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人被骗案件的特点与优化方式

老年人被骗案件的特点与优化方式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老年人被骗事件的三种主要类型,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获取了与诈骗老年人相关的裁判文书共208份,其中民事46份、刑事162份。若这些地区的司法部门及政府机关,积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团伙,则案件发生量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诈骗老年人的案件中,多为团队作案,独立作案较少,平均1个案件涉及4.7名犯罪者,体现出较高的团伙性,且其中男性犯罪分子占较大比例。

老年人被骗案件的特点与优化方式

根据老年人被骗事件的三种主要类型,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获取了与诈骗老年人相关的裁判文书共208份,其中民事46份、刑事162份。通过阅读,分析出此类诈骗案件的特点。

(一)老年被害者的特点

在诈骗犯罪中,老年人由于识别能力弱,防范意识差,易遭受此类犯罪的侵害,且由于老年人多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资金来源有限,被骗后经济状况不易恢复,因此易受到保健品类、金融投资类特定诈骗的伤害,被骗后产生的后果也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无法接受而失去生命。总之,这类案件反映出被害后果较为严重、易受特定诈骗类型侵害等显著特点。

1.被骗的后果严重

根据裁判文书整理统计[3],在选取的50个集资诈骗案件中,受骗人数在100人以下的为21件,在100~500人的为22件,500人以上的为7件,其中受骗人数最少的为16人,最多的是23万人。被骗后金额损失,平均为10万元,最少为9 000元,最多为400万元。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遭受诈骗犯罪后,后果较严重。以老年人为目标的诈骗犯罪多为既遂,受害人数较多,且受害老年人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在投资诈骗中,多以1万元为最低投资标准,诈骗分子利用高额回报、返本付息、小礼品、旅游等手段诱骗老年人投资,有的老年人甚至鼓动全家投资了多次,在投资后仅收到几百到几千的利息或红利返还,多数受害者的财产都付诸东流,即使案件侦破,也无法追回。在步入老年后,劳动能力减弱,退离工作岗位,收入相对减少,对以退休金、赡养费、微薄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老年人,其在遭受诈骗后,造成的绝对财产损失或许不如其他人严重,但若将老年人经济状况的恢复能力及被骗后的承受能力作为考量因素,其犯罪被害后果就非常严重。

2.易受特定诈骗类型侵害

在被骗类型上,老年人遭受某些特定类型的诈骗侵害的风险较高。以老年人为目标的被骗类型有迷信诈骗、保健品诈骗、假物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电信诈骗、婚姻情感诈骗等多种类型。其中,迷信诈骗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假物诈骗通过零钱换整钞、假金银首饰、假古董等方式骗财;婚姻情感诈骗则通过与孤寡老人谈朋友、结婚为手段骗财。随着地位、社会角色、心理、生理的变化,老年人较多关注健康、经济、子女等状况,较少关注科技更新、经济政策等。老年人的这些关注特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他们根据老年人的关注目标,设计各类专门的骗局,令老年人极易陷入保健品、投资、电信类骗局。

3.被害地点较固定

对老年人被骗案件的分析发现,犯罪分子多将老年人经常出没的公共场所作为实施诈骗的起点。老年人空闲时间较多,活动范围多集中在广场、公园、菜市场等公共场所。在老年人被骗案件的类型中,迷信、假物等诈骗案件较易实施,多直接发生在这些公共场所。而实施过程较为复杂的保健品、投资理财类诈骗,犯罪分子多在这些地点,以发放宣传单、礼品券等为手段,虚假宣传其保健品的疗效、投资项目收益的可观,然后将老年人带到其事先租好的酒店、办公室等,利用聚餐、旅游、发放小礼品等让老年人购买其销售的保健品,或进行投资,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二)诈骗案件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老年人为目标的诈骗案件逐步增多,给众多老年人带来较大损失,让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出极大的不安全感。为了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维护老年受害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对此类案件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1.案件多发生在沿海发达地区

通过对所收集案件进行分析,在与诈骗老年人相关的162件刑事案件中,案件的发生量排名前六位的省份为:福建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记录的2018年该类案件的总数据分析,案件发生量较高的前六位是福建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北省。数据虽有差异,但总体相似(详见图1-1)。此类案件多发生在南方城市,其中沿海发达地区较为显著。图1-2展示了该类案件发生的主要区域,为相关部门对此类案件的主要预防、整治区域提供了方向。若这些地区的司法部门及政府机关,积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团伙,则案件发生量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www.xing528.com)

图1-1 2018年老年人被骗案件多发情况

图1-2 老年人被骗案件地域分布

2.被告人趋于年轻化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老年人被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则呈现较强的年轻化特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引发犯罪的消极因素。部分年轻人过多追求物质满足的不正之风成为诱发年轻人犯罪的不良因素,而众多老年人面对热情交流的“孙子辈”诈骗分子不免会少一些防备之心。在诈骗老年人的案件中,多为团队作案,独立作案较少,平均1个案件涉及4.7名犯罪者,体现出较高的团伙性,且其中男性犯罪分子占较大比例。通过对上述162个案件随机选取53个案件的分析发现,犯罪分子呈现年轻化。在53个案件中,共涉及231位被告人,年龄在40岁以上(含40岁)的为73人,占比例为31.6%;31~39岁的为64人,所占比 例 为27.71%;20~30岁的为94人,占总人数的40.69%(详见图1-3)。被告人中,低学历人群较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20.35%,高中、专科学历的为31.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48.05%(详见图1-4)。

图1-3 被告人年龄分布

图1-4 被告人学历

3.案发时间逐步缩短

当前,诈骗犯罪呈现较强的团伙性、隐蔽性强、手段多样化、侦破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抑制此类案件的高发、频发态势,公安机关及电信、金融等监管部门制定相关规定,并成立了反诈骗中心,有效地遏制了此类案件的高发态势。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广泛宣传下,社会公众也提高了警惕,有了较强的防范意识。随着相关部门打击措施的实施,诈骗案件能够被及时发现,缩短了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周期。以前诈骗案件的实施周期通常为一年以上,现在开始实施后的几个月就能被查获,减少了诈骗成功的概率,让更多民众的财产免遭侵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