统婚俗主要是:

(1)送嫁

婚礼前夜新娘的女朋友们就集中在新娘的家里,通宵达旦地欢闹,叫做送嫁。在古代的中国,女子出嫁后,很少再回娘家,因此送嫁则是与好友们的告别仪式。现在的香港女性,虽然出嫁后很少回娘家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但这种风俗习惯依然保留了下来。

结婚的前一夜,还有“上头”的风俗习惯,就是梳头发改换发型的仪式。每位母亲都要给出嫁的女儿梳理头发,喻示女儿已经成人,即要出嫁,今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予以美好祝愿。另外有些地方还要吃汤圆,表示新婚生活又甜又圆、幸福美满。

(2)开门吉利

婚礼之日,新郎在他的亲朋陪同下迎娶新娘。新娘的姐妹在新娘家的大门口挡住去路,要想进门的话,需要付开门钱。经双方谈判交涉,谈妥之后由兄弟帮用现金付账,礼金由姐妹们共享,叫做“开门吉利”。这来源于古代中国上千年的买卖婚姻的习俗,现在则成为饶有兴趣的游戏。

(3)斟茶与拜祖先

进入新娘家门,新郎要给新娘的父母亲行献茶礼。负责倒茶的人是一个穿着黑色礼服的中年妇女,被称做“大妗姐”。新郎接过茶杯,双手敬献给岳父母,称呼爸爸、妈妈,确定翁婿关系。然后新娘前往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先是拜祖先,给神台上供奉着的祖先献茶点,然后给大门口的土地神行拜礼,之后是给公婆斟茶。得到祖先和公婆的承认,从此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4)喜勺

仪式结束后,就开始进行称为“喜勺”的结婚宴会。在此之前,来参加婚礼的亲友一般是在傍晚五点左右陆续到来,三五成群地打麻将、玩扑克牌或者唱卡拉OK、聊天。送红包一般使用称之为礼券的支票,根据亲密程度及婚礼的地点来决定。一般到晚上九点左右,新郎新娘落座上菜,宴会开始。宴会开始无致词、无演讲,专门用餐。待用餐中途上鱼翅汤时,主持人才开始致词,各席就开始巡回干杯,也开始到了“闹新人”的时间。婚礼一般持续到夜里十一点钟才结束。

2.澳门的婚姻民俗

由于复杂多样的民族和人口结构,澳门人的婚姻民俗更加丰富多彩。

(1)上头

澳门的华人,无论贫富,结婚前夕,新郎都必须举行隆重的“上头”仪式。为男子上头者,须是老成持重、子孙满堂的尊长,或者是其父兄。古礼多是在黎明时举行,要铺席、焚香、燃烛,以示隆重。

(2)踢轿门

迎亲之日,选定良辰准时起轿,新郎盛装在亲友陪伴下去迎娶新娘。新娘穿传统的中国新婚喜服,等待花轿的到来。花轿抵达男家门前停轿,新郎上前用脚踢轿门后,花轿开门。之后新郎上前用纸扇轻轻敲一下新娘的头,表示新娘入门以后要听丈夫的话,如同下马威,是夫权主义象征性的体现,婚后是否果真如此另当别论。

(3)渔家婚礼

澳门从前是个渔村,渔民的婚礼仪式一般在船上举行,大摆宴席,连吃好几天。有的人家还请道士作福,在船头烧金银纸衣,祈求海神保佑,出海能够满载而归。渔家娶亲时,不用大花轿,新郎用小船去迎接新娘,新娘也不用戴凤冠霞帔。伴娘要撑起雨伞让新娘从自家的船上“过”到新郎家的船上。新娘不能穿鞋,只能穿布袜子,以免把男家“踩低”。新娘“过船”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长辈叩跪奉茶。

随着社会的发展,澳门人的婚礼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汽车代替了花轿,渔船也不多见了,礼仪尽量从简。当然,由于有些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澳门还不时能够见到古老的婚嫁习俗。

(4)中西合璧的婚礼

目前,西式教堂婚礼在澳门华人中相当流行,这种基督教徒的结婚仪式与欧美的婚礼相比毫无二致。有些华人则“中西合璧”,先举行一次传统的中国婚礼,再上教堂举行一次西式婚礼。

土生土长的当地葡萄牙人有的也举行两种婚礼,但顺序和华人相反,他们先举行一次西式婚礼,再举行传统的中国婚礼。早晨先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随后,乘花车到氹仔岛和路环岛兜风,新郎把新娘送回娘家。吃过午饭后,新娘将白色婚纱脱下,换上中式的红色礼服。新郎则自己回家吃顿便饭,然后穿着中式服装到新娘家“接亲”。接下来就是拜天地、拜女方祖先等一大套仪式。礼毕,再乘车去酒楼举行婚宴。

(二)台湾的婚姻民俗

1.移民的婚姻民俗

台湾移民更多地保留了以我国古代的“六礼”为核心的传统婚俗,但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婚俗大体分为议婚、订婚、备婚、结婚等四个阶段,各有相关礼仪。

(1)议婚礼仪(www.xing528.com)

提亲。男女青年熟识以后,如果有议婚的意向,须告知双方的父母,由父母请媒人沟通两家想要通婚之意;也有的是男女双方原本互不相识,完全由父母出面请媒人提亲者。

相亲。如双方父母同意,则可正式相亲。男方长辈领儿子去女家拜访,女方父母如相看满意,则命女儿出来敬茶。男方看到女子如果满意,则在女子收茶时送一个大红包,或在女家留宴后,以银钱压席;如果不满意则送一个小红包。这是“六礼”中纳彩礼的演变。

问庚。相亲之后,男女双方将各自的生辰八字写在纸上,称为“庚帖”,交给对方,分别放在自家的神佛像之前,天天焚香。如三天之内家中无异事、祸事发生,便是吉兆,得到祖宗神佛的允许,可以订婚。这实际上就是“六礼”中的“问名”。

(2)订婚礼仪

订婚分为“小定”和“大定”。

小定。男方选择吉日向女家下聘书,并备鹅、猪、肉、大饼等十件聘物,一同送到女家,置于祭祖祭神的厅堂内。女方也回赠礼物,置于男家的祭厅内。这意味着向神、祖禀报婚事,示尊祖敬神之意,婚事确定。这是“六礼”中的“纳吉”。

大定。男家择吉日良辰,由男子的兄长、媒人等去女家送聘金及各类聘物;女家鸣鞭炮欢迎,敬烟,献茶,送面巾擦脸,对聘金聘物只收取一部分,并以十二件礼物作为还礼。中午,男女双方各设宴招待亲友,正式宣布订婚告成。这是“六礼”中的“纳征”。

(3)备婚礼仪

乞日。定婚后,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结婚的准备工作。男家将选定的结婚吉日写好,连同礼物送到女家,征求意见,称为“乞日”,即“六礼”中的“请期”。如无异议,则吉期确定。

裁衣、安床。择全福人于吉日为新郎、新娘制作白布内衣裤,迎娶之日穿用,以示清正洁白。其次,新娘要挽面,由女方尊长在焚香之后为之剪去脸上的细毛;新郎则要理发剃头,表示焕然一新。再次是安床,床是必须顺楹而放。安床后,找一个属龙的小童在床上翻滚,象征龙凤呈祥

(4)结婚礼仪

结婚礼仪分为迎亲和成婚两个部分。

①迎亲礼仪

吃上轿。新郎在迎亲前要在傧相、小叔、舅父等的陪同下,于厅堂吃各种吉祥字眼的十二道菜。然后在父母的带领下到祖先牌位前跪读祝文,行四拜之礼。父敬告祖宗儿子成婚大事,以酒三杯外泼,敬祭天、地、祖。之后为诫子,告诫儿子尊祖敬宗、持家敬业之事。告诫毕赐酒,儿子跪答,喝酒后起身迎亲。

迎亲队伍。前面为一对姓氏红灯,接着是八音乐队,其后的第一顶轿是媒人,第二顶轿是叔爷,第三顶轿是娶嫁轿(傧相),然后是新郎、新娘的两顶花轿,最后是抬着聘物的队伍。两顶花轿的后面各悬挂着一个画有红色八卦的米筛,分别写着“合婚两姓”、“百千子孙”字样,有避邪祝福之意。

新娘起轿。新娘在结婚这一天,穿好吉服以后也要随父母拜祖。父母在祖宗牌前告诫女儿要遵守妇道,女儿答应后饮父母所赐酒,起身等候上轿。

新郎迎亲队伍到达女家后,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迎接。新郎向岳父母行三跪拜之礼,说:“受父命来迎娶,今听岳父之命。”岳父等答词说:“我的女儿从此听命于你。”新郎再行二拜之礼后,父亲为女儿覆上头盖,父母扶女儿上轿,迎亲队伍鸣鞭炮返程。行前,父亲将一碗清水泼在轿上,新娘要从轿上扔纸扇一把,示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门的水,扔扇则是“放扇,不相见”,都是希望女儿永居夫家、白头偕老之意。

②成婚礼仪

新娘入门。迎亲队伍回男家后,待吉时新娘出轿。新郎的弟弟或亲属男孩手持两个蜜柑迎接,新娘两手摸蜜柑,寓示今后生活甘甜如蜜。之后新娘由全福人搀扶从高举的米筛下走过,谓之“过米筛”,以避邪;脚踏红毡或布袋,寓示走红运、传宗接代。过门时跨马鞍、迈火炉,寓示日子平安红火;踏破新瓦片,叫做“破瓦”,与处女“破瓜”谐音,寓示交媾生子。

拜堂与入洞房。新郎新娘进入厅堂后,行拜堂大礼,拜天地、夫妻对拜,但不拜父母。拜堂之后即入洞房,在洞房中行合卺礼,即喝交杯酒,寓示夫妻一体,共创幸福未来。新郎新娘坐床,由几个孩童向床上撒铜钱、糖果,名曰“撒帐”。在床上,新郎新娘“结发”,表示终生永不分离。

新娘两天不出房,直到第三天早上,才盛服出厅,与新郎一同向外拜天地,向内拜祖宗,之后拜父母。行四拜之后,新娘才称公婆为父母,叫做“三朝祭拜”。之后,新娘向家族中的尊长及兄弟姐妹敬茶,受茶的父母兄弟等人要为新妇行“压茶瓯”之礼。

现今的台湾青年男女,也有许多人穿婚纱、西装,乘汽车,进教堂,以外出旅游等现代方式结婚,也有的是集体结婚。即便是按传统方式结婚的也穿现代服装,以汽车代替花轿,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2.高山族的婚姻民俗

高山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子是一家之主,但在一些地区还保留多种形式的母系氏族婚俗。

高山族的青年男女,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就让他们另室居住。每当夜幕降临,青年小伙儿就来到姑娘住室的外边,用自制的鼻箫或口琴,吹奏倾诉衷肠的曲子。如果姑娘爱上了这个小伙子,就用口琴与他唱和,或把他请进室内谈情说爱和留宿。天未明时,小伙子则早早离去。自此宵往晨返,累岁月不改。待姑娘生下孩子,告知她的父母,为她准备结婚之事。同时,男方家知道之后,也积极准备。结婚之时,姑娘在亲友的陪同下,一路吹打欢笑,去男家迎亲。接到新郎后,携手同归娘家,两家父母在一起饮酒祝贺。三天后,邀请朋友欢宴。男人们腰围鹿皮,头束草箍,上插鸟羽,臂戴铜镯或竹圈;妇女们穿自织自制的彩布筒裙,头戴插满野花的草箍或布帽,颈间挂着玛瑙或螺贝项链。人们不断地为新郎新娘道喜祝贺,尽情喝酒、歌舞

婚后,男子留在女家,与妻子的家人一起劳动,共同生活,常年不归。由于是男子“出嫁”到女家,所以儿子对自己的父亲不再有赡养的义务,也不得继承父亲的财产。他所创造财富和所生的子女,全属于妻子的家族,孙子往往不知祖父是何人。因此,高山族“俗重生女不重生男”。这种“男嫁女家”的婚俗,是属于母系氏族对偶婚的婚姻形态。如果这一对夫妻婚后感情不合,无论有无子女,也可以与妻族中的其他人互换,也可以再另找其他家族中的女子。这则是更古老的群婚制的遗风。

有的高山族村社中,青年男女结婚一个月后,女子去男家洒扫屋舍三日。虽然只有三天,也反映了这是一种由母系婚姻向父系婚姻过渡的开端。

还有许多高山族村社,完全是女嫁男家,男子为一家之主,甚至由父母包办儿女的婚姻。这则是一种封建婚姻形态了。当今,更多的高山族人则是顺乎时代的潮流,自由恋爱结婚,过着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