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喇家遗址及其灾难遗迹发现的综述

喇家遗址及其灾难遗迹发现的综述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03年,经过4个年度的调查发掘,已初步掌握了喇家遗址的基本情况。而且,发掘结果及地层关系进一步证实,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基本结构曾发生过一些重要变化。在喇家聚落遗址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史前灾难遗存。迄今为止,灾难遗迹集中发现于台地北部边缘的一组房屋建筑基址中。其中人骨遗骸的发现情况是,F3和F10各有2具,F4多达14具,F7有4具。至于喇家遗址的其他发现,因本文讨论暂不涉及,无须详述。

喇家遗址及其灾难遗迹发现的综述

截至2003年,经过4个年度的调查发掘,已初步掌握了喇家遗址的基本情况。遗址位于黄河北岸二级阶地前端,现在的下喇家村就坐落在遗址之上。季节性冲沟环绕于遗址的东面和北面,东面的岗沟自北向南流入黄河,吕家沟则由西北向东南至下喇家村北,尔后东折通向岗沟[121],地势略显西北高而东南低。初步探查结果表明,喇家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除少量马家窑文化遗存外,喇家遗址的主要内涵属典型齐家文化遗存。而且,发掘结果及地层关系进一步证实,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基本结构曾发生过一些重要变化。因为在第Ⅰ、Ⅱ和第Ⅴ发掘区,先后发现了3段结构与堆积特点基本一致、宽10余米、深5~6米的齐家文化大型壕沟遗迹。其中,第Ⅴ发掘区的壕沟遗迹明显叠压于中央小广场的硬土面之下,说明在中央小广场形成之前,喇家齐家文化聚落曾一度为环壕聚落。不过,目前发现并报道的重要遗迹,基本都与中央广场同期存在,有关环壕聚落的情况尚不十分清楚。

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后期的小广场,位于遗址所在台地的中部(V区),并因长期人为踩踏而形成了一层硬土面。在聚落布局方面,居于中心位置的小广场把遗址东北(Ⅱ区与Ⅳ区)和东南(Ⅴ区)台地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已发现的20余座房屋建筑遗迹,主要且成组地分布于广场周围的台地边缘。其中,F1、F3、F4、F7、F10等成排分布,构成一组房屋建筑,位于台地北部边缘,门向皆朝北;而F13、F14、F15、F17等为一组,位于台地西南边缘,门向皆朝西[122]。另外,在中心广场东南部还发现2座地面式及干栏式建筑,广场北部发现人工堆筑的土台祭坛与墓葬遗迹[123]。至于喇家聚落大型公共墓地所在,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喇家聚落遗址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史前灾难遗存。迄今为止,灾难遗迹集中发现于台地北部边缘的一组房屋建筑基址中。在这组房屋建筑中,除F1内未见人骨与日常用品似为正常废弃外,在其余4座房屋基址中都发现有人骨遗骸和成套的生产、生活用品,人骨之间填充有红泥淤土。其中人骨遗骸的发现情况是,F3和F10各有2具,F4多达14具,F7有4具。经过人骨鉴定并详细报道的灾难遗迹主要是F3和F4。F3的2具人骨紧靠东墙,为紧紧拥抱的一对母子。F4的14具人骨被分为六组,除1个成年男性和2个成年女性外,其余基本属于少年与婴幼儿的年龄范围,其中紧靠东墙的2具人骨(第三组)也是紧紧拥抱在一起的一对母子。这些死者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较为特殊。

F3和F4的平面结构基本一致,皆由居室、门道和门前场地三部分构成,大致呈“吕”字形。房屋上部已遭破坏,居室四壁保存最高处仅1米左右,但东西两壁均向上内曲收缩,南北两壁向上收缩稍小而较平直。

自门前场地至居室地面皆呈平缓的斜坡状,北高南低,门道与居室之间设有凸棱状门槛。居室四壁及居住面皆涂抹一层草拌泥,然后再抹一层白灰面。居室东侧地面略高于西侧地面,中央皆有一圆形灶址。唯F3为形状不甚规整的浅坑状圆形灶址,周围略微凸起(图一);而F4中央的灶址极为规整,灶面平整而呈圆形(图二)。在F3门前场地东侧有一石块,其周围则为红烧土面及草木灰烬,被视为室外临时性简易灶址,石块应是便于通风燃烧的柴草支垫物。若以室内居住面为准,F3南北进深3.65米、东西面阔3.35米,面积不及12.5平方米;F4南北进深3.91米、东西面阔3.15~3.6米,面积约14平方米。另外,F7居室规模及室内物品放置位置等基本与F3相同,唯F7居室南壁下设有储藏窖穴,其内存有粮食及日用陶器等[124]。而这些房址的另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四周皆未发现柱洞遗迹。F3室内偏东处虽有一圆形小坑,长径31厘米、深25厘米,但圆坑底部并无陶片或石块等质地坚硬的支垫物,亦无朽木痕迹发现,似乎也不是柱洞。至于这些房屋的建筑形式,已得到2001年度发掘结果的直接证实,无须讨论。尤其是F15,保存状况较好,墙壁现存高度达2~2.5米,房址内基本都是坍塌的黄土块,证实顶部当为自然黄土堆积,原当为窑洞式建筑[125]。结合其他房址的结构特点,可以肯定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房屋大多为窑洞式建筑。(www.xing528.com)

图一 喇家F3平、剖面图

图二 喇家F4平、剖面图

发现于中央小广场东南部的地面式或干栏式建筑,柱洞排列有序,比较粗大,直径一般在20~30厘米以上,深度在40~50厘米以上。F20是一座由三排四列12个柱洞构成的地面式建筑,平面近方形,面积约5~6平方米。地面上有加工较好的硬面,有的部位为烧土面。地面散布有石器、陶器、骨器、漆器等大量遗物。F20东侧还发现1座大型窖穴H38,其内尚有木质框架痕迹,但未见重要的储藏物品。窖穴以东则是人为加工的硬土围墙,或为小广场东南边缘。F21较F20更靠近广场,是一座由三排三列9个柱洞构成的地面式建筑,面积仅约3米见方。地面上没有明显的硬土面及活动痕迹,也没有发现什么遗物。据此推测,F21可能是一座简单的干栏式高台建筑。中央广场以及这两座房址的地面上都覆盖着与洪水有关的砂层或沙砾层。这层洪水堆积就是与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遗存相关,且形成时间最晚的地层堆积,揭示出喇家聚落最终的废弃原因。

至于喇家遗址的其他发现,因本文讨论暂不涉及,无须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