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申新九厂职工评选程序及入选名单确立

申新九厂职工评选程序及入选名单确立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最终,申新九厂在5926名职工中选出120名候选人,再通过评议确定新村居民28人,占全厂职工人数的0.5%。申新九厂领导对评选工作相当重视,制定了复杂而隆重的程序:利用劳保干部大会和职工政治学习进行动员;各车间召开车间委员会大、小组长联席会议,提出候选人名单;车间群众大会,分组讨论并对候选人提出意见;集中全厂候选人名单,由工会组织“曹杨新村住户评选委员会”[9]按条件确定最终入选名单;新村住户座谈会;欢送进宅。

申新九厂职工评选程序及入选名单确立

在入选分房的企业内部(以申新九厂为例),住房分配主要依据四项原则:①根据车间人数按比例分配名额;②以创造发明或合理化建议对生产有显著贡献者;③生产上一贯起带头作用的先进工作者;④工龄较长的老年工人。[8]最终,申新九厂在5926名职工中选出120名候选人(表4-2),再通过评议确定新村居民28人,占全厂职工人数的0.5%。

申新九厂领导对评选工作相当重视,制定了复杂而隆重的程序:利用劳保干部大会和职工政治学习进行动员;各车间召开车间委员会大、小组长联席会议,提出候选人名单;车间群众大会,分组讨论并对候选人提出意见;集中全厂候选人名单,由工会组织“曹杨新村住户评选委员会”[9]按条件确定最终入选名单;新村住户座谈会;欢送进宅。

隆重的选拔过程带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在“分配计划书”中,申新九厂转达了政府“分配工作要首先做好宣传”的要求,即通过住房分配帮助职工树立“三个观念”:①生产观念—曹杨新村是我们劳动的果实,搞(履行)好生产合同,建设富强祖国的美好生活;②集体观念—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③感恩观念—人民政府为人民,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支持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卫世界持久和平。[10]可见,住房分配一方面是为缓解职工的住房困难,另一方面更是要对工人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社会主义教育,从而确立新时期国家和工人的关系。

从申新九厂公布的选拔条件看,第一批新村工人的选拔是以“激励生产”为目的。120名候选人中有110名(92%)来自生产一线,且要求对生产有“显著贡献”“一贯起带头作用”。虽然工龄较长、住房困难的老工人会优先考虑,但实际入选的职工中却少有这样的老工人。因为一方面,老工人家庭人口多[11],面积狭小的新村住宅难以满足其需求,申请人数并不多;另一方面,技术等级较高的老工人被认为与旧体制中的工头、企业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和企业新的领导者更需要忠诚、可靠的青年支持者。这也是为什么在最终入选的28名职工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职工占22位,超过60岁的仅有1位。[12]由于名额极其有限,最后入选的往往是各厂在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两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表4-2 上海申新九厂住房分配候选人来源(1952年)

(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上海市档案馆档案,Q193-4-668

申新九厂并非个案,曹杨第一代的新村工人在职业、年龄、收入、政治信仰方面都显现出一定的共性:国企一线工人,40岁以下(有2~3个孩子),有高级职称(八级工),党员或拥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受访的13户劳模家庭中,第一份收入能达到八级工工资水平[13]的接近一半,如果算上双职工家庭的第二份收入,则远超当时上海市民的平均收入(表4-3)。有意思的是,第一代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1949年以前来上海打工的安徽和苏北移民,这些年轻的工人过去在厂里资历浅、收入低、住在棚户区,甚至苏州河边的“滚地龙”[14]里,但在新社会,他们被视为是最富朝气和生产力的群体,是新领导可以依赖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村第一代居民的主要来源。新村住房的分配,实际上是根据单位性质、业务能力和政治忠诚度,对工人群体进行的一次社会分层。

表4-3 曹杨一村部分第一代居民在1950年代的家庭收入

数据来源:2010年对曹杨一村13户劳模家庭的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