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喇家遗址:灾难遗迹的形成与原因探析

喇家遗址:灾难遗迹的形成与原因探析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房址内填充的红泥淤土,至少说明灾难遗迹的形成或遗留过程当与洪水或山洪有关。针对灾难遗迹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发掘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给予高度重视,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认识。显然,导致灾难遗迹发生以及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废弃的原因,涉及洪水、地震和山洪等多种因素。此外,还有一个建筑学方面的问题亦当与灾难遗迹的形成密切相关,这就是史前窑洞式建筑的结构性缺陷。

喇家遗址:灾难遗迹的形成与原因探析

从F3和F4的发现情况来看,各灾难遗迹人骨的个体数量不一,姿态各异。有的匍匐在地,有的卧地而亡,有的相拥而死,有的母子相依。发掘者根据人骨分布及死亡姿态判断,这些房址居室内的死者应属意外死亡。尤其房址内填充的红泥淤土,至少说明灾难遗迹的形成或遗留过程当与洪水山洪有关。针对灾难遗迹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发掘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给予高度重视,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认识。特别是2001年度的调查发掘,在遗址范围内不仅找到了地裂缝、塌陷、沙管和褶皱起伏等地震遗迹现象,同时也在遗址局部区域发现了明显的山洪沉积物。显然,导致灾难遗迹发生以及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废弃的原因,涉及洪水、地震和山洪等多种因素。进而,通过对F10的仔细发掘清理,基本弄清了灾难遗迹发生的直接原因。灾难首先是由地震引起的房屋坍塌而导致的,而因山洪与洪水所形成的堆积都叠压在地震遗迹及地震造成的坍塌物之上[126]

事实上,这一发掘及层序分析结果与F3、F4所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F3和F4的人骨,不论成组与否,一般都紧贴室内居住面,仅个别人骨与居住面之间填充有较厚的红泥淤土。如F4中央灶面上的Ⅰ号人骨,整体高出居住面20余厘米,最低处的右脚趾距居住面也有5厘米。如果不是强烈地震造成的瞬间坍塌事件,则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原因能够造成几乎所有死者皆紧贴居住地面的埋藏现象。姑且不论溺水死亡可能出现的漂浮现象,在地势较为平缓的阶地平原地带,山洪或洪水一般不大可能于数秒钟之内造成房屋坍塌,而是往往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而这一过程,即便以秒来计算,也足以让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并很快脱离危险。F4中央Ⅰ号人骨的埋藏现象,可能就是房屋中央先有局部塌陷,塌落的土块首先触及并惊醒了他,但在立即起身做出反应的同时又遭遇了屋顶的整体塌陷,从而被压在先后塌陷的土块之间,导致尸骨高于居住面。还有,F3与F4的Ⅲ号成年女性皆紧倚墙壁,双膝屈跪于地而上身前倾,紧抱幼儿于腹下,显然是为呵护幼儿而不惜以自己的身体来抵挡源自屋顶的危险,尽管她们奋不顾身的努力最终也未能挽救幼儿的生命。尤其是F3内的成年女性面部朝上,似于惊慌之中眼看着灾难自上方降临,好像非常担心来不及或者无法保护幼儿的安全。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台地西南边缘的一组房址中,尚未发现1座包含人类骸骨的灾难遗迹。其中,F15居室内的坍塌物皆为黄土块,似乎没有红泥淤土填充。F15的资料尚未详细报道,即便F15内发现的大量遗物与F3、F4出土物特征基本一致,基于考古资料的局限性,我们也很难判断它们坍塌废弃的绝对时间是否完全一致。不过,由于台地中央小广场把北部边缘和西南边缘的房屋建筑连成一个整体,因而又无法彻底排除两组建筑同期存在的可能性。事实上,根据F15内存在的大量日常用品,也可一定程度地将其理解为灾难遗迹,唯灾难发生过程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不及台地北部边缘的F3等房屋建筑典型而已。F15所在的台地西南边缘,直接面对黄河,地势不会太高。一旦黄河发生大洪水,可能首先就会波及这里的房屋建筑。换言之,如果红泥土沉积是由黄河洪水造成的,似乎不会绕过台地西南边缘而直接到达北部边缘。这样看来,F3和F4诸房址内的红泥土堆积很可能源自下喇家村北吕家沟的山洪,亦即波及喇家遗址的山洪可能早于黄河洪水,或是随着地震的发生而很快出现的。

此外,还有一个建筑学方面的问题亦当与灾难遗迹的形成密切相关,这就是史前窑洞式建筑的结构性缺陷。据报道,喇家遗址地处黄河二级阶地,黄土堆积并不丰厚,且系次生黄土,理论上不大适合营建窑洞式建筑。不过,黄土堆积厚度似乎并不是直接影响史前窑洞式建筑结构性缺陷的根本原因。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窑洞式建筑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于龙山时代。如同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建筑遗迹那样,这些史前窑洞式建筑大多早已塌陷,其中不乏使用过程中因自然塌陷而造成的废弃或改建现象。如内蒙古凉城县园子沟遗址老虎山文化聚落的复合式窑洞式建筑F3041,其外间就是直接利用可能因塌陷而废弃的F3047主室窑洞部分,并保留了原来的门道,使得主室、外间与院落之间皆以过道相通[127]。根据个别保存较好或者塌陷后原样埋藏至今的窑洞遗迹,我们便不难发现史前窑洞式建筑在结构方面的严重缺陷。

甘肃宁县阳坬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的F10,就是一座时代较早且保存较为完好的窑洞式建筑遗迹[128]。这座房屋由洞室和过道两部分组成,没有发现室外场地,平面呈“凸”字形。居室平面为直径4.6米的圆形,穹隆顶高约2.8米,室内地面及墙根高约20厘米的范围皆涂抹白灰面;过道则如拱形隧道,进深1米、宽1.5米、高1.6米(图三)。这座窑洞式建筑在结构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穹隆顶而非拱形顶结构;二是窑洞顶部的黄土堆积厚度只有1.5米,远远小于窑洞居室的宽度。宁夏海原菜园村林子梁遗址常山下层文化的F3,虽然整体塌陷,但塌陷状况似乎得以原样保存。从整体塌陷的黄土堆积来看,其顶部结构当与阳坬F10基本相同,而且根据比例推算顶部黄土厚度也只有1.5米左右[129](图四)。窑洞式建筑的这两个结构特点,一直延续到整个龙山时代乃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龙山时代窑洞居室部分的平面结构多呈“凸”字形,顶部结构虽有一些变化,但始终没有形成典型的拱形顶结构。从园子沟遗址一些复合式的窑洞式建筑如F2006来看,主室平面呈“凸”字形,周壁则略呈倒阶梯状,内弧收顶;门道内侧墙壁与后半外凸部分的墙壁几乎竖向平行,不大可能形成一体化的穹隆顶,却有可能是拱形前顶与穹隆后顶相接而成[130]。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第三期遗存中属二里头文化的窑洞式建筑,似乎更能说明这一问题。该遗址的窑洞式建筑是利用同期内外壕沟的沟壁开凿的,而壕沟的现存深度却只有2~3米。即便上部黄土堆积曾有一定程度的流失破坏,但也不致相去太远。从保存较好的窑洞如F556来看,居室高度一般在2米左右,洞顶黄土堆积厚度往往不及1米(图五)。而且,窑洞顶部结构俱似穹隆顶,仍然看不到典型拱形顶结构存在的任何迹象[131]。(www.xing528.com)

图三 阳坬遗址F10平、剖面图

图四 林子梁遗址F3平、剖面图

图五 东下冯第三期窑洞式建筑F556平、剖面图

窑洞式建筑的穹隆顶结构,尤其是顶部黄土堆积厚度远远小于窑洞居室的跨度,一旦穹隆顶结构因外力影响而遭到破坏,顶部的黄土堆积通常只能形成一种作用力,即垂直重力。相反,如果顶部黄土堆积厚度大于窑洞本身的跨度,即便穹隆顶或拱形顶结构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顶部黄土堆积也会因垂直重力作用而同时形成另外一种作用力,即相互挤压的横向作用力。而这种横向作用力势必一定程度地减小垂直重力的作用程度,进而延缓洞顶整体塌陷过程甚或减小洞顶塌陷的概率。因此,在史前窑洞式建筑普遍存在结构性缺陷的情况下,即便没有突发性外力的强烈作用,也时常会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洞顶坍塌现象。诸如宁夏海原菜园村林子梁遗址的窑洞式建筑F3,也曾因穹隆洞顶整体塌陷而造成了一老一少的非正常死亡。此外,在无法完全排除喇家遗址两组建筑可能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造成人员伤亡现象的灾难遗迹集中发现于台地北部边缘?其原因似乎只有一种,即这一组窑洞式建筑的顶部黄土堆积厚度相对更薄,在强烈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在瞬间造成洞顶整体塌陷,且足以给居住者造成灭顶之灾。而台地西南边缘的窑洞可能因顶部黄土堆积相对较厚,一定程度地延长了洞顶整体塌陷的时间过程,哪怕是短短的几秒钟,也能使居住者获得逃生之机。在F15内之所以有大量日常用品而无灾难死亡的遗骸,可能就是这种原因。所以,史前窑洞式建筑的结构性缺陷,也是喇家遗址史前灾难遗迹形成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