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之中,学生的地位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体现了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人的个体意识不断觉醒,空前高涨,人们开始探讨关于尊重个体、尊重个性发展的话题。甚至在有的学校,课堂上教师全程几乎不发言,讲桌“拱手相让”,真成了学生的天下。可是,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教师便不必存在,教师教育也不必再探讨了。作为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记住这样一个原则:主体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绝不能贬低和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的主导永远是教师。这个“主导”指的不是教师独断专行,搞“一言堂”,重音应落在“导”字上,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的引导者身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教法手段,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都要优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持和主导作用。我们今天倡导的教学,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发现式,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教师要想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
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自认为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已经非常高,带着一本教材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甚至做到滚瓜烂熟,上课还用做什么设计呢?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具体而细微的系统性的设计活动,是着眼于当下的学生的活动。教师或许经验丰富,但毕竟每一届学生的基础不同、思维水平也有差异,怎么能等量齐观呢?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班级的理解速度、深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教师是课堂毫无疑问的主导者,是学校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系统性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只有教师心中有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理念,课堂才能收获良好的效果。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用心和不用心,取得的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视,一定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二)教师要建构丰富开放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的认定是相当固定的。在这些观念里,“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这是“雷打不动”的,所以教师的讲解可能会局限于教材中有限的语文知识和教学参考书中所限定的“思想情感”,不知道脱离了教材和教参应该讲些什么,也不知道没有习题集应该带学生练习什么。
既然我们说,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习得,更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个人的发展,那么语文教育的内容,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语文知识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就提出了这样一条:“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体现了对教学内容拓展的一个诉求。教师应该大胆地拓展教学内容的园地,但也并不是说这种拓展是无限度的,它始终应该在“语文性”的关照之下。它总的原则就是,不要把语文课同其他人文科目混为一谈,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政治课”“历史课”的模样。教学内容的拓宽,主要有以下的路径。
1.在重点难点上拓宽
如果确认这是文章的重点,教师一定要多用力,把重点难点讲懂讲透,并做相关拓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的重点是理解五个典故,书下注释虽然也对典故所涉及的时间和人物有所介绍,但是介绍得特别简单,学生只看注释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用典背后的深意。这时候教师就要进行延伸拓展,把典故讲透彻。“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辛弃疾的发问,他对于这次北伐,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暗示以此自任,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于是他就发出“凭谁问”的慨叹。廉颇是“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的老将,在秦赵长期相持的斗争中,深为秦国所惧服。到了晚年,赵王想启用廉颇,便派人去问一下。可是他的仇人郭开搞阴谋诡计,蒙蔽了赵王。两人的经历是何其相似啊!身怀高才,不得重用,人到暮年,一心为国。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老将廉颇自比,显示出自己的老当益壮和有志报国的情怀,也表现了对南宋朝廷不能重用抗金人才的痛惋。
2.在信息上拓宽
所谓在信息上拓宽,其实就是要通过增加学生的信息获得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篇课文之内。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的是北平的秋天。那北平的四时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郁达夫本人就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作《北平的四季》,可以用来参考,让学生知道北平的四季各有什么特点。《北平的四季》中所写的秋天,和《故都的秋》又有什么区别。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对于一个问题,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发出不同的言论和声音,教师要多了解这些信息,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参考、比较、研究。
3.在学科之间拓宽
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以文字来诉诸纸端,诉说着自文字诞生之日起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所以,语文其实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与各个学科的联系十分紧密。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历史上诸多文学家、批评家都有相当深厚的史学和哲学功底。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时,可以适当为学生穿插一些内容,但是要以保证课堂的“语文性”为前提,不要使课堂沦为不伦不类的“综合课”。
例如带领学生学唐诗,就要了解唐代,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政治及人的精神风貌,了解在那个特定的时期,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庶民、布衣是如何热爱诗歌,崇敬诗人的。正因如此,我们经常说唐诗,不如说“诗唐”——诗歌的唐朝。一种文学形式已然成为一个历史时代的特性,我们讲唐诗就必然要涉及那个时代的历史。我们讲到唐朝的历史,就不可回避要讲到唐诗,只有那样特殊的历史时代才可能有中国诗歌的繁盛。(www.xing528.com)
4.在生活需要上拓宽
语文是一门联系生活的学科,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也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在生活需要上拓宽,尤其体现在要多给学生练笔的机会。学了《背影》,请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让自己感动的瞬间,给父母写一封情深意切的小小信件;给某个产品写一句广告词,给某处的公共环境写一个标语,都可以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语文。同时,教师要通过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来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是教学最主要的部分,但是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才能体现出来,不落俗套的形式可以迅速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既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又让学生葆有新鲜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遇到古诗词、经典美文,就可以让学生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的方式,通过读,感受文字的韵律,通过背,记住经典的内容;讲自读课文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像古人般的“圈点评注”;遇到一些有深度的文章,学生的思想有交锋,意见不统一,就可以让大家展开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辩论说理;如果文章特别适合作为学生写作的范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积累素材,然后马上应用这些素材写作或是仿写;还有注重个人思考的“自主研读”、尊重感性知觉的“赏读感悟”、带来全方位收获的“综合实践”,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
(四)教师要拓展立体多元的教学渠道
语文教学渠道的开掘,也像修筑梯田一般,是有层次可循的、丰富立体的。除了应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来打好一个全面且坚实的基础外,还可以通过朗读比赛、辩论大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汇报演出、学生上讲台等方式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听广播、看新闻,了解实事,扩大眼界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构建文化活动的大本营,开展文学社团,让学生参与校刊编写等校园文化建设过程。拓展立体多元的语文学习渠道,让学生的语文课外学习促进课堂教学。
(五)教师要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情绪状态如何,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点“人情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讲,感性的东西还是很重要的,它是开启理性思索大门的钥匙。教师不是冷冰冰、高高在上的独裁者,应该是一位带有幽默感、真心关爱学生的长者。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这只是威严而已,并不会得到学生出自真心的尊重。教师所受的尊重来源于自身高尚的品格、丰富的学识、对学生真诚的心。教师何妨多一些幽默感呢?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这种“平等”不是抽象意义上的,而是双方平等发表意见的权利。
不妨说,教育是对学生成长的守望,教育是对学生成才的等待。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曾经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能爱那些所谓“差生”的教师,是神中之神。教师对所谓的“差生”,应该有一份不遗漏的爱。对教师来说,每个学生只是教师的几十分之一;对学生来说,老师却是他们的唯一。但愿每位教师都不辜负这个“唯一”,用真心和真情去呵护学生的成长。
(六)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仰赖教师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其实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如果一名教师长年累月地只“输出”、不“输入”,注定会让自己的学识干瘪、语言缺乏色彩。无论是最新鲜的教育理论、教学资讯,还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教师都要关注。教师应有阅读的习惯,阅读要不拘泥于语文的范围,要涉猎各个方面,阅读后要勤于思考,让自己的思维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在做了这些积累之后,教师要做文本阅读的先行者。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可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过程。教师本人要有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教学参考书只是一个“参考”,类似资料库,它不能代替教师的感受。教师本人要从解读文本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教师头脑中的感受,还要经历大概四个步骤,才能转换成学生认知能力范围下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四个步骤是:第一,从教材语言转译为教师的内部言语,如果这个步骤没做好,就会出现教师本身对文本理解不透,不到位;第二,从教师的内部言语转译为教学设计语言,如果这个步骤没做好,就会出现教师想得挺好,但没设计出来,没表现出来;第三,从教学设计语言转译为教学有声言语,如果这个步骤没做好,就会出现设计得挺好,没讲出来;第四,由课堂教学言语转译为学生的学习语言,如果这个步骤没做好,就会出现话是说出来了,但总是说得不到位。这四个步骤,任何一个步骤出现了问题,都无法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一位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