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来说,诗歌的理解与领悟其实并不难。他们的纯真、青春、浪漫与诗歌的特质相近。他们是“本能的缪斯”,他们的心灵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弥漫着诗性的光辉。所以,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拂去他们身上的“老成”“世故”,唤起他们对诗、对诗的精神的真诚的期待,引起他们对诗的兴趣。
(一)《雨巷》解读
诗歌短短的二百多字,其背后交织着时代的风云,一代人的爱与精神。对诗歌背后故事的挖掘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诗歌更丰满、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他们“入境”的难度。我们可以多角度地理解《雨巷》的主题。
1.特定年代迷茫青年欲寻出路无门的迷惘情绪
这是《雨巷》这首诗最容易理解的主题。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正是“四·一二”大屠杀之后,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2.那位美丽窈窕、高洁清雅又略带忧愁的丁香姑娘,或许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恋人形象
1927年,戴望舒22岁。风华正茂的他,对爱情充满甜蜜的幻想和浪漫的憧憬。他在朋友施蜇存的家里,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但是,两人性格上的差异造成彼此感情上的不平衡。戴望舒一心爱着这个活泼纯情的姑娘,可是施绛年却没有回报相等的感情,这份感情的纠葛给诗人带来无比的痛苦与折磨。自尊而又内向的他,只能把自己的情感通过想象流泻于诗篇之中。
1929年4月,《雨巷》被收入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中,这本诗集由上海水沫书店出版发行。在这本诗集的扉页上,赫然印着一句法文:“AJeanne”,意为“给绛年”。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也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
在这个1927年潮湿的夏天,刚刚从震旦大学退学,他的心情一直是湿漉漉的。而偏偏淅淅沥沥的雨已下了三天,还没有停止。诗人踏出家门,在雨巷中漫步(很多人考证,这个雨巷是诗人的家乡杭州的大塔儿巷),此时,恰逢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她曼妙的身影在巷口飘过,消隐在西湖之滨。晚上在油灯下重温那惊鸿一瞥,诗人沉醉了。他在遐想的爱情中彳亍,一挥而就,写下了后来广为传颂的诗歌:《雨巷》。
4.诗人对一切理想、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
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可能是对心目中完美情人的勾勒,也可能是对美好的未来社会的展望、对革命前途的炽热憧憬。总之,那撑着油纸伞的雨巷姑娘,始终是活在诗人蜜甜的梦中,是一抹未曾削弱了芬芳的希望,是一个把青春献给文学和爱情的天才诗人潜藏于心底的一点冲动。
(二)《错误》解读(www.xing528.com)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下《错误》这首诗,在上一节我们讲诗歌语言的凝练性的时候已经提到,如何加入想象把诗歌的情节补充完整。在我们已经基本上从字面上读懂了这首诗的前提下,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主题。
1.闺人思夫的闺怨诗
闺怨主题,这是大部分人一眼就看出来的,大家差不多取得共识的主题。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心上人归来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向晚的街上已无人迹,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诗中的“你”指的是守候、等待在深闺中的寂寞少妇。这类诗中国古而有之,从《诗经》的“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再到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大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那份相思、失落、惆怅和等待的复杂心理状态。
2.浪子情怀
郑愁予被称为“浪子诗人”。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浪子的情怀,也是对中国传统闺怨诗的一种现代式的回答:我是一个浪子,在你生命里注定只是一个过客,请你忘掉我……
自古多情女子负心郎,纵然女子是一棵“开花的树”,男子也不肯做片刻的栖息。由此,我们似乎还可以做进一步引申:人们也许永远也等不到他们所期待、钟爱的东西,任凭你望穿秋水,也只能遗憾地错过,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3.文化怀乡
郑愁予于1933年出生,小时候经历抗战时期,父亲是军人,他和母亲居无定所,整天颠沛流离地逃难,时常会听到炮弹在身边爆炸的声音,好几次和母亲走散。这首诗据他本人说,是来源于童年时一匹马在街上向他跑来,差点把他踩死的记忆。请想想20世纪50年代以来笼罩于台湾诗坛的“乡愁”主题,从这首诗本身来看,也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首浪迹天涯的游子写给他的“江南母亲”的诗,是一首“怀乡”而又无法归抵的诗,因而这首诗的最后,就有了一种“浪子无法抵达的悲哀”。[1]
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
好的诗歌与其说是“难懂”,不如说“耐读”,它经得起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反复研读,它更是经得起时间和地域的考验,会成为人类共有的经典。教师一定不要用固定的主题和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把相关的背景提供出来了,学生们自会从他们的角度和感受中得出不同的理解。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切勿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历史背景只能是辅助,课要有“语文味”,最终我们还是要通过“语文的方式”来理解诗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