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破除思维定势,迈出思维边界

破除思维定势,迈出思维边界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破除这种“标签式”的思维定势。其实,在文本里,花木兰是个女性英雄,作者设定的女英雄的特点,恰恰不在英勇善战上。阅读不仅要揭开文本的意脉,而且要袪除隐藏于心中的现成预期。用文本中微妙的、深邃的信息,推动学生思维的绽放。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降低,相反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破除思维定势,迈出思维边界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千课一面”是个大忌。因为鲁迅是伟大的民主斗士,所以凡是讲到鲁迅都会讲到他的反封建,无论什么作品都是反封建,便可以忽视鲁迅作品“立人”的价值追求,这是很单一、片面的解读,导致在学生印象里,鲁迅每每都是紧锁眉头、拿着一支笔到处骂人的形象,可鲁迅也有过童年,有过三味书屋的童趣,也有《故乡》里美好的回忆。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破除这种“标签式”的思维定势。

请看下面一则案例[3]

我到一所中学听课,老师讲《花木兰》,先放美国的《花木兰》动画片,接着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了一番,然后讨论《花木兰》的文本。但这和美国的《花木兰》动画片有什么关系?学生答,是个英雄。这花木兰什么地方“英雄”啊?学生想来想去,回答说花木兰英勇善战啊……老师又问了,花木兰回来以后,家里反映怎么样啊?学生说,爸爸妈妈出来迎接她。某同学你做个样子看看她爸爸妈妈是怎样迎接的。学生做搀扶状。又问,弟弟怎么样?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某同学你做个磨刀的样子。那同学就做磨刀状。就在这嘻嘻哈哈之间,文本中的花木兰消失了,多媒体上的花木兰也被遗忘了,花木兰变成了一个贫乏的概念——英雄就是英勇善战的。多媒体、朗读、对话,花样玩得不少,可是学生看到的却不是文本中的花木兰,而是预期的心理图式中固有的男性英雄。

其实,在文本里,花木兰是个女性英雄,作者设定的女英雄的特点,恰恰不在英勇善战上。

我问,你说花木兰英勇善战,那么在这首诗里写打仗的一共有几句?他说:“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句是写打仗。这是不是写打仗?不像,写的是想家。他又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打仗。我说,不是,这是行军。他又提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不是写打仗呢?我说,这是宿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可以说是打仗了。但是,何其少也,只这两句,而且严格来说,只有一句。因为“壮士十年归”这一句,写的不是打仗,而是凯旋。就是“将军百战死”,也没有正面写她打仗,是写别人牺牲了。打了十年,虽然后面有“策勋十二卷”的间接交代,但是正面的就这么区区一句概括性的叙述。她在战争中的英勇是全诗的重点还是“轻点”?战争场面轻轻一笔带过就“归来见天子”了。写战争这样吝惜笔墨,可是写她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却不惜浓墨重彩。写了多少句呢?十六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然后写备马(从这里可以感到当时农民的负担是如何重,参军还要自己去买装备)。四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接着写行军中对爷娘的思念,又是八句:“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前四句和后四句想念爷娘的意思是相同的,句法结构也完全相同,只改动了几个字,几乎没有提供多少新信息,最多四句就够了,作者为什么要冒着重复的危险,写得如此铺张?奏凯归来之后,写家庭的欢乐,用了六句,接着写木兰换衣服化妆,一共十二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如果作者的意图是要突出木兰作为战斗英雄的高大形象,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本末倒置了。(www.xing528.com)

但是这样的安排,恰恰是为了表现文本的“意脉”。

突出女英雄,从军本来是男人的义务,而文本反复渲染的是女孩子主动承担起男人保家卫国的任务,特点不在于她如何英勇,而是侧重于从军之前的亲情,立功归来以后,和男性享受立功受赏的荣誉、坦然为官做宰截然不同,她只在意享受亲情以及和平幸福的生活。女性的毅然担当,女性的亲情执着,女性超越立功受赏的世俗功利,正是文本“意脉”的前半部分;而文本“意脉”的后半部分则是恢复女儿本来面目的自豪与自得。两点一线,这个“意脉”是文本的生命线,为什么那么多师生视而不见呢?就是自发主体心理预期图式中的“英雄”同化作用。在汉语里,“英雄”从语义的构成来看,“英”就是花瓣,杰出之义;而“雄”则为男性。“英雄”没有女性的份儿。而这里的英雄却是女性。顾名思义,应该是“英雌”。文本的“意脉”在于女性从军立功与男性不同,如果着重写英勇善战,则与男性英雄无大差异。这一点,在文本的结尾处特别透露出来。中国诗歌是讲究比兴的,可是这首诗几乎全是叙述,极少比喻(唯一接近比喻的只有一句:“关山度若飞”),到了最后却来了很复杂的比喻。扑朔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隐含着女性对于男性粗心大意的调侃和女性心灵精致的自得。这是全诗点睛之笔,日后进入了日常口语,不是偶然的。

阅读不仅要揭开文本的意脉,而且要袪除隐藏于心中的现成预期。要真正读懂《木兰辞》,就要借助文本的信息,抛开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用文本中微妙的、深邃的信息,推动学生思维的绽放。这种定式的贴标签式的人物分析,很容易将人物扁平化、理所当然化,而不能深入地体会出人物形象的丰富多姿,也不利于对文本隐幽而深密的思想的理解。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降低,相反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