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电影最初成为资本争相追捧的对象,其最大的原因莫过于投资少、回报高。2014—2015年的网络大电影的平均投资基本维持在50万元;进入2018年后,能够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大平台上线的网络大电影平均投资在200万元以上,能够盈利的影片多数投资在300万元以上。投资的增加给予了电影创作者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和创作空间。相较于网络大电影诞生初期,当前网络大电影作品的整体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论是从服装、道具、化妆(人物造型),还是从特效、后期剪辑、画面质量上来看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些均得益于投资的提升所带来的硬件上的提升。但是作为影视作品的根本,网络大电影剧本的整体质量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七艺术,除了它特有的影像冲击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叙事的艺术。罗伯特·麦基对此有过经典的论述:“如果银幕剧作家未能以其纯粹戏剧化的场景打动我们,他不能像小说家那样利用作者的声音或者像戏剧作家那样利用独白来将其掩藏在自己的言语背后。他不能利用解释性或情感性的语言来抹平逻辑的裂缝、粉饰动机的模糊或情感的枯燥,不能仅仅是告诉我们该想什么或该如何感觉。摄影镜头是可怕的X光机器,任何虚假的东西都逃不过它的透视。它将生活放大数倍,使每一个软弱无力或不近情理的故事转折暴露无遗。”[2]网络大电影是以直观图像的方式来讲故事,这就对叙事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更多的网络大电影却选择了“捷径”。
(一)模仿与抄袭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在2018年针对网络大电影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观众普遍认为当前网络大电影整体的问题在于剧本所呈现的俗套剧情缺乏创新及吸引力,很多内容都与其他影片相似。这种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制作周期的限定。一般情况下,制作公司在对一个项目立项后,就开启了“赶工”模式的制作。由于立项时的依据可能只是一个剧本的大纲或者摘要,所以在后期制作时,完整剧本的制作周期也算入整体制作周期之中。项目立项时,“商业对标”是一道必要的工序,它是指已立项的项目跟已上线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特别是时代背景、故事架构、受众群体等几个方面,最终还要看目标项目的票房分账是多少,如果分账较高,口碑较好,制作公司为了缩减制作周期,会对目标项目的故事架构进行模仿甚至抄袭,古装动作类型影片的沦陷率最高。所以,在上映的网络大电影作品当中,观众不难发现有些影片总是“换汤不换药”,还有的甚至利用同一主旨与题材、同一故事逻辑线进行制作。例如,票房分账冠军《大蛇》是根据影片《狂蟒之灾》系列故事框架进行制作的;《金三角大营救》仿照影片《特种保镖》的人物设置进行制作;《镇魂法师》按照影片《捉妖记》里的人物造型进行模仿,影片最后利用石制兵勇大军发动袭击的桥段是抄袭影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创意。
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影视行业不断地突破画质与特效的极致,但是无论在何时,“内容为王”依旧应是一部影视作品的主旨。剧本是影视行业的灵魂,更不能为了绚丽的特效和浮华的布景而压缩剧本的创作。长期对于剧本质量的忽视无异于逐渐抛弃观众。当观众对于上映影片的剧情套路了如指掌时,便不会再去观看了,这一问题势必要引起制作公司的重视和反思。
(二)“独特”的“网感”
“网感”作为网络大电影的内容生产创新点一直是对外宣称的口号与亮点。那么什么是“网感”?齐伟、王笑在其论文中提到,在互联网语境下,“网感”更多的是一种源自网络经验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是一种从观众角度出发,强调观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方式。[3]具体来说,“网感”是网络语言体系下的一种流行于青年群体之间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不局限于文字,还包括动图、静图、动作等。这种类似于直觉性的感触与当前网生代的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例如,了解异性的行为时首先会用星座特点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有别于传统的周易测算或者属相特征的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网生代特有的网络化编码方式。但是,在当前网络大电影作品当中,更多的“网感”并不是在自然状态下顺理成章地进行输出,而是特意进行的强制性拼贴,将“网感”存在的本意进行了曲解,往往会生硬地穿插在剧情当中,使得“网感”浅表化或者符号化。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部网络大电影作品可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互联网叙事模式或者艺术表现手法。(www.xing528.com)
为了与传统院线电影有所区别,网络大电影一直把“网感”作为自身特点和内容标签放置于作品当中,并且以“观众爱看什么,网络大电影就拍什么”的服务型原则进行宣传,用于契合观众挑剔的审美品位。然而,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进行创作,网络大电影的至上追求仍是“爆款”作品,从而获取超高的点击量来换取高额的票房分账。当前网络大电影对于“网感”的追求无非是对观众投其所好,在剧情当中添加一些网络术语、流行手势、二次元文化等网生代流行文化来迎合尚未发现真相的观众,充其量是形式主义的表面现象。在进行企业调研时,淘梦影业总制片人曾表示,行业内的从业人员没有人知道“网感”具体是什么,起初呐喊网络大电影中的“网感”只不过是为了显得自己的行业和作品与别人不一样,后来发现单纯地呐喊无法使“网感”这个由头站住脚,所以才加入了所谓的网感元素,即一般影视作品没有的元素——“怪”“力”“乱”“神”,也就是用从院线电影缺乏的元素里提取关键词,塑造了早期的“网感”,进而成为早期网络大电影追逐创作的方向。真正意义上的“网感”应是迅速而准确地发现和判断故事题材是否适合网络大电影的传播介质和形式、是否受网络大电影观众喜爱的职业反应能力,是网络大电影从业者在长期从事制作、宣发、放映实践中将网络大电影的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只有深入了解网络大电影用户偏好,才能总结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对于网感的认知方向。笔者将“80后”“90后”“00后”分类,从他们的社会发展、身份标签、传播工具、文化审美4个方面进行了不同年龄段的网感探究,结果如表3-6所示。
表3-6 “80后”“90后”“00后”的审美倾向与社会认同对比
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群体对待网感的认知也是有所差异的。所以,“网感”不能做单一的拼接,更不能以某种形式以偏概全。
从网络大电影作品的整体来看,当前网络大电影所标榜的“网感”并不是通过互联网思维转换到电影创作中的一种创新形式,只不过是东拼西凑、强行塞入电影剧情当中的只言片语,这种对于网络流行文化浅表化的处理方式只能算作是拼贴行为,够不上“网感”的定义。想要真正做到片中有“网感”、获取观众的“网感”认同,就必须从观众的人群属性着手去进行研究和归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网感”的价值与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