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这门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个前提。从行为主义理论到认知主义理论,再到近年的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地位越来越高,从而成了毋庸置疑的主体。几乎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也越来越被强调。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语文教材的编订;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到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所有语文活动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都要以尽快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教师的任何设计,都因有了学生才能变为真正的教学实践。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服从者。故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学生这个因素要被充分地考虑进去。
(一)了解学情
要想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教师必须始终有一个观念,教是为学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换位思考。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学情。所谓“学情”,就是学生学习的相关情况。成功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每个学生情况的了解之上。学情主要包括学生目前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心理特点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教师在备课中应该认真分析学情,尤其是要找到学生对当下文本的兴趣点、困难点和认知冲突点在哪里,并从这些方面入手,用与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相吻合的方式,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个理论包括“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教学要把握“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在对学生的水平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使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入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成年人是有区别的。教师的思考与学生的认知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作为教师,为了弥补这样天然的裂隙,就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的课堂话语,并从他们写作的文章中寻找蛛丝马迹,尽量回忆自己同等年龄时的认知水平,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当下的学习起点水平,不能一味地求快、求拔高。与此同时,还要尊重教学理论。教师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想?”“我会对什么内容感兴趣?”教师应该对学生预习、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充分的估计,并想出教学受阻时应对的具体方法和出现意外时的引导策略。
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成人的阅读心理有很大差异,能感动成人的不一定能感动青少年,能感动教师的不一定能感动学生。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教师在讲台上激动不已,学生在下面则无动于衷。教师一定要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对什么感兴趣。
2006年第4期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刊登了周萍老师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的眼中没有一丝涟漪》,文中有这样的段落:“陈老师的一节示范课——以‘家园’为话题的习作点评。交流完学生的作文后,陈老师朗读了一篇文章《母亲,我在白天又见到了你》。文章讲的是作者在听到同事幸福地谈论自己母亲时蓦然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
陈老师缓缓读着的时候,教室后面响起轻微的抽泣声。回过头,原来是同来听课的两个刚毕业的姑娘。我知道,心中潜藏的情感一旦被唤醒,是无法控制的。讲台前的陈老师也注意到了,我看见她的眼中也有点滴的晶莹,泫然欲坠。她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行字: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依然饱满。这短暂的静默也得以让我暂时平息心中的波澜。忽地回过神来,当我们都沉浸在这种伤感的情境中时,我们的学生呢?就那么一侧身,我捕捉到了两张笑脸,两张相视而笑的年轻面庞。是因为老师不由自主的抽泣?是因为心中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那一刻,我真想问一句:孩子,为什么你的眼中没有一丝涟漪?为什么老师已经泣不成声,而学生们却相视而笑呢?
也难怪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一方面,我们的孩子现在确实是缺少感动;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没有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心弦和学生的心弦没能完成对接。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正是壮年,这种生离死别,这种阴阳两世对他们来讲还太遥远。孩子不可能对自己没有的生活经验有太多的感同身受。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
(二)立足发展
我们常说,语文教育最终的指向是人的发展。语文教育关心的不应该仅仅是分数,更应该关心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无论是语文知识的习得,还是文化底蕴的积淀,乃至于最后人文素养的提升,从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讲,这些东西比分数更重要。语文课程的设计,一定要有立足学生发展的长远眼光。
首先,从课程内容上来看,课上老师所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良好的学习方法、深刻的思维方式、宽广的文学视野、较高的审美趣味,包括教师本人的言传身教,都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在课时安排上,不能只讲那些所谓的考试内容,而对“不重要”的内容一带而过。
比如人教版必修一语文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包括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对于每一名高中生来说,这都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怀的单元。若说现代诗歌在高考中考查的可能性和分值,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教材选编者还要选编现代诗歌,并且列为第一单元,其目的何在呢?其意在说明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带着诗意,带着对青春的向往,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高中语文课堂,这些感动与体验并不是用分数可以衡量的。(www.xing528.com)
其次,从形式上来看,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要创设让学生参与表现的机会。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永远不是配合教师完成任务的工具,要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体现在教师与学生课堂交流的有效性上,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教学对话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应该在重难点之处设置有效提问。
我们现在的教育,迫于考试的压力,有的老师迷失了教育的方向,眼中只有分数,不再有“人”,只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培养出来的学生精于答题,工于算计,但是拙于感动。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想:教育首先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作为教师,无论什么时代都应该牢记: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灵魂。作为生命的个体,他们各各不同,但是他们又有着相同的情感体验,他们需要关心,需要呵护,需要尊重,需要鼓励,以阳光、自信的心态面对生命中将要开始的美好的旅程。[2]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个词来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即使是在今天,其实用价值依然不可小觑。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第十一》)
子路性情勇敢鲁莽,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则个性谦退,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孔子这样以一进一退来“因材施教”地教育弟子,便能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克服自身的缺点,扬长避短。在古老的中国,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为我们树立了这样的因材施教的典范,今天的我们更应该把这条教育原则发挥好。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层次、关注个体的差异。同样是学习语文,有的学生语感极强、天赋好,学得快,自然也就成为老师的“宠儿”,而那些语文水平中等甚至基础很差的学生,却很难得到关注。班级教学要有层次,对于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要着眼于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拔高和境界的提升,帮助他们进行更多的课外拓展,指导其大量阅读;对于中等的学生,要打牢他们的基础,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水平迈进;对于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则要进行积极的基础训练指导。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性格进行指导。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自卑,那么就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言,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性评价;有的学生比较外向、开朗,那就给他们带头的机会,使之成为同学情绪的积极引领者,让其大胆地调动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找到位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把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看作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力求每一个学生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不管是高水平的学生,还是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都有实现感。人人参与,人人是主体,人人享受学习乐趣,人人有收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