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诗歌的特质那就是“情”。凡是文学艺术都离不开情感,但相对而言,小说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来含蓄、委婉地流露情感;散文往往以经历、见闻,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戏剧则借助矛盾冲突、场景再现来表达情感。这四种文体中,只有诗歌承担的情感最直接、最开放、最自由、最精致。英国诗人艾略特在《诗歌的作用》中说道:“诗歌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具有最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最敏锐的感觉。”
理解诗歌的感情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作者“为此诗”时的情感。
也就是,作者在什么时代、什么处境下,写作了此诗。其实就是“知人论世”,通过背景介绍,千方百计去弄清楚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他有什么感情要表达。
还以这首《沁园春·长沙》为例,这首诗写于1925年晚秋,当年毛泽东32岁,他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感慨万千,抒写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主宰大地沉浮的革命气概。之后的1927年,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领导秋收起义,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现在我们再读这些诗歌的时候,都已经隔着那么遥远的时空了,他们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非要那么努力地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们情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罗曼罗兰说:“没有人在读书,所有的人都在书中读自己。”我们是在通过他人的情感引发自己的情感,发现情感的当下价值。
这就有了诗歌情感的第二层面:此诗的情感对我们情感的触动与唤醒。
所以,我们以上探究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所表现出来的气概与情怀,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探究这种情感的来源,这样的一种情感对当下中学生的启迪是什么?编者把这首诗放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课,是高中生一上高中要接触的第一篇课文,一定是有良苦用心的。
我们来看毛泽东小学时候写的一首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www.xing528.com)
这是毛泽东15岁时到东山高小读书,参加入学考试时所写的一首诗。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读经”“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却写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校长李元匍阅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
毛泽东从偏僻的韶山来到地处繁华闹市的新式学校东山小学,同学中大多是富家阔少,衣着讲究,举止文雅。而毛泽东通常是身着破旧的短衣和裤子,且来自外乡,年龄也比其他同学大6岁。这个“新来的乡巴佬”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嘲笑和蔑视。但这种状况不但没有使他沮丧,却更加激发了他宏伟的抱负和奋发向上的勇气。
毛泽东从小就人小志大、拥有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表现出一代霸主之气!难怪日后他能写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样雄浑豪壮的诗句。
我们带着学生解读毛泽东的诗句至此,就应该再进一步激起学生们的理想和抱负,尤其是男同学的远大志向和阳刚之气。同学们,没有激情的人生是可悲的,没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是庸俗的,没有在风雨中扼腕长啸的男孩子永远无法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诗歌从创作来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普遍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永恒情感。正因为这样,诗歌才比其他文体更能超越时代背景、民族风俗甚至阶级观念,从而获得永恒的价值。
我们以一篇诗作起步,又能超越这一篇、这一诗人、这一时代,使学生的理解达到一种历史的厚度或生命的深度。
没有情感是不行的,光有情感也是不行的。大喊大叫口号宣言式的东西,已经不被我们的时代所接受了。一个诗人,如果只会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不着意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人类普遍的情感,那他的作品不能成为经典。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作者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找到这些情感的当下价值,达成对学生情感熏陶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