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步认识F20和F21建筑性质

初步认识F20和F21建筑性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度在喇家聚落遗址小广场东南部发现的F20和F21,明显有别于同时期普遍存在的窑洞式建筑,分别拥有成排、成列的柱洞遗迹。F20被确定为地面式建筑,而F21则被确定为干栏式建筑。而F20和F21却分布在台地中央小广场的东南部,这首先就从分布位置方面显示出它们的特殊性。该窖穴虽与F20密切相关,但F20并非居住性建筑,当非个体家庭所有。

初步认识F20和F21建筑性质

2002年度在喇家聚落遗址小广场东南部发现的F20和F21,明显有别于同时期普遍存在的窑洞建筑,分别拥有成排、成列的柱洞遗迹。这一发现初步揭示出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房屋建筑的多样性,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涉及这类房屋建筑的功能和用途。F20被确定为地面式建筑,而F21则被确定为干栏式建筑。其中,有关F21的功能和用途,发掘者参考一些建筑史学者的意见认为,F21很可能就是“社”或“明堂”一类的干栏式礼制建筑[142]。显然,无论是分布位置,还是建筑形式,都显示出这两座房屋在喇家聚落遗址中的特殊性,但其功能和用途尚需进一步探讨。

在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体的喇家聚落遗址中,居住性房屋建筑一般都分布在便于开凿断面,进而营建窑洞的台地边缘。而F20和F21却分布在台地中央小广场的东南部,这首先就从分布位置方面显示出它们的特殊性。其次,基于F20柱洞范围内系加工较好的硬土地面,局部地面又为烧土硬面,地面上还散布有大量石器、陶器、骨器、漆器等各类遗物,遂被确定为地面式建筑。而F21柱洞范围内的地面不存在明显的硬面及活动痕迹,也没有发现什么遗物,因而被确定为干栏式建筑。这些判断无疑是合理而恰当的,无须赘言。只是这两座建筑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两者都没有发现屋墙存在的迹象,明显属于非居住性房屋建筑。即便如此,由于非居住性建筑在聚落遗址中的功能和用途往往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从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F20虽不是居住性房屋建筑,但所有迹象都说明经常有人在此活动,且活动时间一般应是白天。房址东侧有1座大型窖穴H38,虽未出土重要或特殊的储藏物品,但在清理过程中却发现有木质框架痕迹,显示出这座窖穴及其储藏物品可能较为特殊。该窖穴虽与F20密切相关,但F20并非居住性建筑,当非个体家庭所有。屋内地面散布遗物的具体类型虽未详细报道,但仍可初步划分为生产工具(石器和骨器)和生活用具(陶器和漆器)两大类。而地面上散布的石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当可说明F20可能与某种公共性质的手工业生产活动有关,H38或者就是相关的原材料及其成品的临时储藏场所。同时,F20四周没有屋墙,不仅说明它是厅棚一类的地面式建筑,而且也说明这种生产活动具有季节性特点,至少不大适合于冬季活动。至于具体属于何种手工业生产场所,待相关资料详细报道后或可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F21房址柱洞范围内的地面上没有明显的人为活动痕迹,说明该建筑的功能和用途主要体现在地面以上部分,无疑应属干栏式建筑。尽管该建筑地面以上部分已荡然无存,但从建筑形式和使用特点来看,该房屋建筑的功能和用途理应有别于F20。问题的关键在于北方地区的干栏式建筑是否一定与礼制有关。从建筑传统方面来说,黄土高原地区常见竖穴式、地面式、窑洞式建筑,龙山时代还出现了一些地面高台式建筑,唯干栏式建筑极为少见。为什么喇家遗址齐家文化的居民要背弃传统,以他们最不擅长的技术和形式建造最为重要的礼制建筑,似乎于理不合。而“社”代表土地神,即便不考虑后世的“左祖右社”之制,通过干栏式建筑悬空以祭地神,亦似于理不合。而仅3米见方的“明堂”,又如何能够凸显礼制建筑的堂堂威仪?在提出这些疑问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在中央小广场与F21形成之前,喇家聚落曾一度拥有宽大的环壕设施。尽管中央小广场形成于环壕废弃之后,但还不足以说明喇家聚落已经拥有绝对的安全保证,完全不需防御。再者,在干栏式高台建筑中,防御性的瞭望所也并不罕见,而喇家聚落干栏式建筑的规模似乎更符合瞭望所的实际需要。的确,F21位于中央小广场附近,与一般分布在居住区周围的哨所类防御设施不大符合[143]。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防御性哨所未必只有一种形式,至少可以分为守卫性和瞭望性等哨所形式。其中,瞭望性哨所的主要功能应在于通过远距离观察以达到提前预警防范之目的。基于远距离瞭望的需要,瞭望所的高度通常就会超过其他用途的建筑形式,而干栏式建筑似乎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达到较为理想的高度。再者说,喇家聚落的居住性建筑基本分布于台地边缘,人们已不便再在台地外围边缘的低地修建守卫性哨所,而中央广场周围的台地范围似乎又是修建瞭望所的最佳场所。因此,在喇家聚落的整体布局有待进一步探明以及相关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完全排除F21作为瞭望性防御哨所的可能性。(www.xing528.com)

概括起来,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及其灾难遗迹的发现,为探讨黄河上游史前文化发展以及人地关系变迁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尤其是喇家这类黄土堆积并不丰厚的遗址中,之所以普遍采用窑洞这一建筑形式,无疑与森林资源的极度匮乏有关。山洪洪水遗迹则进一步说明了由于森林与植被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进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人类也为此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通过对喇家遗址资料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加充分展现喇家遗址发掘的科学价值和意义。相信随着喇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还将取得更多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

(本文原载于《考古》2007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