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层面:扩展学生对文言文的价值与认知

文化层面:扩展学生对文言文的价值与认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层面的内容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指向。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强大魅力,又要让学生体会到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真正发挥文言文的价值。

文化层面:扩展学生对文言文的价值与认知

文化层面的内容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指向。教材中的古代诗歌散文的选文包罗万象,尤其是散文,从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晋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这些散文文本所记载的就是我国社会历史沿革、政治变迁、历代志士仁人的精神追求,人生理想,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艺术风貌等,它承载的是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文化等,它蕴含着几千年的民族思想文化的丰富积淀以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古人的生存智慧。[2]文言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古文经典中涵泳体悟,在历代先贤用智慧垒就的精神家园中探幽取精,进而获得文学、文化、精神、智慧的滋养。

(一)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

为学生简单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是为学生建立起语文和历史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有一种“历史的观照”,从而让学生走进促使作者思路萌发的“大语境”。正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才能更深刻地体察文章内容。

(二)古代文化常识

在读古诗和古文的时候必然要涉及一些古代的文化和常识,当学生们对此不甚了解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系统地介绍,这对学生读懂古诗文是大有帮助的。因为,年代久远,古代的一些典章、制度、官职、称谓等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学生不能了解这些知识,就很容易在解读文章的时候出现偏差和误读。

(三)典故

古诗文中大量使用典故,典故的使用给古诗文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增加了难度,但是如果教师能够透彻精彩地讲解这些典故,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作品的思想主题,而且能有效拓展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化品位是大有帮助的。(www.xing528.com)

(四)精神的传承

古人写文章往往讲究“文以载道”,作品中常常包含着古人出众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中国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追求;老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其他各家或纵横捭阖或雄辩千古的特质;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坚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潇洒,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以古人崇高的人生理想,坚强的意志,激励学生艰苦奋斗,豁达地看待人生,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强大魅力,又要让学生体会到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真正发挥文言文的价值。“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鉴赏能力,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如果只学文字、语法,容易把文本读散,消解了文本的整体性和美感;如果只学文章、文本,没有扎实的语法基础将寸步难行,无疑是流沙上建高楼;如果只学人文、文化,让‘人文性’冲淡了‘语文性’,还谈何‘语文’。因此,语法学习是‘根’,文本鉴赏是‘干’,人文感悟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结出的‘果’。学好了语法、文字,才能畅通无阻地阅读文本;充分理解文本内涵,感知其中的人文精神自然水到渠成;而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3]

[1]遵循“大体”,突破“定体”——《岳阳楼记》结构浅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3e05dc0102v2d5.html.访问日期:2017年5月30日。

[2]曹玉兰.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层面——文言、文学、文化[J].教学大参考.2006(12):43.

[3]詹创丰.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层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6):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