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由于其本身自由、灵活,便于抒发情感,从而成为作者情感最可寄托的文体。所以,有人说:“情感是散文的生命。”但是散文情感所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或隐或显,尤其是对于一些叙事类散文来说,作者的情感不是直接表达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感受”,而非“分析”,必须要有一个让学生自己去慢慢体会与领悟的过程。
教师也要去定式化,切莫看到现代散文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是反对“封建残余”,切莫看到当代散文就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歌咏”“面对繁荣盛世的喜悦”。四时之景,有花繁叶盛,有山川河流,无一不触动着作者敏锐的审美神经,循着他的文字,师生能共同穿越时空,走进文字所描述的世界。这个过程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谁也无权剥夺。老师要做的就是启发、引导、唤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字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一定会慢慢提高。
(一)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之中所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因情感的涌动而心生表达欲望,并将内心的想法连缀成文,阅读文章的读者通过介入文章来感悟作者的心意、情怀。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有限,对散文的理解可能也是很片面的。因此,在引领学生析悟情感时要注意方法。
1.深入情节,把握情感的变化
在很多文章中,我们直接分析作者表达的是何种感情,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严谨的。因为,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作者对长妈妈的叙述态度,从最初的戏谑的语气,渐渐变成戏谑之中带着点庄重的意味,最后变成谦恭肃穆,其实是暗含了作者对阿长情感变化的一条线。一开始,作者介绍阿长是一个其貌不扬、不知姓甚名谁、睡觉还会摆“大”字的女工,后来渐渐觉得“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敬意逐渐消失在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鼹鼠之后,阿长带给“我”《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正是这一过程让人颇有回味的余地,反映了“我”对阿长认识深化的过程,从而刻画出这样一位底层妇女的善良、些许的无知、悲惨的命运,渲染了“我”和阿长之间的感情。因此,把握情感,必须依托文本,深入情节。
2.情感体验要有深度
对于中学生而言,年龄和阅历是他们理解散文的“硬伤”。“原发体验”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之后可以独自获得的体验,与他们的思维水平相符。但如果散文课的情感体验至此方休,就体现不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后续体验”。
我们以《故都的秋》为例来做以说明。当代作家大多喜欢秋的热闹与繁盛,如峻青的《秋色赋》、老舍的《济南的秋天》、杨朔的《香山红叶》、钟敬文的《碧云寺的秋色》,而郁达夫却独自体味着“秋的悲凉”。大部分中学生的情感体验里,每逢秋日,草木衰败、落叶纷飞,萧瑟之极。所以,郁达夫先生独爱的“清、静、悲凉”之秋,和他们的审美世界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而在《故都的秋中》“悲凉”并不是一笔带过的,而是贯穿全文“文眼”。如何让学生恰切地理解秋的悲凉,并且对这种悲凉加以欣赏,便成了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在一个对生活有着精致感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思想的文人面前,美不一定是大红大紫、花团锦簇的,美是情之所至,是余味悠长,是对生命的热情,是偶发的情思。就像青草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人人都知道这种向上的生命力是美的,欣欣向荣的气象可以诱发愉快的情感体验。但是,枯草的凋零未必就不美,它是一种日暮之美,它启示着人们,生命是有周期的,人生也是有四季的。这种体验是生命的感受,是人世间永恒轮回的象征。一个人不能欣赏生命的凋零与陨落之美,也很难真正欣赏生命的昂扬遒劲之姿。这就是经过教师引导之后的“后续情感”。美是多元的,美是丰富的,通过这样的文章,开拓学生的审美领域,拓展学生的审美视界。
(二)了解作者的特殊经历或为此文的特殊情感
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散文的阅读往往需要与作者这个人联系起来。我们通过作品来了解、感受作家这个人,通过作家这个人来分享、领会他所写的这篇散文作品。尤其是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他们一定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反之,当学生们对作家这个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后,会对他笔下的景物体会和感觉得更深入。郁达夫自己就曾坦言:“现代散文最大的特征: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
如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写于1985年。当时他的父亲刚刚去世,母亲又患上了“丧偶综合征”,身体和情绪都越来越不好。当医生的弟弟说,母亲这个冬天是很难度过的,在这个阶段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必须要谨慎度过。所以,这个冬天在莫怀戚的眼中显得特别漫长而难熬,所以,这次初春散步,对莫怀戚来讲就又多了一层更深的体悟。生命的消逝让他对亲情、对孝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莫怀戚也曾自己专门写文章谈过《散步》的写作缘由:“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 —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他还同我一起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5]一篇散文,是作家一时、一地的情感倾泻,这一时、一地于作家本人来讲往往就显得特别重要,是理解文章的突破点。知人论世,知人品情。拂去共性的认知,才能看到属于作家自己独特的心灵体验。
(三)创设与散文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教学氛围(www.xing528.com)
课堂教学讲究一个氛围和场景,每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调都是不同的,所以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与文章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使之与课堂教学气氛相协调。比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故都的秋》的时候,在PPT的封面上选了一片红红的枫叶林,鲜艳夺目的红枫叶所昭示的繁盛之情与文章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清、静、悲凉”相去甚远,这不但没有增加课堂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不知所从。再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的时候,选择了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这与文中的描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相去甚远。
我们讲《秋天的怀念》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史铁生对自己的悔恨和懊恼的情绪之中;讲《世间最美的坟墓》就应该在学生的心底燃起庄重、朴素和崇敬之情。不要误以为课堂的和谐就是轻松,感同身受的怜悯、慈悲,甚至愤怒、痛彻心扉也是一种和谐。
(四)呼唤学生情感的共鸣
正如前文所述,中学生的阅历实在太过有限。情感,往往是教师从一个成人的角度进行理解,学生难有共鸣。能感动成人的不一定能感动青少年,能感动教师的不一定能感动学生。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上激动不已,学生在下面则无动于衷。所以,触发学生的共鸣尤为重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结合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经历,使文章中的情绪点和学生的情绪点对接,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鉴赏《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人生经历入手,提这样的问题:在这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之中,你对秋天有着怎样一种感觉?学生可能会回答秋天象征着收获成熟、中秋的团圆、天高云淡、宁静致远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追问,你喜欢不喜欢秋天,并说明理由。学生说的理由一定是和个人的经历与体验相关的。老师就可以接着引导:为什么不同的人感受到的秋天是不一样的呢?很自然就得出了结论:不同的人成长经历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心境也就自然不一样。所谓的“清、静和悲凉”,这是因为作家内心的境况对北平的一个投射,也是作者情绪在这个季节的一种反应,并非完全意义上北平自然之秋,是作家带着主观的情感去描绘客观的景物。教师要做一个高明的指引者,引导学生的情感步步深入。
(五)由情入理,培养学生的思辨力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我们经常会说的一句就是“情理之中”,情和理总是相关联的。由情而深入后必至于理,理之前提必源于情。
比如,《散步》这篇文章讲到最后,教师一定会带领学生来分析这最后一段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仿佛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个由母亲、妻子、我和儿子这四个人所组成的画面,被作家一语上升为人类生命的高度,而构成由“老年—中年—少年”三代人所组成的生命的循环。
老年人风烛残年,对生命充满留恋与苍凉之感;中年人正值壮年,却肩负着厚重的生命责任与使命;少年人青春年少,充满生命的蓬勃与昂扬之姿。哪一种生命状态最宝贵?没有答案,每一个阶段的生命都有它的美好与残忍,世上的每一个人都逃不过这样一种生命的循环。在这里作者尤其强调了中年人的生命,中年人看起来拥有人类最强壮的生命,但他们没有资格独享生命的强壮,他们必须对生命的两端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责。而有别于动物只对一端负责。英国伟大的哲人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
讲到这里,学生一定会主动拿起笔来,刷刷地记录。因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学生已经入情了,已经被感染了,他们由情而入理,开始对生命产生思考和敬畏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出示这样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也会认可,但他们的接受度如何就不好判定。情理,情理,情动了,理就水到渠成。
教科书中所选的散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这样的散文一定蕴藏着作家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思考,他们不会用说教的方式,也不会居高临下地颐指气使,甚至无病呻吟,只是静静地、一点一滴地汇集着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花瓣,挖掘着蕴藏在许多普通人心底的美好。我们的教师应该一点一点地挖掘,一丝一丝地让学生感悟,用语文课本中持久的、人性的东西打败那些时尚的、热点的东西。让这种情和理渗入学生的骨髓里。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漫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文学的世界是广阔而博大的,与文学对话,是学生快速成长起来的方式。教师不可以“一言堂”,一味限制学生的想法,要鼓励他们打破固有思维的限制,拓展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思维在前人智慧的烛照之下,不断地走向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