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材中现代诗歌选文的独特特点

教材中现代诗歌选文的独特特点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便是舶来品的外国诗歌,也有为之付出了心血,进行二次创造的翻译家,让这些文字适于中国的本土。中国的语言文字,魅力是无穷无尽的,伟大的诗人们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与热爱,凝结成诗歌丰美的内蕴。例如,语文版初中教材所选的第一篇现代诗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通俗易懂;到高中必修五,则有中国现代派诗人卞之琳、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

教材中现代诗歌选文的独特特点

(一)选文的经典性

只要我们粗略地统观一下,就可以看出,以上选文篇篇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这些优美的诗篇都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或许一句话让我们刻骨铭心,或许一个意象值得我们反复玩味,或许一段诗作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用一生来读懂。

(二)题材与作者身份的多元性

这些诗歌的题材,从爱国、怀乡到理想、生活,从自然、景物到人生、哲理,不一而足。多样化的题材中也包含着丰富多样的人文意蕴。审视这些诗歌我们会发现,各个流派、各种身份的作者都有:新月派诗人徐志摩闻一多,现代派诗人戴望舒,当代诗人余光中朦胧诗代表女诗人舒婷,革命领袖毛泽东。在这种“多元诗文化”的影响之下,学生会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不同种类的诗歌,从而在茫茫诗海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了解到除了自己狭小的生活空间之外的大千世界。诗歌就是要陶冶学生的性灵,激发出他们在审美上的天性,提升其人文修养。

(三)内蕴的丰美性(www.xing528.com)

阅读诗歌,很容易唤起我们对母语的热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的文化先驱就可以用白话文创作出如此美妙的诗句:雨巷里娉婷袅娜的女子犹在眼前,康桥河畔的垂柳仍在摇曳着,大堰河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在今日更显得高贵而美丽……每一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窥见作者深沉的情感与博大的胸襟。即便是舶来品的外国诗歌,也有为之付出了心血,进行二次创造的翻译家,让这些文字适于中国的本土。中国的语言文字,魅力是无穷无尽的,伟大的诗人们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与热爱,凝结成诗歌丰美的内蕴。

(四)由浅入深的编排顺序

从编排上来看,两套教材的选文都遵循着“先浅易,后艰深”的原则,符合青少年思维发展的规律。例如,语文版初中教材所选的第一篇现代诗歌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通俗易懂;到高中必修五,则有中国现代派诗人卞之琳、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此外,随着年级的增长,诗歌选文的内蕴也随之丰厚,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篇诗歌选文是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歌颂母爱是其意蕴;九年级下的选文意蕴更加立体、多层次,在学习时,学生可以了解艾青、戴望舒等现代诗人,是如何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境遇之下,借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