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旧城改造改善了居住条件,也改变了上海城市的空间形象—大量的历史街区被拆除、高层商品房小区取而代之,[14]传统街道风貌和社会生活网络遭到破坏。早在1980年代,旧城改建中的环境文化因素就引起了城市学者的关注:“任何现存的居住环境,都不仅仅是物理对象的总和……正是文化因素的作用,使环境超越自身的物质结构和基质,形成了一种潜在的价值……建筑师及其他从事旧城改造工作的同行们,要将城市中潜在的文化因素整合到物质环境的改造中……旧区改建绝不能采用推平重建的简单方法,而应采用去芜存菁的方法。”[15]然而,承认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立保护的法律体系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2002年上海颁布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划定了44个“历史风貌保护区”[16]。在加大对全市已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上海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首次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价值与方法。
旧改难度的加大和遗产保护意识的兴起,使得开发商把注意力开始从市区转移到市区边缘那些同样拥挤的工人新村地区,工人新村成为旧区改造的新战场。随着大量新村的拆除消失,城市文化学者提出疑问:与拥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里弄街区相比,只有50年历史的工人新村有没有保护价值?作为195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在上海重要的空间实践,工人新村能否代表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文化?[17]两代新村工人的生活记忆是否值得保留?2004年,随着曹杨一村被列为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一问题有了明确回答:工人新村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空间样本、红色文化的集体记忆,它的价值正式得到官方的认可。从此,曹杨一村有了新身份:社会主义中国工人文化的“纪念地”(Historical Monument)。(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