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是1949―1978年期间上海(以及中国其他一些工业城市)最主要的公房类型,但国内对于工人新村的研究却并不多见。[7]第一次较为集中的学术讨论出现在城市大开发时期(2003年前后)的文化研究和建筑师著作中,如罗岗、李芸从文化角度对上海工人新村的价值和象征意义的探讨;[8]付晨和丁桂节对工人新村的空间特征和文化意义的分析等。[9]这一阶段的思考主要是基于文学文本或建筑空间,几位学者虽然意识到工人新村的价值,但倾向于把工人新村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或住宅类型,尚未从“长时段”(历史视角)、“社会身份与认同”(社会学视角)、“城市发展”(城市视角)进行系统地分析,尤为欠缺对新村历史档案的发掘和详实的田野调查。这使得我们无法回答如下的问题:在1950年代,政府为什么要建造工人新村?为什么选择“新村”模式为社会主义工人建造住房?新村生活的真正创造者—新村工人从哪里来?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在新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如何处理“生活―生产”的关系?在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他们如何利用新村空间和新村社会资源来调整自己与国家、单位的关系?在城市大开发的新环境中,他们的处境与诉求又是什么?如果不弄清楚这些问题,新村研究就无法摆脱“见物不见人”的诟病,也难以对今天城市更新中的“新村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如果对工人新村的理解从“住宅类型”或“文化现象”扩展到“根植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与意识形态、经济政策、政治运动和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居住制度”[10],新村研究则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可能性。从这一点出发,本书将对以下四个领域中与新村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上海当代史、工人群体、城市空间与住房政策、1990年代末以来的旧城改造与社区治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项综合历史学、社会学、城乡规划学的工人新村研究计划。(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