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受散文中的意境之美

感受散文中的意境之美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境”一词向来被认为是诗歌的专有名词。可实际上,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品中往往也有其意境之美。有了意境的渗透、交融,散文才能绽放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更加富有生气。这里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只有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

感受散文中的意境之美

意境”一词向来被认为是诗歌的专有名词。可实际上,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品中往往也有其意境之美。有了意境的渗透、交融,散文才能绽放出其特有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更加富有生气。大多数的散文作家在写作时都会运用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意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般来讲作者是不会直接表达的,它必须有所寄托,或者托于某景,或者托于某物,或者托于某事,于是就形成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事明理。这里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所以,在散文中,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也很少有作家单纯地描写某一景物。意境就成了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所以,散文教学如果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一种思想感情与描写对象融合为一的艺术境界,就不算达到目的。(www.xing528.com)

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因此是散文教学的难点。我们还是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出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间。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吗?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只有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但既然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教给学生一些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东西”。[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