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电影制作机构的构成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领域的资本注入使网络大电影获得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年轻化是网络大电影制作团队的特点之一,在传统电影领域当中得不到锻炼机会的团队在网络大电影行业当中得到了历练。然而,越来越多的专业电影人入局将会打破当前网络大电影行业的平衡。“系列化”的制作逐渐转向“剧集化”的制作是2018年网络大电影行业的新现象,这种现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是其对网络大电影整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反作用。
(一)参与机构多样化,政府机构参与度提高
据统计,2018年上线的1526部网络大电影共涉及2590个出品机构、976个制作机构以及320个宣发机构(数据由影片字幕统计得出,部分影片未提供相关信息)。按照主营业务划分可发现,宣发机构主要为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制作机构主要由影视文化公司和个人影视工作室构成,而出品机构则涵盖广泛,不仅包括一线视频网站、传统影视公司、新生代影视公司、传统广播电视机构、政府相关机构等,还包括食品加工企业、房地产公司、贸易零售公司、金融投资公司、酒店等诸多影视领域之外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机构参与出品制作的网络大电影明显增多,如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参与指导的《达拉的青春》、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参与出品的《西游之决战大佛寺》、广西壮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出品的《爱也有阿禾》、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黔南审计中心出品的《冬日暖阳2018》等,这显示网络大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这些机构的加入也为网络大电影品质的加速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络大电影出品机构众多,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大电影成本相对较低、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制作周期短,吸引了较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到网络大电影的出品和制作当中,其中也包括众多的非专业影视文化公司;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部影片的出品公司增多也可以分担投资风险。相比出品机构,宣发机构由于更具有专业性,因而数量较少也相对固定。虽然网络大电影涉及的出品机构数量众多,但有超过2000家出品机构在出品一部作品后便无续作,仅有15.7%的出品机构出品了2部及以上的作品,而出品了5部及以上作品的机构占比仅为2%;在制作和宣发机构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也直接性说明了行业内外资本在网络大电影市场当中仍处于一个试探性阶段,能够在这一阶段摸索出市场规律的机构企业很有可能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制片团队年轻化,知名传统电影人入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2018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网络电影篇)》数据显示,2018年参与网络大电影拍摄的主要演员近3000人,其中超过八成的网络大电影主演在参演了一部作品后便无后续作品。如果将参演了2部及以上作品的演员作为网络大电影领域的主要演员群体,经过统计后可发现,主要演员群体中“80后”、“90后”演员占比超过八成,“00后”演员亦有一定比例,网络大电影演员群体十分年轻。与演员状况相似,2018年参与拍摄的网络大电影导演共1294位,其中大部分导演只有一部作品,拍摄有2部及以上作品的导演只有206位,占比仅为16%,且其中多数以拍摄系列片或类型片为主。导演的水平参差不齐、后续作品乏力,是目前网络大电影领域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对全年拍摄2部及以上作品的导演的情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80后”和“90后”导演占比超七成,已成为网络大电影拍摄导演的主力。这说明网络大电影领域已成为年青导演的“试炼场”。
网络大电影在吸引并历练青年电影人的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传统影视剧的导演、制片、当红演员等电影人参与其中。他们的加入或是为了开拓新锐的题材及拍摄方式,又或是为了探索与院线电影不一样的风格。例如,曾借助《爱的替身》《Hello!树先生》等影片斩获取国内外多个奖项的导演、编剧韩杰,执导拍摄网络大电影《玩世英雄》;曾担任《大红灯笼高高挂》《让子弹飞》等作品摄影的知名摄影师赵非,执导拍摄网络大电影《前任局中局》等。网络大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直吸引着许多知名传统电影人为其摇旗呐喊,进入201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影导演直接加入到网络大电影的拍摄当中,其中以港台导演居多。他们的加入丰富了影片题材,给网络大电影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格。笔者整理了部分2018年入局网络大电影的知名电影人及作品明细,如表2-6所示。
表2-6 2018年参与制作网络大电影的知名电影人及代表作品
续表
相比传统影视剧每年有限的上映数量,网络大电影庞大的数量和较低的门槛给那些电影制作新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练平台,同时也有众多年轻演员通过接拍网络大电影来获取经验和积累知名度。年轻群体大面积占据了网络大电影行业的人员构成,从一方面来说,相比传统电影行业,网络大电影行业整体有着较强的创作活力和灵活的制作流程;从另一方面来说,行业年轻化也使得整个行业较为浮躁,急于求成导致行业内乱象丛生,超过八成的年轻导演及演员无后续作品也凸显了行业的高淘汰率。当前的网络大电影不像最初可以滥竽充数的时期,参与者自身能力达不到标准便即刻出局,再加上之前提到的制作成本已大幅度上涨,投资方也不会在投资无法获得回报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资金投入。
总体来说,知名传统电影人的加入对网络大电影行业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他们具有丰富的传统电影的制作经验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对网络大电影整体质量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但同样也给年轻群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过,处在强竞争环境下的网络大电影行业也必须开启优胜劣汰模式,将无法融入主流的作品驱逐出局,这样才能使得好作品留存,行业整体才能够提升品质。
(三)“系列化”制作引发“剧集化”创作
“系列化”网络大电影一般指由同一机构出品或主创团队制作的多部在剧情或人物上具有关联性的网络电影的集合。今年以来,系列化网络大电影的创作趋势日益凸显,2018年全年共上线了48个系列、含162部网络电影,如《大明锦衣卫》系列、《大梦西游》系列等。大部分的系列化网络大电影都获得了较好的反响。相比单部影片,系列化网络大电影的爆发力更强、影响力更持久且用户黏性更高。同时,在系列化网络大电影初获成效时,一些影片呈现出“剧集化”特点。“剧集化”是指某系列网络大电影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分集的形式集中上线。剧集化网络大电影多为2~4部,每两部之间的上线间隔一般不超过一周。内容上通常是连续剧形式,故事具有连贯性。不同于系列化网络大电影拍完一部上线播出后再根据播放表现拍摄第二部,剧集化网络大电影在开拍时就已经确定好了分集结构,拍摄进度、剧情设定基本都遵从剧集的模式,再通过周更的方式维持较长时间的热度。2018年具有代表性的剧集化网络大电影有《杀无赦》系列、《罪途》系列、《天才J》系列等。
如果说系列化网络大电影是依据初期作品的好评而制作续集的类型,那么剧集化网络大电影的上映就是为了“刷屏”而存在的。中外院线电影当中均出现过“系列化”电影的制作,如《绣春刀》系列、《007》系列、《碟中谍》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由于初期的影片制作精良且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市场呼声较高而使制作公司开始推行续集项目,同理网络大电影的“系列化”概念亦是如此。但是剧集化网络大电影的出现则是以长期占据网络视频平台的推广首页而达到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目的,以《罪途》系列为例,一个完整的故事却切成了3个部分进行叙述,看过第一部的用户会像追剧一样追下去,而看到第三部的用户会反过头来寻找第一部,三部影片犹如捆绑销售的商品,商业目的性太过于明显,长期如此将导致用户心理上的抵触。“剧集化”也会削弱网络大电影本身作为电影的紧凑叙事感,反而有些向网剧靠拢,不利于网络大电影未来独立发展。
“减量提质”是网络大电影精品化趋势的一个重要信号,但是减少的网络大电影作品有些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无法上线的作品,那么通过审核上线的影片是否已经达到精品化的标准了呢?对待网络大电影,我们是否应该完全按照院线电影的标准来制作?这些还是有待商榷的问题。相较传统院线电影而言,网络大电影在产品类型方面占据着较为明显的优势。目前,网络大电影在影片数量和题材上已经占据了优势,形成了特有的分众传播模式,那么,在接下来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当中,以不断推出新类型而占据用户好奇心的营销模式还能维持多久?我们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分析。
众所周知,一部传世精品电影的问世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需要组内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作为网络大电影这类商品“原材料加工厂”,制作公司的品质提升策略被动性较大。各大视频平台作为“包装商”,在官方政策出台后开始对原材料提高质量整体要求,导致“原材料加工厂”必须按上级要求的标准进行加工,从而整体性地提升整个网络大电影产业的质量。这只是提高产业质量的第一步,而接下来网络大电影的良性发展依旧离不开上层的政策性把关以及传播渠道观赏性、商业性、艺术性的“三性”把控。精品化阶段会成为网络大电影的一个持续化阶段,政策的不断变化会促使网络大电影成长与发展。要想使网络大电影往良性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对当下网络大电影产业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网络大电影发展的轨迹。经过了5年的历练和考验,中国网络大电影产业已经有了一套其特有的运行模式,而这种模式将会依附当前的政策持续下去。网络大电影的运行模式如图2-7所示。
图2-7 中国网络大电影产业运作流程
这样的运行模式虽然已经在行业内较为成熟,但是其局限性很大。单纯地停留在产品加工及销售的层面上,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还只是初级阶段。网络大电影的本质依旧是电影,其产业所覆盖的领域还很广,要利用好其独特的网络属性,加快产业规模、丰富产业链的结构。网络大电影产业要想有更长远的发展,需要的除了时间以外,还有官方政策的扶持、业界视野的开阔以及广大网生代用户对它的信心。
【注释】
[1]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财贸研究》,2004年第6期.(www.xing528.com)
[2]全网独播意指在所有的网络视频平台上有且只有一个平台为该内容产品的合作平台。
[3]2014年爱奇艺网络大电影年终盘点:http://www.iqiyi.com/dianying/ibf2014.html.
[4]艺恩网:《中国网络大电影行业研究报告(2016)》.http://www.entgroup.cn/report/f/2418156.shtml.
[5]东方资讯:《爱奇艺2014年—2016年网络大电影年度总票房榜公布》.http://mini.eastday.com/a/170116194931047.html.
[6]网络票房及投资数据来源于北京淘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淘梦影业)。
[7]朱传欣:《网络大电影:只见网络,不见电影》.《光明日报》,2016年4月25日版.
[8]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艺恩咨询:2016年中国网络大电影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http://www.199it.com/archives/530040.html.
[9]搜狐网:《网络大电影的观众都是谁?》.https://www.sohu.com/a/250596332_100097343.
[10]“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由迈克尔·高尔德哈伯(Michael H.Goldhaber)在1997年《热风》上发表的《注意力购买者》中提出。文章指出,“注意力经济”是指如何更有效地配置企业现有的资源,以最低成本去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其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无形资产,即经营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种经济状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
[11]肖小亮、何纯:《论后现代语境下我国微电影广告的叙事特征》.《编辑之友》,2018年第10期.
[12]《“网络大电影”为何热在中国市场规模明年或超30亿》.《北京青年报》,2016年10月21日版.
[13]爱奇艺网络大电影作品要求:http://www.iqiyi.com/dianying/fgtwqa.html.
[14]骨朵数据:《2017年网络大电影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http://bg.guduodata.com/detail?id=80.
[15]爱奇艺文学:《“云腾计划”面向全网平台开放征集公告》.http://wenxue.iqiyi.com/announcement-1036.html.
[16]北京电影学院新闻网:《爱奇艺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举办剧本推介会》.http://www.bfa.edu.cn/news.
[17]搜狐新闻:《优酷HAO计划合作指南》.https://www.sohu.com/a/209610748_649133.
[18]搜狐新闻:《青梦导演扶持计划5强扶持名单公布即将启动项目拍摄》.http://www.sohu.com/a/200208820_141588.
[19]搜狐新闻:《40多部网络大电影惨遭下架,视频网站执行最严审片标准:爱奇艺九禁、乐视十不准……》.http://www.sohu.com/a/151433514_444456.
[20]爱奇艺付费业务研究院:《爱奇艺:2017网络大电影行业发展报告》.http://vip.iqiyi.com/viphelpdesk.html.
[21]搜狐新闻:《秦教授〈奇葩大会〉揭穿网大老底,高晓松、马东为网络大电影打call》.https://www.sohu.com/a/226350822_104642.
[22]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五毛特效.
[23]“龙标网络大电影”是指已获取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可以在各类院线及电视上播出,但是进入网络院线进行放映的电影。
[24]转免:行业内通常将付费分账到期的网络大电影转成免费内容,后续的获利通常来源于广告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