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种史料:万历九年归户亲供册与休宁县丈量保簿

两种史料:万历九年归户亲供册与休宁县丈量保簿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就对这两种史料作一简略介绍。其中一种史料是1989年10月与《万历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等文书一起被栾成显先生发现的《万历九年清丈二十七都五图归户亲供册》(全1册),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所谓归户册,就是将鱼鳞册里记载的各色土地汇总到同一业户名下而攒造的一种土地文书。第三是各户归户的田土税亩及税粮数额。另外一种文书是上海图书馆藏的《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丈量保簿》。

两种史料:万历九年归户亲供册与休宁县丈量保簿

要想分析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所属人户占有土地的分布情况,可以利用的史料有两种。下面就对这两种史料作一简略介绍。其中一种史料是1989年10月与《万历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等文书一起被栾成显先生发现的《万历九年清丈二十七都五图归户亲供册》(全1册),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编号2∶24582)。有关《万历九年清丈二十七都五图归户亲供册》(以下简称为《归户亲供册》)的内容,栾成显先生已经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述,[3]在此无需赘言,仅简单介绍一下其概况。

所谓归户册,就是将鱼鳞册里记载的各色土地汇总到同一业户名下而攒造的一种土地文书。[4]万历九年(1581)至十年(1582)张居正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清丈,休宁县的清丈是由知县曾乾亨(字于健,江西吉水人,万历五年进士)主持,于万历九年八月至十一月实施的,《归户亲供册》正是休宁万历九年土地清丈所攒造的鱼鳞册相关文书。该册纵28.1厘米,横26厘米,厚约3厘米,1页2面,共计648页,记载了二十七都五图所属各户土地所有的全部资料,包括了各户跨图、跨都土地的所有情况。其中实在户143户(里长户、有产户110户,无产户33户),绝户40户,共计183户。该册有2处地方破损,导致第五甲吴京户和第十甲吴滨户的记载内容不全。另外,《归户亲供册》中的土地不是按田土的实际面积,而是按税亩(纳税面积)来计算的。所谓税亩,就是把各类不同等级的田土的实际面积换算成相应的纳税面积,从而大大地简化不同等级田土的繁杂的纳税科则。[5]

《归户亲供册》的记载内容有三大部分。首先是册首的“图总”,列有二十七都五图所属各户土地及税粮总额。其次是从第一甲开始到第十甲为止各甲先列的“甲总”,即该甲业户所有土地及税粮的总数。第三是各户归户的田土税亩及税粮数额。其中“实收”项目下先载本图土地总额,其次按田、地、山、塘顺序开列各类土地所属的鱼鳞字号、土名和税亩数额。“新收”[6]项目下列有外图外都推来田土的内容,先列本都外图,后列外都外图,亦均开列每笔田土所属的鱼鳞字号、土名和税亩数额。“实在”项目先列该户“实收”与“新收”土地的总合,其次分列田、地、山、塘各类土地的税亩数额以及应征收的税粮数额。现将第一甲王元户的记载格式抄录如下,以资参考:

一户王元

新收

十三都一图带丈推来田地山塘四亩四分四厘

麦八升四合九勺     米一斗七升四合一勺

羽字一千五百四十四号   后山   田六分五厘四毛

一千五百五十八号    墩上   田二分五厘

一千五百五十四号    桥头   田一分三厘八毛

羽字一千三百七十七号   塘子里  地二分六厘

一千四百五十三号    桥头   地一分四厘四毛

一千五百三十二号    后山   地一分四厘四毛

一千五百三十三号    仝    地五分八毛

一千五百三十四号    仝    地一分九厘六毛

一千五百六十号     墩上   地七厘二毛

一千五百六十号     仝    地一分六厘

三千六十九号      金竹村心 地一亩一分二厘八毛

羽字一千二百六十号    北塘   山四厘

一千三百四十三号    梓木坞  山一分八厘八毛

一千三百七十八号    塘子里  山三分二厘

一千四百五十二号    桥头   山二厘七毛

一千六百十八号     前塘   塘二分八毛(www.xing528.com)

实在

官民田地山塘四亩四分四厘

麦八升三合九勺       米一斗七升四合一勺

一则官民田一亩四厘二毛

麦二升二合三勺       米五升五合七勺

一则官民地二亩六分一厘二毛

麦五升一合九勺       米一斗一合一勺

一则官民山五分七厘八毛

麦六合二勺         米六合二勺

一则官民塘二分八毛

麦四合五勺         米一升一勺

注:双划线为笔者所加。[7]

由于王元一户在二十七都五图内没有土地,所以“实收”一项空缺,只列有“新收”和“实在”项目。双划线的“羽”字,是以千字文编号的鱼鳞字号,从休宁县都图文书中可知,“羽”字是万历九年土地清丈时休宁县十三都一图的鱼鳞字号。[8]王元一户占有的土地都在十三都一图的范围内,包括田3丘(1.042 0税亩)、地8丘(2.612 0税亩)、山4丘(0.578 0税亩)、塘1丘(0.208 0税亩),一共16丘(4.440 0税亩)的土地。

另外一种文书是上海图书馆藏的《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丈量保簿》(全1册,编号:线普563585)。在徽州文书的世界里,“保簿”指的就是鱼鳞册。[9]根据栾成显先生的研究,从南宋的土地经界到明代的洪武丈量,土地清丈和攒造土地簿册都是以都保制下的一个保(大保)为单位,所以鱼鳞册也被称为“保簿”。遗留至今的洪武丈量时攒造的鱼鳞册,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明洪武十八年歙县十六都三保万字号清册分庄》(编号:315010000001)和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收藏的《明洪武十九年休宁县十都六保罪字保簿》(编号:16828)也都是以保为单位编制的。[10]万历清丈以后,土地清丈和鱼鳞册攒造改为以1里或1图为单位,而“保簿”的名称却被保留了下来。

《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丈量保簿》纵35厘米,横30.3厘米,厚约6厘米,共884页。每面4格,记载了得字9号至3544号的田土内容。不过得字10、14、16号残缺,因此实际上共记载了3532号内容。文书版心印有“休宁县【贰拾柒都伍图丈量保簿】○○叶数”,从都图文书中可知,“得”字是万历九年土地清丈时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的鱼鳞字号。[11]该册在上海图书馆目录中显示为“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丈量保簿”,被认为是清代文书,实际上是万历九年土地清丈时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的鱼鳞册,它正确的名称应为“明万历九年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得字丈量保簿”[12](以下简称为《得字丈量保簿》)。现在中国唯有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完整地保存着1里或1图的明代赋役黄册副本(《万历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以及同一时期攒造的鱼鳞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归户亲供册》中,二十七都五图人户拥有图内田土的最后一个号数是4197号,由此可以推断二十七都五图大约有4200号田土,假设二十七都五图田土以4200号计,那么《得字丈量保簿》就保存了原来造册时84%的内容。鹤见尚弘先生曾对徽州府歙县十六都二图的鱼鳞册——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万历九年丈量商字鱼鳞清册》进行过详细的分析,该鱼鳞册从商字1号编到2142号。[13]不管是鹤见先生1982年至1983年在中国进修时所查阅的鱼鳞册,还是笔者自身所查阅的鱼鳞册,都无法和《得字丈量保簿》相比。在张居正主导下编制的鱼鳞册中,其保存下来的内容最多,[14]值得我们注意。

万历九年攒造的鱼鳞册中有一些为活字印刷本,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万历休宁二十九都七图欲字号活字版鱼鳞清册》(收于《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宋元明编卷16、17,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得字丈量保簿》同为活字印刷本,所载内容有字号、土名、土地的类别与等级、实际面积(步数)、计税金额(税亩额)、佃人、田土的形状(图示)、四至(按东西南北的顺序)、见业(业主)所属的都图以及所管业户的姓名等。(见图1影印件)。通过图2所载事例可以看出,业主为几户人家时,是按各户的实际面积(步数)登记的。这种记载样式与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九年休宁县二十五都六图洁字丈量保簿》(1册,编号:线普563646)[15]、《明万历九年休宁县二十五都八图男字丈量保簿》(6册,编号:线普563646)[16]几乎完全一样(参见图3、图4影印件),[17]和张居正推行丈量中攒造的其他鱼鳞册相比,其特点是记载了土地的等级以及佃人的一些信息。

图1 《明万历九年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得字丈量保簿》的记载例

图2 见业为几户人家的记载例

图3 《明万历九年休宁县二十五都六图洁字丈量保簿》的记载例

图4 《明万历九年休宁县二十五都八图男字丈量保簿》的记载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