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峰,在县南二十五里,为旸源巨镇,高出万仞,不与诸峰接。南唐归宋,银青光禄大夫金吾大将军会稽谢诠弃官挈家,隐居其下,今为土著世家。[3]
这里的“旸源”就是“王源”。王源谢氏源自会稽谢氏,自南唐谢诠弃官居祁门王源,历经北宋、南宋、元,到了明代,谢氏已成为祁门的“土著世家”。[4]“祁门言世族者,必以谢氏为称首。”[5]祁门谢氏有孟、仲、季三宗,但到明代嘉靖年间为止,只有“孟宗”修纂了族谱。嘉靖十六年编定的《王源谢氏孟宗谱》的《后序》中提到其中的缘由:
谢氏孟宗谱,谱谢氏之孟宗者。尔谢自南唐金吾公来迁,肇析三宗,而兹独谱孟宗,何也?孟宗懿也,正罔缺也,文献有征也。
孟宗事迹留存,世系不乱,就在于“文献有征也”。(www.xing528.com)
在《王源谢氏孟宗谱》编纂完成后,谢氏族人谢顾写信给其老师、著名学者吕柟先生,请求其为族谱作序。谢顾在信中提到了孟宗族谱的编纂史:
(谢氏)上、中、前三支,惟不肖孟支谱牒,颇可征信。始修于十三世曰良骥,再葺于十五世曰德新,而大纂于十七世曰玉泉、俊民,二十二世佥宪曰润,复增修而续系之。[6]
孟宗十三世始修宗谱,十五世又加修葺,到了十七世谢玉泉、谢俊民始“大修”。“家谱历四世而三修之,非足于文献之家能之乎。”[7]到了明代天顺、成化年间,进士谢润[8]又“复增修而续系之”。从宋代到明代,谢氏孟宗多次编修族谱,先祖图系与事迹得以留存下来。《王源谢氏孟宗谱》收录了北宋庆元、南宋景定、元至顺以及明正统、天顺、成化年间的旧序,以示孟宗修谱的传统。
谢顾在给吕柟的信中还提到,谢润去世后,谢顾的伯父谢元祚继续谢润的事业,“历考家乘、国传并《会稽志》,由近溯远,颇得其实”。最后又由其家兄谢显“越数月编次”。正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新编的族谱实现了“严图系以厚大伦,详文献以昭世德”[9]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