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的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统领性的作用,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要想有收效良好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有效的教学目标统领。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却经常出现教学目标设定随意、模糊,以至于难以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阻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那么,究竟怎样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呢?
在实际教学的课程中,课程标准常常被教师遗忘。教师习惯于翻阅教材、教参,却忘了这一切设计的纲领性的文件是课程标准。语文教学,首先就应该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课程标准进行解构。比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部分做出了要求,如“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积极的鉴赏态度”,等等。对这些要求有了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之后,便要试着在一定的文本具体情境之下将这些要求拆解为多个教学目标,这样教学目标方能更加合理。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通常将教学目标表述为“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注意的是,这“三维目标”并非三个单独的目标,而是一个整体,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一位教师将《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品析人物形象,学习绘形写神,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2.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乍一看《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若是认真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问题。教学目标以分条的形式呈现“三维目标”的不同维度,也反映了老师是将“三维目标”理解为“三个目标”的认识,这在教师中间是一种普遍的认识。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讲,这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是不可能如此清晰地区分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才能被感受和体悟出来;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三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说“今天我们来完成情感目标”,诸如此类的话,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三维目标的完成,应当是浑然一体的。而且,对于每一堂具体的语文课来说,也不是所有的维度都要落实、都能落实的。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连续性
要把课文放在整个单元、整册书中去考虑,此处不再赘述。这样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能保证层次性和连续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单元目标的理解。单元目标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拆分总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目标,必须在单元的教学目标中才能得到具体恰切的落实。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有写景抒情散文的单元,它承接必修1中叙事散文单元的阅读,又为必修五中议论性散文的阅读打基础、做铺垫。如果从整个单元来看,这单元写景抒情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我们将单元目标拆解,考虑到这一单元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将这单元的三篇教学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荷塘月色》:结合语境,品味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故都的秋》: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学习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对故都的深沉热爱。
《囚绿记》: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品味优美、清新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赞美。
这样教学目标的设定既体现了层次性、连续性,又各有侧重和不同。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www.xing528.com)
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如果不能抓住文本最精要之处、独特之处,而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千篇一律,那就是在白费力气。
下面我们来看某位教师对《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2.初步掌握赏析新诗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新诗的阅读兴趣。
看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马上就能感受到,本课的教学着眼点几乎都放在新诗的欣赏及对“三美”主张的分析上,这样设置教学目标合理吗?如果我们只看教学目标,能推断出这一课是《再别康桥》的教学目标吗?
新诗是与古诗相对的,它可以自由地表情达意,表现领域大为扩展;但也由于使用散文化的白话句式,使诗歌与散文的界限变得模糊,具有情感表达过于直白、缺少“回味和余香”、缺少音韵美等缺点。而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也只是新月派众多主张中的一种,就是新月派也只是新诗众多流派中的一派,除此还有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派、共产主义诗歌流派等。如果把“三美”当作所有新诗的鉴赏方法,那未免以偏盖全。《再别康桥》一诗,只是新诗格律化探索比较成功的代表,不能由这一首诗就认为整个新诗都要遵循“三美”的主张。
本诗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把握诗歌的意象,并由此来感悟诗歌的意境,领悟徐志摩与康桥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上。至于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可以成为本文的教学目标,但不能作为重点目标、核心目标。
由此,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既要抓住诗歌教学的特点,又要着眼于三个维度,将《再别康桥》这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可能更为合适。
1.学会调整声音,有变化,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2.把握诗歌的意象,并由此来感悟诗歌的意境。
3.了解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
4.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热爱与依恋之情。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恰当,所谓“恰当”体现在目标既不拔高,也不降低,与学生的年龄水准、认知水平、实际能力相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故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最大程度地尊重个体的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眼中要有“人”,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进行考虑,将他们的能力和兴趣纳入自己的思考范围,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考虑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又要兼顾到个体的差别,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区分度。
就像有的老师教两个班级,由于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不同,老师就要制订两套教学设计,当然也要设计两套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教学。
(五)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体、有针对性
笼统、抽象、空泛是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老问题,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元素,可以不夸张地说,课文中的任何一个点都是教学点,这就给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例如一位教师将《陈情表》一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积累文言词语。
2.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品味真诚恳切的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置就显得大而空泛,并且缺少针对性,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适用于好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哪一篇文言文不需要积累词语呢?好的文章不都需要背诵吗?品味真诚恳切的情感,又有哪一篇课文的情感不真诚恳切呢?具体积累什么词语,品味什么感情,在这一点上一定要做到详尽而有针对性。《陈情表》一课的目标应该设定在:理解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这才是这篇文章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目标,也是本文的最大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