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困扰社区的外来车辆和安全问题

解决困扰社区的外来车辆和安全问题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街道办事处要求下辖所有社区都聘请物业管理公司,但普陀区内包括一村在内的10个困难新村付不起物业管理费,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曹杨一村都没有自己的物业公司,成为“自管小区”。但大量外来车辆停放在小区内部道路,不仅占用了居民有限的活动场地,村外人员的频繁进出也对社区安全构成威胁。

解决困扰社区的外来车辆和安全问题

“纪念地”的尴尬还体现在曹杨一村的住房拥挤与居民贫困化。

在曹杨地区现存的二十几处工人新村中间,曹杨一村的建成时间最早,居住条件也最为困难。截至2010年,曹杨一村的户籍人口5670,总户数1918,平均每户3人,按照户均16平方米计算(包括公摊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不到6平方米,远低于普陀区和上海市平均水平(表7-1)。此外,一村厨卫合用户极多,2010年全市合用户只有4.2%,而曹杨街道仍有20%(6315户)的合用户,一村合用户甚至高达86.7%(表7-2)。

除了居住面积小、厨卫合用比例高,建筑质量老化也是曹杨一村面临的严重问题。1950年代的新村设计标准普遍偏低,经过60年高强度的使用,新村房屋及设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木制楼梯和门窗损坏(图7-3),浴室和卫生间渗水,屋顶漏雨是常见的现象;外墙墙皮脱落,墙皮之下毛泽东时代的标语还依稀可见(图7-4)。此外,由于墙体和楼板材料简陋,隔音隔热性能不佳,居民忍受着严寒与酷热,相邻居民的声音干扰也影响了邻里关系。由于住房质量问题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一村邻里纠纷的主要原因。[18]

表7-1 曹杨一村的居住状况(2010年)

数据来源:曹杨一村居委会档案

表7-2 曹杨新村合用户公共厨卫面积(2010年) 单位:平方米

数据来源:曹杨一村居委会档案

图7-3 老化的木制楼梯

来源:杨辰,摄于2010年(www.xing528.com)

图7-4 脱落的墙皮与外墙标语

来源:杨辰,摄于2009年

物质空间衰败的背后是新村居民经济社会地位的下降。根据居委会统计,2010年一村的困难户[19]高达1082户,占总户数的56.4%,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表7-3)。这些困难户中大约有一半以上可以领到低保(全村有34%居民“吃低保”,这比全市低保户比例高出近30个百分点[20])。

这些困难家庭的生活状态何如,居委会干部这样说:

我们小区困难人口多,尤其是下岗人员多,每月只有几百块钱收入,有些就靠单位一次性给他们的工龄买断费(5万~6万元)。每天吃饭都要算,多少钱买米,多少钱买面,花完了就申请低保。运气好的能拿到每月大概900元的低保,但这对一个三口之家还是很难的……我们居委会有时也给他们介绍一些工作,但工资一般也就1000多元,考虑到交通费和时间,他们觉得还不如待在家里……很多家实在穷,连老婆都跟别人跑了,留下一个光棍照顾孩子。还有的四五十岁的下岗工人一直娶不到老婆。有时我劝他们,找个外来妹,条件差一点算了。但是这些光棍每月就几百块收入,房子还是跟父母挤在一起,哪有地方再娶媳妇?(CY033)

表7-3 曹杨一村困难户统计(2010年)

数据来源:曹杨一村居委会2010年档案材料;上海市统计局,2008
*仅统计户籍人口,如果排除经济条件较好而迁出的家庭、算上收入较低的外来移民,一村实际居住的困难 户比例还要高。

“住房条件差,贫困人口聚集―条件好的居民迁出―外地务工人员进入―小区环境恶化”—曹杨一村似乎陷入恶性循环。衰败突出体现在卫生环境欠佳,垃圾得不到及时收集,盗窃、赌博等治安事件在一村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频繁的居住流动更是加大了管理难度。2008年街道办事处要求下辖所有社区都聘请物业管理公司,但普陀区内包括一村在内的10个困难新村付不起物业管理费,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曹杨一村都没有自己的物业公司,成为“自管小区”。所谓“自管”就是,居委会每月向居民收取一定管理费(4元/户),用这些管理费去聘请新村门卫和清扫员。即使如此,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新村居民可以承受的管理费连门卫和清扫员的最低工资也无法保证。由于拖欠管理费,新村2008年以来多次面临无人管理的状况,环境每况愈下。缺少财政补贴又面临居民抱怨的居委会只好自己想办法。据居委会干部介绍,2009年一村居委会尝试通过“出租新村内部道路作为外来车辆停车位”的办法来补充管理费。由于一村周边的商业、办公较多,停车费收入很快解决了一村13位卫生员的工资—这一做法也得到街道的认可,并在其他10个困难新村推广。但大量外来车辆停放在小区内部道路,不仅占用了居民有限的活动场地,村外人员的频繁进出也对社区安全构成威胁。对此,居民虽然很有意见但也没有办法。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停车费的收入就雇不起卫生员和门卫,新村的卫生和安全状况会更糟糕。

居民们发现,这里已不再是当年的劳模村,而像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所谓的“纪念地”,只是遗产保护清单中的一处“文物”,父辈的荣耀无法通过“纪念过去”的方式回到现实生活。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恰恰是这种“纪念地”的设立,浇灭了他们改善生活的最后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