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只能识别电子管的两种状态(如电流的“开”和“关”,或电压的“高”和“低”,或磁场的“有”和“无”),这样就决定了以电子管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必须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数字和数据。或者说,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最终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的。这样,现代社会最神奇的事情就此发生了,“0”和“1”这两个数字经过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衍化出无穷无尽的各种形态的符号系统。
值得思考的是,数字信息这种二进制的生成方式和我国古代关于天地万物是由阴阳两仪变化而成的思想暗合。而事实上,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德国的莱布尼茨也正是以其二进制数学的观点研究邵雍的易卦符号系统,发现两者之间的某些一致性,从中启悟出数学二进制的前景。
我国古代的阴阳太极思想是一种万物生成原理。这种生成原理认为,大千世界的事事物物都是从一个本原生化而来的。在《道德经》中表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在《易经》中表述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这种连续生成的思想发展到北宋邵雍的先天图生化模式就更为完备。邵氏的先天图说重新安排了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顺序,并绘之伏羲先天图。邵氏建先天卦序的指导原则是:“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www.xing528.com)
二进制生成方式和阴阳太极思想的相符,让人们感受到了宇宙万物和万事的存在方式可能确有一种组合的规律,同时也让人感悟到我国古代阴阳太极思想所蕴含的科学性(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八卦理论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信息结构理论。这种理论在《周易》一书中得到了系统的解释。有趣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有类似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数”,“数是一切存在的本原”)。这也恰好能解释数字信息为何能构建一个虚拟世界。
因此,数字信息必然会进入被称为“智慧之学”的哲学的视野。“计算转向”也就由此提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