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
文字,是书面上组成一篇文言文的最小单位。涉及文字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在字音方面,主要要注意多音字和异读字。一般多音字的教学不是很困难,多音多义字的音和义在千百年来早已完全固定下来,为大家认可,并经常运用,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可异读字就不同了。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在具体的文言环境中,某个字音、义的变化,异读字的产生,与古代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无关系,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异读”主要有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异读、外族语言异读等。
1.字音
(1)破音异读
所谓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司马迁《鸿门宴》)里的“王”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称王”讲,读作wànɡ,以示和做名词的“王”不同。
(2)通假异读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悦”是“说”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ō”了。
(3)古音异读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读古音。“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一句中“逢”作为人的姓氏,读pánɡ而不能读fénɡ。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废除了,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叶公好龙”的“叶”是姓,古音读“shè”,由于大多数人都把它读作“yè”,现在已经读为“yè”了。
(4)外族语言异读
文言文中,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有时读音较为特殊。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 hán”,而不要读为“kě hàn”。《匈奴列传》载“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读音“chán yú”,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mò dú”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阏氏“yān zhī”,原为女性妆扮用的胭脂古称。后意义扩展为汉朝的公主、还有匈奴皇后号。
2.字形
(1)古今字
古今字是一种一词多字现象。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表示,在前的是古字,在后的是今字,合称古今字。如表示“返回”义的词原用“反”表示,后来用“返”表示,“反”“返”在“返回”义上构成古今字;表示“昏暮”义的词原用“莫”表示,后来用“暮”表示,“莫”“暮”在“昏暮”义上构成古今字。
(2)异体字
异体字,《说文》里叫“重文”,有的人称为“或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中的“佗”就是“他”字,这两个字形体显然不同,但读音、意义完全一样,而且如果把这句直接写成“他邑唯命”也可以,因为“佗”“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换。除此之外,貓—猫、猿—猨、畧—略、岳—嶽等,都是异体字。
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种写法,不应有几个不同的形体。但是汉字并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造,加上汉字的构字方法较多,记录同一个词的书面符号就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形体,这就使得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异体字。现在,异体字经过整理,不再使用了,但古籍中异体字依然存在,这是我们读古书时不能不注意的。
(3)通假字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人们在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字,而写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借字)。它产生于“本有其字,依声托事”,这种现象在古汉语里很普遍。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鸿门宴》);“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祭十二郎》);“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通“才”)(《滕王阁序》)。像这样的两个字意义无关联,只是音同或音近而借用,均为通假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一是古代字数少,用字又没有规范,为了书写的简便,有时把一些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混用了;二是书面材料在辗转传抄、刻写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通假字。
(二)词语
文言文中的词语可以按功用划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就是指文言文中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能充当句子成分,且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虚词主要指的是不含实际意义,在句子中主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实词需要讲解的主要是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还有词类活用。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的就是词类活用,比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动词和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或者使动、意动等。中学的学习阶段掌握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即可。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要注意分析、归类。
1.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www.xing528.com)
(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如“臭”,古代指气味。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什么地方”。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2.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
(1)词类活用
古汉语里的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做动词使用。例如:“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
B.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性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例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译为“亲近”和“远离”。
C.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例如:“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
D.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性发生变化。例如:“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E.名词做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做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例如:“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中“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做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F.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中的“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G.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例如:“邑人奇之”(《伤仲永》)中,“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中学常见的需要理解的文言实词:安、卑、被、本、比、鄙、毕、别、兵、病、策、曾、尝、长、朝、诚、出、初、辞、从、达、旦、当、道、得、独、度、对、尔、发、伐、方、奉、复、负、故、顾、固、观、归、国、恨、会、或、极、及、疾、即、计、既、假、间、见、将、尽、就、居、举、绝、类、良、怜、临、略、名、莫、期、奇、起、遣、穷、求、去、若、塞、善、稍、少、舍、胜、师、识、食、使、始、是、视、适、书、孰、数、属、戍、说、素、遂、所、汤、徒、亡、微、谓、文、闻、鲜、相、信、兴、修、许、寻、一、宜、遗、已、易、意、益、诣、阴、引、余、语、狱、欲、喻、再、彰、知、止、致、置、治、逐、走、卒、坐。
常见文言虚词:之、乎、者、也、因、为、所、以、其、乃、若、何、而、且、则、与、于、焉。
(三)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难。学生需要掌握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等。在讲解句式时,教师要结合课例,注意讲解得生动、翔实。
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4.倒装句。包括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这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帮学生进行分类讲解。
目前的文言文教学,语言层面上的问题应该不大。或者说,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单个的字义和词义已经不成为问题。教师如果能够教给学生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基本可以做到自学,在此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整理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