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俗与风俗的关系及其在礼俗中的作用

民俗与风俗的关系及其在礼俗中的作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俗又称为“风俗”,民俗与风俗是从不同侧面对“俗”的概述。民俗强调的是“俗”的性质,是流行于民间的、人民大众中的,是非官方的;风俗是强调“俗”的通行、流行的状态,是人们所普遍遵循的。与民俗、风俗相关联的还有“礼俗”,礼俗即礼仪习俗。在我国古代,许多礼来源于民俗,在阶级社会中,有些民俗被统治阶级加以改造,使之固定化、程式化、权威化、神秘化,成为体现等级尊卑的行为规范,称之为“礼俗”。

民俗与风俗的关系及其在礼俗中的作用

什么是民俗?“民”是指相对于官府而言的民间和广大的民众,“俗”是指相对于国家制度而言的自发形成而又被长久共同遵循的生活习惯。概括而言之,所谓的民俗就是在广大民众中自发形成、世代相因、共同遵循的各种生活和信仰的习惯与规范。

民俗的历史是非常古老的,应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习俗。习俗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生活模式,最早的行为规范。在我国,民俗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古文献,如《礼记·缁衣》中的“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管子·正世》中的“料事务,察民俗”。其后的典籍提及“民俗”者多不胜数,如《史记·孙叔敖传》中的“楚民俗,好庳车”、《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变民风,化民俗”,等等。

民俗又称为“风俗”,民俗与风俗是从不同侧面对“俗”的概述。民俗强调的是“俗”的性质,是流行于民间的、人民大众中的,是非官方的;风俗是强调“俗”的通行、流行的状态,是人们所普遍遵循的。古人曾对“风俗”作过详细的析解。《汉书·地理志》说:“凡民含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取舍,动静亡(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汉代学者应劭在其《风俗通义·序》中也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也就是说,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习惯叫做“风”;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习惯称为“俗”。古人对“风俗”的解释,虽然未必准确,但它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民俗的内涵。(www.xing528.com)

与民俗、风俗相关联的还有“礼俗”,礼俗即礼仪习俗。礼俗之名也多见于我国古代的文献中,如《周礼·天官·太宰》:“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六曰礼俗,以驭器皿。”什么是礼仪呢?简而言之,礼是体现等级尊卑的制度,仪是通过语言、动作等表达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许多礼来源于民俗,在阶级社会中,有些民俗被统治阶级加以改造,使之固定化、程式化、权威化、神秘化,成为体现等级尊卑的行为规范,称之为“礼俗”。如中国古代婚俗中的“六礼”,据说即是周代统治者根据民间古老的婚俗改造而成,即所谓的“制礼作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