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登高》教学设计:感受秋天的风,感受诗人的力量

《登高》教学设计:感受秋天的风,感受诗人的力量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进行诗人介绍: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二是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形成一种感染的氛围。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毛泽东笔下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雄鹰。

《登高》教学设计:感受秋天的风,感受诗人的力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鉴赏本诗中的意象,品味诗中悲凉、孤独的意境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重、难点】

1.鉴赏本诗中的意象,品味诗中悲凉、孤独的意境。

2.从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身临其境?

(投影画面并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进行诗人介绍: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他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本首诗歌)

(引入杜甫《登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一起随着音乐诵读一遍。

2比较以前觉得今天读得怎么样?为什么很动情?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一是要理解诗的作者,要理解诗,也就是要理性地把握诗歌的内涵,这是诵读好的前提。二是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形成一种感染的氛围。三是语言、语调、表情、动作也很重要。四是音乐的烘托。

3.音乐的烘托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凄楚、悲凉、悲伤、孤独等。

三、赏析意象,品味意境

(一)鉴赏首联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2.其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十四字写六种景,体现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3.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要求学生设身处地想想)

【教师归纳】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4.对比几首诗歌中鸟的形象:诗人毛泽东笔下的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的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毛泽东笔下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雄鹰。王维笔下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明确:“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还有苏轼《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5.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师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师生共同读。)

(二)鉴赏颔联(www.xing528.com)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要联系杜甫当时的境况来想。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晚年,人已老了。到了生命的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2.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3.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表达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之意。言之成理即可。

4.请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会想到什么?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并请学生读读。(不同的学生理解不同,读出心中所理解到的即可)

5.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

6.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抒情)

(三)赏析颈联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处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2.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为什么登台?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什么(时间)季节呢?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身体状况如何?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逐个抛出,逐步引导学生)

【教师归纳】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一家人去的,而杜甫却是一人前往。那时的杜甫已经暮年,又拖着病体。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足有八层愁。

3.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生齐读、个别读)

(四)赏析尾联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国难、连年的战乱)从哪儿知道的?(艰难苦恨繁霜鬓)这句诗怎么解释?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无能为力了。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

2.“苦”字的解释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戒了酒的意思。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3.同学们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艰难”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想得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4.杜甫本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学生举例学过的写喝酒的诗句)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的心头。

5.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师生共读全诗。(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