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邻里关系的维护与新村居民的同质性相遇

邻里关系的维护与新村居民的同质性相遇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老居民回忆,1980年代以前新村的邻里关系相当融洽。紧密的邻里关系首先来自新村居民在职业、家庭出身[23]、社会和政治身份等方面的同质性,增强了居民之间的理解。当然,社会特征的同质并不意味着居民之间不存在矛盾,因为作息时间不同,对厨房、内院和走廊等公共空间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但“新村工人”的身份认同和劳模准则的约束使得这些矛盾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中。

邻里关系的维护与新村居民的同质性相遇

据老居民回忆,1980年代以前新村的邻里关系相当融洽。

“因为是公用灶间,谁家水开了、菜烧干了,大家就互相喊一声;没米了,就去隔壁家借一点;小孩子在隔壁邻居家玩、做功课,甚至吃饭都是常有的事;要是邻居家来了亲戚没地方住,我们就自己到厂里住一段时间,把房子腾出来给邻居家用。即使是原来厂里不认识的,一起住进来就慢慢认识了。”(CY010)

紧密的邻里关系首先来自新村居民在职业、家庭出身[23]社会政治身份等方面的同质性,增强了居民之间的理解。比如当时纺织厂实行的“大三班”制度(每个工人一星期早班、一星期中班、一星期晚班),工人工作强度很大,有时白天也需要在家休息,而新村住房的厨卫是三户合用设计,隔音效果也不好,非常容易相互干扰。据居民回忆,当时住房按工人所在单位进行安排,即同栋楼里的居民基本都是同事(比如54~60号是国棉一厂,61~64是国棉二厂,65~68是三厂,70~85都是国棉七厂,等等),邻里能够互相理解。

“如果你上夜班,他们白天在家说话走路都会尽量轻,怕影响我们。如果谁家最近工作忙,那她家看孩子、做饭、照顾老人的事情大家都愿意帮助。”(CY069)

当然,社会特征的同质并不意味着居民之间不存在矛盾,因为作息时间不同,对厨房、内院和走廊等公共空间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但“新村工人”的身份认同和劳模准则的约束使得这些矛盾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中。(www.xing528.com)

“那时候也有矛盾,但总的说来大家都比较自觉,也懂得谦让。毕竟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而且大家都是单位的劳模,不会因为一点生活小事就影响工作上的关系,传到单位也很难听。”(CY075)

对“新村工人”身份的认同甚至消除了过去工人群体中存在的地域歧视。在1949前的私营工厂中,各行业工人的来源存在一定的地域集中:最能吃苦的苏北人多集中在码头搬运或纺织厂等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的工厂;烟草、玻璃等待遇较高的行业多为宁波无锡工人;而技术含量较高的造船和机械行业则多广东籍工人。国有企业大多由私营工厂改制而来,上述现象也延续到新村中:一工区[24]上海开关厂和香烟厂中宁波籍工人居多;二工区的器械厂中有不少广东籍工人;三、四工区的棉纺厂中大部分都是苏北工人。在过去,不同籍贯的工人之间由于职业、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往往隔阂较大,一般不会住在一起。但在新村中,工人通过新的原则(单位、技术等级、政治表现)被组织在一起,新的身份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性隔阂。在工人中间,籍贯不再成为判断社会地位的标准,工人居住地也不再与职业、籍贯相联系,而是与所属单位建立起联系,新的社会分层标准削弱了过去工人之间的地域性歧视。

(3)四工区的苏北人多一点,但我们没觉得谁是苏北人就看不起他。能住进新村的都是劳模,都是优秀的工人。虽然不是一个单位,但我们现在都住在一起,我们就要好好相处。(CY0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