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家文化玉器主要器类的分析与优化

齐家文化玉器主要器类的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齐家文化玉器的玉材与器类比较庞杂。这些数量庞大的玉器,除个别玉琮、玉钺外,都是素面的,而且形制简单,精工者很少,形成了齐家文化玉器的独特风格。下面依据已公布的资料,对齐家文化玉器的主要器类进行形制或形式的分析。目前齐家文化玉器已公布的资料中可以确定为玉钺的有10多件。

齐家文化玉器主要器类的分析与优化

齐家文化玉器是在中国史前玉器与玉文化经历了充分发展之后,受各种文化因素的交汇与影响,在黄河上游地区这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齐家文化这一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所以,齐家文化玉器的玉材与器类比较庞杂。其中器类主要有玉钺、斧、铲、锛、刀、凿、凿形器、条形器、纺轮、玉璧、三璜联璧、多璜联璧、环、琮、璧芯、琮芯,以及玉管、凸领璧、牙璋、镯、圆筒形器(臂饰)等,还有大量的玉料或玉边角料。这些数量庞大的玉器,除个别玉琮、玉钺外,都是素面的,而且形制简单,精工者很少,形成了齐家文化玉器的独特风格。下面依据已公布的资料,对齐家文化玉器的主要器类进行形制或形式的分析。

1.玉钺

齐家文化玉器中的玉钺,在资料公布时,有的称为玉斧或玉铲。但根据其形制为扁薄、边棱规整、背部穿一孔或穿两孔,以及斜刃等特征分析,称为钺更合适。目前齐家文化玉器已公布的资料中可以确定为玉钺的有10多件。

皇娘娘台1959年发掘出土的1件玉钺(59VX08),呈浅青色,为扁薄长方形,弧刃,刃部崩缺,背部穿一孔,孔较大,长8.8厘米,宽3.5厘米,厚1厘米,孔径0.7~0.9厘米(图一五)[108]

图一五 皇娘娘台59VX08玉钺

皇娘娘台1959年发掘出土的另一件玉钺(H12),为扁平长条形,弧刃,背端残断,背部穿一孔,为单面穿,一面平整,另一面留有两边切割在中部形成的一道纵向台阶,长约16.8厘米,宽约4.6厘米(图一六)[109]

皇娘娘台1975年发掘出土的M85:11玉钺,呈乳白色,为扁薄长方形,平刃,刃部为全器最宽处,背部穿一孔,两侧收分,长10厘米,刃宽4.3厘米(图一七)[110]。与这件玉钺一起随葬的还有10件石璧。墓主应为男性。

图一六 皇娘娘台H12玉钺

图一七 皇娘娘台M85:11玉钺

总寨M7:13玉钺,为扁薄长方形,平刃,背端凹凸不平。在背部穿两孔,一孔穿透,另一孔没有穿透。没有穿透的洞可能是先制作,制作者考虑到不便绑缚而中途放弃,另做第二个穿孔。玉钺长11.5厘米,宽3.6厘米,厚0.9厘米(图一八)[111]

喇家L:5玉钺,呈乳白色,为扁薄长方形,刃较平,有崩缺。背部穿一孔,为单面穿孔。背端残缺一大角,长9.3厘米,刃宽5厘米,厚1厘米,孔径0.5~0.7厘米(图一九)[112]

图一八 总寨M7:13玉钺

图一九 喇家L:5玉钺

喇家L:6玉钺,呈青白色,为扁薄长方形,平刃微斜,平背微斜,在接近背部的全器四分之一处穿一孔,为两面穿孔,其中一面穿孔较深。周边有两面磨切的切痕,长15.8厘米,刃宽4.8厘米,厚1厘米、孔径0.6~0.8厘米(图二〇)[113]。这件玉钺曾称为玉斧或玉铲,但据其刃部与背部的特征,可能是横向安装木柲的钺。

图二 〇喇家L:6玉钺

图二一 喇家F25玉钺

喇家F25房址出土的一件玉钺,呈青白色,有条纹状杂质,表面抛光很好,为扁平长方形,平刃微斜,刃角外侈,刃部为全器最宽处。背端呈拱形,背部穿一孔,为单面穿孔。其长14.1厘米,宽4.78厘米,厚1.17厘米,孔径0.58~0.73厘米(图二一)[114]。这件玉钺曾被称为玉铲,但其刃微斜的特征表明,应是横向安装木柲的钺。

西吉兴隆镇单孔玉钺,1999年出土,呈深黑色,为扁薄长方形,平刃,刃部为全器最宽处。其背部第一孔,为单面穿孔,另一面穿孔位置有穿孔定位痕迹。背端缺一角。此玉钺长9.5厘米,宽约4.3厘米,厚0.6厘米(图二二)[115]。这件玉钺器身较薄,边棱规整。

1999年西吉兴隆镇征集了一件双孔玉钺,呈黄褐色,有深浅色纹理,为扁薄长方形,平刃微斜,刃侧内收,刃后部为全器最宽处。其背部穿两孔,都为单面穿孔,长约24厘米,宽7厘米,刃宽6.5厘米,厚1.2厘米(图二三)[116]。这件玉钺器身较长大,罗丰称之为玉圭,但其穿双孔及刃部或背部微斜的特征表明,其可能是横向安装木柲的钺,是体量较大的一件玉钺。

图二二 兴隆镇单孔玉钺

图二三 兴隆镇双孔玉钺

甘草店玉钺,呈青白色,为扁薄长方形,斜刃。背部穿一孔,长10.75厘米,宽4.9厘米,厚0.5厘米(图二四)[117]

李店村玉钺,呈青色,为扁薄长方形,微弧刃,刃部为全器最宽处。背部的全器三分之一处穿一孔,在背端中轴一侧竖列穿两个小孔。背端的另一侧残缺一大角,残缺处的断茬,呈现出色彩陈旧不同的早晚两种特征现象。其长15.2厘米,宽5厘米,厚1.2厘米(图二五[118],图二六[119])。这件玉钺穿三孔,一大两小,不合常制,可能不是同时穿孔制作的。依据背端两个小穿孔的位置偏于一侧以及断茬呈现出早晚两种特征等现象推测,这件玉钺原本制作了一个穿孔,即全器三分之一处的大穿孔,后来在使用过程中背部残断一大角,即在陈旧的断茬处残断,于是再制作了背端的两个小穿孔,以便在玉钺柄端残缺一大角的情况下绑缚木柄,继续使用。至于在背端一侧下部残断处呈略新的断茬,可能是后来又残断一角所致。

图二四 甘草店玉钺

图二五 李店村三孔玉钺

图二六 李店村三孔玉钺

庄浪野狐湾玉钺,1974年在庄浪县柳梁乡野狐湾遗址出土后征集,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此玉钺呈淡绿色夹青灰璜斑纹,为扁平长方形,单面平刃,平背。在全器上端四分之一处穿一孔,在此孔两侧的边棱上,向柄端内收成凹弧形,形成钺柄。在穿孔至刃部之间的中部,饰两组八道平行凸棱弦纹,每组四道,正反两面相同,并通过边棱相连接,其中一侧边棱上的凸棱弦纹已被磨去。其长29.5厘米,宽11厘米,厚0.4厘米。全器抛光很好,制作精工,尤其是器身上的两组八道平行凸棱弦纹,凸棱细而笔直,表现出极高的制作工艺(图二七)[120]。这是一件改制的作品,原件可能是体量很大的玉璋或玉刀。

苏苗塬玉钺,1975年庄浪县苏苗塬遗址出土,原称为玉斧,呈乳白色,质地纯净,为扁平长方形,平刃、平背,背部穿一孔,为两面穿,长12厘米,宽6厘米,厚1厘米(图二八)[121]

图二七 庄浪野狐湾玉钺

图二八 苏苗塬玉钺

王家高塬玉钺,于1976年在庄浪县王家高塬遗址出土。此玉钺呈器绿色、含黑色藻叶纹,平面为近方的梯形,弧刃,刃部为全器最宽处,两侧斜收,平背,背部穿一孔,长1厘米,刃宽10厘米,背宽8厘米,厚0.1~0.7厘米(图二九)[122]

齐家文化玉钺的使用者,可能都是男性,如总寨M7墓主为45岁左右的男性,皇娘娘台M85与玉钺一起随葬的还有10件石璧,墓主也应为男性。但目前发现的齐家文化玉钺的数量不多,这可能与当时社会比较平稳、少战事有关。

图二九 王家高塬玉钺

其中李店村玉钺、兴隆镇单孔玉钺与双孔玉钺、野狐湾玉钺、上家高原玉钺等5件玉钺与其他9件玉钺比较,较为特殊。

李店村玉钺的残缺后再利用现象,表明也许当时比较珍惜这种玉钺,而其原本的形制,棱角规整。

兴隆镇单孔玉钺的玉质与其他玉钺不同,玉质呈深黑色,器身较薄,显示出较为精工的制作技术。兴隆镇双孔玉钺器形长大、厚重,棱角规整。这两件玉钺的形制、玉质与皇娘娘台、甘草店,喇家遗址出土的玉钺有明显的区别,可能都不是齐家文化制作的。

野狐湾玉钺是这些玉钺中制作最为精致的一件。器身上的细凸棱纹风格与二里头5YLVIKM7:5牙璋阑部与柄部上的细凸棱纹风格接近(图三〇)[123]。而野狐湾玉钺柄部两侧内收成凹弧形则是其特殊的形式。推测这件玉器原本不是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制作的,可能是由中原夏王朝区域制作后流传到齐家文化分布的陇西地区。而柄部两侧内收成凹弧形以及一侧边棱上磨去细凸棱纹,可能是后来对这件玉器改制而形成的。何时改制的?在中原地区改制的还是在陇西地区改制的?目前尚难考证。

王家高塬玉钺为刃部外修的近方形玉钺,这是一种形制规范的钺,在齐家文化中不多见。

2.玉铲形器

在齐家文化玉器中被称为玉铲的有一定的数量,但形制差异较大,有的是玉钺,有的为玉铲,有的可能是其他器类。其中有一类的形制呈扁薄窄长条形,端刀,柄端穿一孔,这类玉器不应称为玉铲,但其使用方式一直不能明确,所以我们暂称之为玉铲形器。目前见到的玉铲形器仅有3件,都是征集品,分别出自甘肃东乡县、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宁夏周原县河川乡上台村。

东乡玉铲形器,曾称为铲,呈灰绿色青玉,有褐色斑块,端刃,缺失一小角。刃部略宽于器身,柄部穿一孔,柄部一侧内收,使得柄部特征突出。整器的柄部与器身等同厚,由器身前半段向刃部逐渐趋薄,形成扁薄锋利的平刃。长33.2厘米,宽3.6厘米(图三一[124]

同德宗日玉铲形器,曾称为凿,呈墨绿色,端刃,刃部略宽于器身。柄部略有内收,柄部穿一孔,孔径较太。从器身的前半段向刃部逐渐趋薄,刀部有一磕斑。其长29厘米,刃宽4厘米,柄端宽3.3厘米,厚0.6厘米(图三二)[125]

图三 〇二里头5YLVIKM7:5牙璋

图三一 东乡玉铲形器

图三二 宗日玉铲形器

固原上台村玉铲形器,曾称为圭,呈青色。端刃,刃部明显宽于器身,器身两侧边略呈斜弧状。刃部有密集的纵向磨痕。柄端略磨薄,也为密集的纵向磨痕。柄部偏上穿一孔,为两面穿,孔径较大。其长30厘米,刃宽4.3厘米,柄端宽3.4厘米,厚0.5~0.7厘米,孔径0.8厘米(图三三)[126]。这件扁薄窄长条铲形器的刃部及柄部的磨痕,可能是在原制作使用之后再次加工使用形成的。

这三件玉铲形玉器,都是征集品,年代与文化属性不明。但是,同德宗日遗址的发掘表明,在宗日遗址上年代最晚的文化遗存是齐家文化,所以推测这三件玉铲形玉器都属齐家文化。

从器形角度分析,这三件玉铲形器,虽然都呈扁薄窄长条形,但也略有区别,或许是它们制作的年代有早有晚、其中,可能以东乡玉铲形器最为原始,器身较厚,柄部内收,柄部的穿孔较小,柄部特征最为鲜明。宗日玉铲形器次之,器身也较厚,但柄部穿孔较大,柄较短。上台村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最晚,刃部略宽,刃部的使用功能较强,柄部穿孔较大,而且距柄端较长,表明柄插入木质柄内的部分较多。这种刃部功能的加强,以及安装木柄方式的进步,是这类器形进步的重要特征。

对这种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的名称,曾称为铲,或称为凿、圭。在三星堆两座祭祀坑中也出土过同类玉器,被称为“斤”。按《说文》注:“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锄、镊相似,有恐而无内。”按此解释,两相对照,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没有器,其功能也不是工具,不会像锄、镊那样的使用方式,所以不能称为“斤”。

从这种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的使用功能看,原本可能是一种武器,安装长柄之后,使用方式可能是一种直击类武器。当然这是一种推测,实际情况如何,有待进一步证实。

这三件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玉器,在齐家文化玉器中较为少见,玉质也很特殊,故推测他们不是齐家文化所制作的。这种玉器在延安芦山峁一带有发现,经我分析,芦山峁一带发现的这种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图三四)可能与夏王室的遗存有关[127]。据此我推测,齐家文化中的这种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是由中原夏王朝区域流传到齐家文化分布区的。而在齐家文化玉器发展过程中,对这种玉铲形玉器没有社会需求,所以在后来的齐家文化玉器中不再制作这类玉器。

图三三 固原上台村玉铲形器

图三四 芦山峁玉铲形器

3.玉铲

区分了玉钺、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之后,齐家文化的玉铲就比较容易明确分辨了。玉铲形制为扁薄长方形,与玉斧的器身厚重有明显的区别;器身的长宽比,通常比钺要大些,但不像扁薄窄长条形玉铲形器那样呈窄长条形;平刃、平背,背部穿一孔,也有不穿孔的。玉铲数量不多,形制特征较为明确的见于定西清溪村、武威皇娘娘台、民和喇家等遗址。

清溪村玉铲,呈青色,为扁薄近长方形,形体较长。平刃,刃部为全器的最宽处。平背,背部穿一孔,背端为全器的最窄处。由刃角至背角的两侧边呈斜直。长28.2厘米,刃宽6.3厘米,背宽4.6厘米,厚1.3厘米,孔径0.9厘米(图三五)[128]

图三五 清溪村玉铲

皇娘娘台玉铲,呈灰绿色,为扁薄长方形,平刃,刃角有磨损。平背,背部没有家再间平山,长25.8厘米,宽5.3厘米,厚1.3厘米(图三六)[129]。这件玉铲背部没有穿孔,据推测或许是这件玉铲原本有穿孔,只是器身比现在长,背部残断后裁截磨平,以致无穿孔。

图三六 娘娘台玉铲

以上两件玉铲出土情况不明,形制较长,使用方式不明,据其形制推测其为玉铲,估计其使用方式是纵向安装木柲使用的一种工具。这种形制的玉铲,在齐家文化中并不多见。

4.玉刀

齐家文化玉刀的数量也不多,主要见于古浪峡口、大通上孙家寨、同德宗日、民和喇家等遗址。此外,在武威皇娘娘台与海藏寺曾发现玉刀,但未见公布,其形制不明。

古浪峡口大玉刀,呈青绿色,间棕、黑色条纹,为近长方形的梯形薄片状。刀头宽,刀尾窄,刀尖斜出,刀刃为近直刃的内弧形,双面刃。刀背平真,在刀背约等距离穿四个孔,在最后一个孔内侧的近中轴处又穿一孔,此孔的作用在于与刀背上的四个穿孔一起,加固木质刀柄的安装,使得刀尾处多一个玉刀与木柲之间的加固点,以便更好地发挥大玉刀的使用功能,而不易使木松脱落。因为大玉刀与木柲的结合部分,受力最多的是在刀尾。在刀尾背棱上缺失一角片,似为原工材的角面,又似硫损的残缺面。其长65.5厘米,宽12.5厘米(图三七[130]

图三七 古浪峡口大玉刀

上孙家寨大玉刀,呈青黄色,被称为蛇纹石质[131]。为近长方形的梯形薄片状,刀头宽,刀尾窄,斜直刃微弧,双面刃,直背,背部有4个约等距离的穿孔。刀尾一角残断,刀头端似磨过。其长54厘米,刀头宽10.3厘米,刀尾宽8.0厘米,孔径1~1.2厘米(图三八)[132]

图三八 上孙家寨大玉刀

同德常日95TZM200:2玉刀,呈青灰色,平面近梯形。刀头宽,刀尾窄,在刀尾的背部内收,形成刀柄。斜直刀微内弧,双面刃。刀头端磨出刃,为端刃。直背,背部穿两孔,单面穿,孔径为1.2厘米。刀尾(刀柄之前)正中穿一孔,单面穿,孔径0.5厘米。长18.7厘米,刀头宽5.6厘米,刀根端宽3.7厘米,厚0.5厘米(图三九)[133]

同德宗日95TZM200:3玉刀,呈灰色。平面近梯形。刀头宽,刀尾窄,刀头端残缺一角,在刀尾的背部亦残缺一小条。斜直刃微内弧,双面刃。刀头端磨出刃,为端刃。刀柄端亦磨薄,似呈刃,可能与将刀柄插入有机质如木质柄内安装木柄有关。直背。在全器约四分之一的刀尾中轴穿一孔,单面穿,孔径1厘米。其长28.5厘米,刀头宽5.5厘米以上,刀柄端宽4.6厘米,厚0.5厘米(图四〇)[134]

图三九 同德常日95TZM200:2玉刀

图四 〇同德宗日95TZM200:3玉刀

同德宗目95TZW 200:4玉刀,呈青灰色,平面近梯形。刀头宽,刀尾窄,斜直刃微内弧,单面。直背。在刀尾中轴穿两个孔,单面穿,前大后小,孔径分别为1厘米、0.7厘米。长23.4厘米,刀头宽6厘米,刀尾宽1.4厘米,厚0.5厘米(图四一)[135]

图四一 同德宗日95TZM200:4玉刀

喇家L:4大玉刀,已断为两节,呈青绿色,有浅黄色斑点。平面为长条状梯形,刀头宽,刀尾窄。在刀尾的背部内收,形成刀柄。斜直刃微内弧,双面刃。直背。背部等距离穿三孔,刀柄上穿一孔,孔径0.7~0.8厘米。其长41.2厘米,宽6.5厘米,厚0.8厘米(图四二)[136],在这件大玉刀的刀背最后一个穿孔前约1厘米至刀柄端,有一层褐色水锈样的色彩,与大玉刀其他部位的器表明显地区分出来。这刀尾柄端异样的色彩,可能与裹着物或安装木柲并被水浸泡有关。

图四二 喇家L:4大玉刀

喇家遗址发掘出土的一件喇家T534(4)大玉刀,仅存约前半部分,呈淡绿色,夹杂白色斑纹,并有褐色水锈。其呈长方形片状,刀头路宽,近直刃,背部存两个穿孔,单面穿,其中一个穿孔在断裂处,仅存半个圆孔,孔径2厘米。大玉刀残长32.8厘米,宽16.6厘米,厚0.4厘米。此件大玉刀的复原长度可能在65厘米以上,是齐家文化中发现的最大、最薄的大玉刀(图四三)[137]。这件大玉刀出自喇家遗址的沙层内,器表的褐色水锈可能与出自沙层并遭水浸泡有关。

图四三 喇家T534(4)大玉刀

甘肃省博物馆藏的另一件玉刀(藏品号35978),为四孔大玉刀,呈灰白色,有紫褐色蔓枝斑纹,为扁平长条形,直刃,直背。刀尾两侧略微内收,并磨去边棱,形成刀柄,刀柄较长。在接近刀柄端的中轴处穿一孔。刀背穿三孔,一孔在刀头处,一孔在接近刀柄处,另一孔在器身约二分之一处。玉刀长43厘米,宽6.8厘米(图四四)[138]。这件玉刀的柄部特征鲜明,是一件手握刀柄直接使用的玉刀。刀柄端的穿孔,可能是系线绳的而不是安装木柲的。这种形制的玉刀似棒刀,极为少见。

图四四 甘肃省博物馆藏四孔玉刀(35978)

以上8件玉刀,形制各不相同。如依据器形的大小,可分为两大类,即大玉刀与小玉刀。如果依据安柄的方式或柄部的特征,可分为三类,即仅刀背穿孔的大玉刀为第一类,有上孙家寨大玉刀、喇家T534(4)大玉刀。不仅在刀背穿孔,在刀尾也穿孔或形成柄部的为第二类,有古浪峡口大玉刀、喇家L:4大玉刀、宗日95TZM200:2玉刀、甘肃省博物馆(藏品号35978)大玉刀。仅在刀尾穿孔的为第三类,有宗日95TZM200:3玉刀、宗日95TZM200:4玉刀。其中第二类中的宗日95TZM200:2玉刀与第三类中的宗日95TZM200:3玉刀,都为双刃刀,既有边刃,又有端刃,又可以归为另外一类。

玉刀形制的不同,反映了制作年代的区别。下面略做分析。

从器物形制的角度分析,第一类大玉刀仅在刀背穿孔以绑缚木松,显得形制较为原始。第二类玉刀在刀尾多穿一个孔或是制作出刀柄,使得玉刀木柲的绑缚力度增大,是在玉刀制作、使用过程中积累经验而产生的一种进步现象,所以第二类玉刀的制作自然要晚于第一类大玉刀。在第二类3件玉刀中,峡口大玉刀没有形成刀柄,年代可能偏早些;同德宗日95TZM200:2玉刀,形制较小,而且是具有边刃与端刃的双刃刀,年代可能晚一些。第三类玉刀,形制较小,仅在刀尾穿孔,可能是第二类玉刀安装木柲方式简化的结果,还可能是第二类宗日95TZM200:2玉刀的演化形式,所以第三类玉刀的制作年代可能略晚于第二类玉刀。

至于这8件玉刀的年代,由于7件是采集品或征集品,所以只能依据喇家T534(4)大玉刀的年代信息并结合对7件玉刀的形制特征的分析进行推测。

喇家T534(4)大玉刀为发掘品,出土层位表明,其属于喇家遗址齐家文化的偏晚阶段。据对喇家遗址层位、出土物的文化面貌及测定的碳十四样品年代数据的综合分析,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偏晚阶段的年代在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前1900年前后[139]。据此推测第一类玉刀中上孙家寨大玉刀的年代也在公元前2000—前1900年之间。

第二类玉刀晚于第一类玉刀,晚多少,尚难直接分析。但是,第二类玉刀刀尾穿孔的特点与陕西延安芦山峁七孔玉刀(图四五)[140]、神木石峁SSY83号玉刀(图四六)[141]的刀尾穿孔的特点相同。我曾指出:在玉刀尾端穿孔以加固安装木柲的绑缚方式,仅仅流行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尾端穿孔大玉刀的相对年代,应晚于陶寺文化晚期,早于二里头文化二期[142]。据此,推测第二类玉刀即峡口大玉刀、喇家L:4大玉刀、同德宗口95TZM200:2玉刀、甘肃省博物馆(藏品号35978)玉刀的年代,可能在喇家齐家文化偏晚阶段之后至二里头文化二期之前,即公元前1900—前1680年之间。

图四五 芦山峁七孔玉刀

图四六 石峁SSY83号玉刀

第三类玉刀的形制与第二类同德宗日95TZM200:2玉刀密切相关,器形都较小,而且是共存于同一个考古学单位,或许他们之间的制作年代有区别,但埋藏年代相同。所以推测第三类玉刀即同德宗日95TZM200:3玉刀、同德宗日95TZM200:4玉刀的年代也在公元前1900—前1680年之间。

需要指出,以上8件玉刀的制作都较为精致,玉质与皇娘娘台、喇家等遗址出土的大宗玉器的玉质不同。它们可能不是齐家文化制作的,应该是来自中原地区。它们在中原地区的制作年代有明显的早晚区别。但它们在甘青地区的埋藏年代,除了第一类喇家T534(4)大玉刀具有出土层位及其相关年代的信息外,其他7件玉刀的埋藏年代不是很清楚。所以,这7件下刀的埋藏年代,还有待新的发现以使做更为具体的研究。

5.玉斧

齐家文化中的玉斧,据报道,见于广河半山瓦罐嘴、武威皇娘娘台、灵台桥村、乐都柳湾、武威海藏寺、民和喇家、临潭磨沟以及乐都白崖子、定西三十里铺等遗址,在庄浪、积石山、广河等县也有不少征集品[143]。其中部分被称为玉斧的,其实应称为玉钺。玉斧的形制,通常为长条梯形,刃宽,背窄,双面半或弧刃,器身较厚重,侧边枝为弧形,棱角不分明,有的背部穿一孔,有的背部不穿孔。

如柳湾Ml128:15玉斧,显乳白色。平面为近似模状的梯形,平刃,平背,背部穿一孔,为两面穿,长8厘米,刃宽3.7厘米,背宽约1.3厘米(图四七)[144]

白崖子穿孔玉斧,呈碧绿色,有鸡骨白沁色,平面为长条梯形,弧刃,弧背,两侧边棱的棱角不分明。背部穿一孔,一刃角残缺。其长11.3厘米,刃宽4.8厘米,背宽3.5厘米,厚1.3厘米(图四八)[145]

白崖子玉斧,呈青绿色,有鸡骨白沁色,平面为长条形,中部略宽,刃端与背端内收。平弧刃,背端残,不知是否穿孔。其长10.5厘米,宽3.4厘米,厚1.5厘米(图四九)[146]

图四七 柳湾Ml128:15玉斧

图四八 白崖子穿孔玉斧

图四九 白崖子玉斧

喇家F7:35玉斧,呈深绿色,夹杂褐色,平面为长方梯形,近平刃,最宽处在刃部。弧背,背端边缘经两面磨制。器身两侧的边棱磨制成圆弧状。背部穿一孔,为单面穿。其长7.6厘米,宽5.1厘米,孔径0.83~1.02厘米[147]。这件玉器的形制近似钺,但其弧背、圆弧边棱,器形较小,这些特征表明它是作为斧使用的。

三十里铺的一件玉斧,曾称为玉锛。呈青白色,有褐色沁斑,为扁平长条形,双面平刃,近平背,两侧边枝磨成圆弧状。长11.2厘米,宽4.8厘米,厚1.3厘米(图五〇)[148]。其为双面刃,不应称为锛,形体较窄小,似可称为玉凿。

图五 〇三十里铺玉斧

齐家文化的玉斧,形制不大,可能都是手工作业的工具,而不是砍伐类工具。

6.玉锛

齐家文化中玉锛的数量较玉斧多一些。在广河半山瓦罐嘴、武威皇娘娘台、灵台桥村、永靖新庄坪、武威海藏寺、乐都柳湾、民和喇家、西宁沈那、大通长宁、隆德页河子等遗址都有出十,估计有二三十件。器形较小,形制较为单一,通常为扁平长方形或扁平长条形,单面平刃或斜刃,平背或拱形背。

如皇娘娘台1957年发现的一件玉锛,系青玉,有黄色及黑色斑点,为届平长条形,器身下半部分略有弯弧。刃端一侧边凸出,微斜刃,平背。玉锛长11厘米,宽3.8厘米,厚1.1厘米[149]。这件玉锛的器身下半部分略有弯弧,刃端一侧边凸出,大概是因料而为。

皇娘娘台1975年发现的另一件玉锛,系青玉,有黄褐色。平面近方形,平刃,平背,两侧直边,边棱分明。其长4.1厘米,宽3.7厘米,厚1厘米。

皇娘娘台早年征集的一件玉锛,系青玉,背部呈褐色,为扁平长条形,平刃,背端残,两侧直边。其长5.3厘米,宽2.9厘米。

皇娘娘台59UX:67玉锛是一件改制品,呈灰白色,为扁平长方形,平刃略弧,平背,背端残缺一大角。在背部有一个较大的穿孔,但仅存约三分之一。其长4.5厘米,宽2.9厘米,厚0.6厘米(图五一)[150]。这件玉锛的形制较为特殊。从保留的玉锛背端部分被磨制过这一现象分析,这件玉锛的背端相切了玉锛背部的穿孔,即在这件玉器上,先产生了穿孔,后形成玉锛背端,而且穿孔的孔径较大,与这件玉锛形体较小不成比例。这说明这件玉锛是利用一件较大型的穿孔玉器残断后改制为玉锛。现在这件玉锛上的小半个穿孔不具有使用功能。此件玉锛曾称为玉斧,但从其单面刃、形体较小等特点分析为玉锛。

永靖新庄坪早年出土的一件玉锛,呈黄褐色,为扁平长条形,平刃微弧,拱形背,背两侧内收,两侧直边。在拱形背端上似保留有因敲打而脱落的斑块痕。

柳湾M1325:9玉锛,呈暗绿色。为长条模状,斜刃,背部内收,圆弧背,正面隆起,背面平直,长8.1厘米,刃宽3.3厘米(图五二)[151]

图五一 皇娘娘台59UX:67玉锛

图五二 柳湾M1325:9玉锛

喇家F7房址出土3件玉锛,其中一件玉锛,呈深绿色,夹杂褐色,局部受沁呈灰白雪花状,为扁平长方形,斜刀,平背,长6.38厘米,宽3.05~3.4厘米,厚0.44厘米(图五三)[152]

沈那玉锛,呈青黄色,为扁平梯形,平刃,拱形背,两侧斜直,长5.3厘米,刃宽3.5厘米,厚0.6厘米(图五四)[153]

页河子T103⑥:3玉锛,呈墨绿色,为扁平长方形,平刃,背部两侧内收,背端残断,残长6.7厘米,宽3厘米,厚1.1厘米(图五五)[154]

图五三 喇家F7玉锛

图五四 沈那玉锛

图五五 页河子T103⑥:3玉锛

以上是齐家文化玉锛中形制较为典型的几例。从上述的9件玉锛分析,齐家文化的玉锛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扁平长条(方)形玉锛,平刃或斜刃、平背,如皇娘娘台4件玉、喇家F7玉饼等。第二种为扁平长条形或梯形玉锛,平刃,拱形背,如永靖新庄坪玉锛、沈那玉锛等。第三种为长条楔状玉锛,如柳湾M1325:9玉锛。前两种玉锛是齐家文化玉锛的基本形式。以第一种玉锛的形制较为多见,第三种玉锛则较为少见。

齐家文化玉锛的形制都比较小,都是手工作业的工具。由于器形较小,有时可将较大型的玉器残块改制成玉锛使用,如皇娘娘台59UX:67玉锛,表明当时对玉料是十分珍惜的。

7.玉凿

齐家文化的玉凿,主要见于武威皇娘娘台、海藏寺、乐都柳湾、民和喇家、大通长宁、同德宗日等遗址,在甘肃省博物馆还藏有4件,估计近20件。玉凿的形制通常为长条形,两端略微内收,中部略鼓,双面刃,个别为单面刃。

如柳湾M264:6玉凿,系铁碧玉,赭红色,为宽条状模形,双面平刃,微弧背,两侧微鼓,长8厘米,刃宽1.4厘米(图五六)[155]

柳湾M1108:13玉凿,呈浅灰色,为长条形,双面平刃,近平背,两侧微鼓,长18.6厘米,刃宽1.7厘米(图五七)[156]。该玉凿随葬的墓主为45岁左右的男性。

图五六 柳湾M264:6玉凿

图五七 柳湾M1108:13玉凿

喇家M17墓葬出土的一件玉凿,呈白色,为柱状长条形,两端略微内收,平刃,背部有破裂面,抛光较好,长14.2厘米,宽1.74厘米,厚1.53厘米(图五八)[157]

喇家出土的另一件玉凿,呈浅绿色,局部受沁呈浅褐色,为宽长条形,两端略微内收,中部略鼓,弧刃,平背,长8.84厘米,宽2.02厘米,厚1.4厘米(图五九)[158]

图五八 喇家M17玉凿

图五九 喇家玉凿

图六 〇同德宗日玉凿

同德宗日遗址出土的一件玉凿,呈乳白色,为长条形,中部微鼓,背端残缺,平刃(图六〇)[159]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一件玉凿(藏品号07728),呈青色,背端受沁呈褐色,为长条形,中上部略鼓,平刃,近平背,背端面不平整。其长15.7厘米,宽2.3厘米,厚1.7厘米。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临潭磨沟遗址出土的一件玉凿,呈灰白色,为长条形,双面平刃,背部略窄,顶部因敲打而残缺。其长10.22厘米,宽1.97厘米,厚2.05厘米,其形制特点是厚大于宽。

齐家文化玉凿都为长条形,可分为长短两种。如柳湾M264:6玉凿、喇家玉凿等,长不足10厘米,是为短款玉凿:柳湾M1108:13玉凿、喇家17玉凿、甘肃省博物馆藏品07728号玉凿等,长在14厘米以上,是为长款玉凿。这些玉凿,尤其是长款玉凿的玉质较好,都是当时的手工作业的工具。

8.玉凿形器

齐家文化的玉凿形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玉凿形器,一端为单面刃,另一端为平面的背,主要见于武威皇娘娘台、平安东村、西宁沈那等遗址。如东村M2:8玉凿形器,曾称为玉饰,呈青绿色,为方柱状长条形,背端平直,另一端呈斜面,似单面平刃。其长6.3厘米,宽约1厘米,厚约0.6厘米(图六一[160]。武威皇娘娘台、西宁沈那玉凿形器的形制与东村M2:8玉凿形器相同,只是器形更长大些。

图六一 东村M2:8玉凿

第二类玉凿形器,两端都为刃,主要见于渭源北寨、秦安杨家坪等遗址。如北寨玉凿形器,系青玉,为柱状长条形,断面呈方形,四边角棱清晰。两端都制作成单面平刃,刃面相错。其长9.7厘米,宽0.8厘米,厚0.8厘米(图六二)[161]。杨家坪玉凿,呈灰绿色,为柱状长条形,一端粗厚,一端细薄,断面呈长方形,四边角棱清晰。两端都制作成双面平刃,面相同。其长11厘米,宽1.5厘米(图六三)[162]

图六二 北寨玉凿形器

图六三 杨家坪玉凿形器

这两类玉凿形器的用途,目前都不是很清楚。其中,东村M2是一座成年男女合葬墓,在女性骨架头端随葬一件陶罐,陶罐内置一件陶纺轮和一件玉凿形器。这件陶罐以及陶纺轮与M2:8玉凿形器,都应是女性的随葬品。这一出土现象表明,第一类玉凿形器的使用功能,可能是与纺轮有关的女性手工作业的一种工具。

第二类玉凿形器的形制较为特殊,与发掘出土的柳湾玉凿、喇家玉凿的区别更为明显。发掘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凿都是一端为刃,另一端为打击的平背,而且四边角棱不分明,或为圆弧角棱。第二类玉凿形器两端都是刃,没有作为凿的锤打点,而且四边角棱分明,不能作为凿使用。其用途有待探索。

此外,同德宗日95TZM200:1玉器[163],似凿形器,但不具有明显的使用功能,可能还是属于某种器形的半成品玉料。与这件半成品玉料一起堆放的还有一件玉璧,三件玉刀。这件半成品玉料形似刀形,但与那部件玉刀比较,过于窄,或为削刀的半成品玉料。

9.玉条形器

齐家文化的玉条形器主要见于民和喇家遗址,有的出自墓中,有的出自房址中。如M2:3玉条形器,呈白色,通体透亮,为长条形,两端为自然斜面磨成,器身四边有角棱,长6.8厘米,宽1.4厘米,厚1.24厘米(图六四)[164]。这种玉条形器,形制简单,但制作规范,不属玉料。其作为一种玉器的用途,目前尚不清楚,但确实符合喇家遗址齐家文化玉器的一个特色。

图六四 喇家M2:3玉条形器

10.玉纺轮

齐家文化的玉纺轮,主要见于乐都柳湾、民和喇家、大通长宁、庄浪关家等遗址,在武山傅家门遗址的一座窖穴内出土一件石纺轮[165],在永靖大何庄两座小孩墓(M1、M81)中分别随葬有一件石纺轮[166],在皇娘娘台等遗址也出土有石纺[167]。在宁夏西吉县葛岔村出土的玉纺轮、固原县嵩店乡征集的玉纺轮可能也属齐家文化[168]。玉纺轮的形制,通常为直径较小的扁平圆形,中间穿孔。由于出土数量不多,这类玉器并不引人注意。

柳湾M396:4玉纺轮,呈乳白色,中央穿孔,直径6厘米,厚1厘米(图六五)[169]。柳湾M1013:7:4玉纺轮,呈灰黄色,中央穿孔,直径5.6厘米,厚0.5厘米(图六六)[170]

柳湾M1325:14玉纺轮,系叶蜡石,呈暗绿色,中央穿孔,在一面器表有钻磨痕,直径3.3厘米,厚0.7厘米[171]

关家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纺轮,呈黑灰色,中央单面穿一孔,孔壁有钻痕,直径4厘米,孔径0.7厘米,厚0.5厘米,系由玉璧芯制作成(图六七)[172]

图六五 柳湾M396:4玉纺轮

图六六 柳湾M1013:7:4玉纺轮

图六七 关家玉纺轮

玉纺轮通常是女性使用的纺线工具,如柳湾M1325:14玉纺轮出自一座男女合葬墓中,玉纺轮置于女性木棺内靠头一侧。这类玉纺轮大多用玉璧芯制作,所以通过玉纺轮,可以探索玉璧的制作情况以及玉料的特点。

11.玉璧

玉璧是齐家文化玉器中数量最多、最有特色的一种器形,基本为素面,分玉质和石质,在整个齐家文化分布区内都有发现。甘青地区的重要发现,见于广河半山瓦罐嘴、武威皇娘娘台、永靖秦魏家、广河齐家坪、天水师赵村、武威海藏寺、积石山新庄坪、平安东村、武山傅家门、乐都柳湾、民和旱台、尖扎直岗拉卡、西宁沈那、同德宗日、民和喇家、大通长宁以及灵台桥村、庄浪县苏苗塬、秦安堡子坪、静宁后柳沟村等遗址。征集形制或玉质较好的玉璧,主要出自静宁晨光梁、榆中县甘草店、会宁老鸦沟村油坊庄、定西三十里铺、定西内官营镇及其清溪村、渭源七圣村、永靖新庄坪、民和马家村等地。宁夏南部的固原张易镇、海原海(黑)城镇山门村、彭阳白阳镇店洼村、隆德城关镇与沙塘乡页河子、风岭乡胜利、温堡乡街道、奠安乡梁堡等地也有发现。据初步统计,考古发现与征集的齐家文化玉石璧,总数在450件以上。在永靖秦魏家还出土了小型的骨璧与蚌璧,永靖大何庄也出土了小骨璧。

依据这些玉石璧的形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圆角方形、不规则形等几种。

(1)圆形玉璧

大部分圆形玉璧的周边因手工切割打磨而呈局部直边或不规则弧边,甚至呈凹凸边,所以齐家文化圆形玉璧的平面,大多数都不是正圆形,多为近圆形,只有极少数玉璧为正圆形。圆形玉璧可以分为三类,即小孔玉璧、大孔玉璧、环形玉璧。

第一类为圆形小孔玉璧。这类玉璧的孔径与玉璧的直径之比,通常在三分之一及以下。如师赵村M8:2玉璧,呈墨绿色,圆形,中部穿孔。孔由管钻法穿透。璧一面平整,另一面留有一道切割痕和结裂断阶纹。璧面有交错的植物痕。玉璧的周边不呈正圆弧形,直径18.1~18.6厘米,孔径4.8~5.1厘米,厚0.4~0.5厘米(图六八)。

这类玉璧依据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小、中、大和特大等四型。

Ⅰ型小型小孔玉璧,直径通常在7厘米至10厘米之间。直径小于7厘米不称为玉璧,而称为微型璧饰或璧形饰。目前发现的小型小孔下璧的数量不多,如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的一件小型小孔玉璧(图六九)[173],系青白玉,边缘受沁较重,中部单面穿孔,直径8.5厘米,孔径约2.67厘米。

图六八 师赵村M8:2玉璧

图六九 皇娘娘台小型小孔玉璧

Ⅱ型中型小孔玉璧,直径通常在10厘米至16厘米之间。已公布资料的约有十多件,如会宁老鸦沟村油坊庄出土的一件玉璧(图七〇)[174],系青玉,石性较强,玉璧边缘的圆周不规整,中部单面穿一孔,表面有给裂纹,直径12.8厘米,孔径约3.9厘米,厚0.5厘米。又如隆德沙塘乡页河子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璧(图七一)[175],呈黑灰色,玉料较软,厚薄不均,但平面基本呈正圆,中部单面穿一孔,直径15.3厘米,孔径5.1厘米。又如1981年在民和喇家遗址征集的一件玉璧L:2(图七二)[176],呈青绿色,有深浅不等的絮状纹理,边缘有黄色玉皮,表面有三道绺裂纹,制作较好,平面基本呈正圆。中部穿一孔,其直径13.7厘米,孔径4.3厘米,厚0.8厘米。

图七 〇老鸦沟村油坊庄中型小孔玉璧

图七一 页河子中型小孔玉璧

图七二 喇家L:2中型小孔玉璧

Ⅲ型 大型小孔玉璧,直径通常在16厘米至22厘米之间,已公布资料的约有十件。如前述师赵村M8:2玉璧。在民和马家村阳坪遗址采集的一件玉璧(图七三)[177],呈青绿色,周边凹凸,平面不呈正圆,中部单面穿一孔,直径20厘米,孔径1.5厘米,厚1厘米。这件玉璧较为厚重。还有降德沙塘乡页河子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璧(图七四)[178],呈土黄色,周边加工不规范,平面不呈正圆,中间厚,边缘薄,中部单面穿一孔,直径17.4厘米,孔径3.79厘米。

图七三 马家村阳坪大型小孔玉璧

图七四 页河子大型小孔玉璧

Ⅳ型 特大型小孔玉璧,直径通常在22厘米以上,已公布资料的有7件,其中最大一件玉璧的直径达36厘米。如1988年在隆德县城关镇出土的一件玉璧(图七五)[179],呈青绿色,大部分沁白,平面为不规整圆,周边有的为直切边,有的为凹凸边。这种凹凸边或许与使用过程中磕碰受损有关。两面均有切割痕。中部单面穿一孔。其直径36厘米,孔径约6厘米。1981年在民和喇家遗址征集的一件玉璧L:1(图七六)[180],呈浅绿色,含黄褐色,质较差。平面近圆形,厚薄不匀,一面起弧。其直径25.6~27.1厘米,孔径6.7厘米,最厚处1.2厘米。1984年在海原山门村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璧,玉质呈青白黄相间,夹杂较为密集的褐色枝蔓纹理,两面都有明显的切割痕迹,直径25.8厘米,孔径5.8厘米,厚1.1厘米[181]。还有静宁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的三件玉璧,直径与孔径分别为27.8厘米、5.9厘米,27.3厘米、7厘米,32.1厘米、4.8厘米,厚分别为0.7厘米、0.78厘米、0.78厘米(图七七~图七九)[182]

图七五 隆德特大型小孔玉璧(www.xing528.com)

图七六 喇家L:1特大型小孔玉璧

图七七 后柳沟村特大型小孔玉璧

图七八 后柳沟村特大型小孔玉璧

图七九 后柳沟村特大型小孔玉璧

第二类为圆形大孔玉璧。这类玉璧的孔径与玉璧的直径之比,通常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类玉璧依据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小、中、大三型。

Ⅰ型 小型大孔玉璧,直径通常在7厘米至10厘米之间。目前发现并已公布资料的小型大孔玉璧,大约有十多件。如广河齐家坪遗址出土的1件小型大孔玉璧(图八〇)[183],系青白玉,泛黄。平面近面圆形,表面有一道切割痕,中部穿一孔,直径9.1厘米,孔径约3.58厘米。定西三十里铺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璧(图八一)[184],系青玉,有白色斑纹,平面近正圆形,中部单面穿一孔。其直径9.8厘米,孔径4.5厘米,厚0.35厘米。民和喇家遗址采集的一件玉璧[185],呈青白色,周边不规整,切割线较明显,中部厚,边缘渐薄,中部单面穿一孔。其直径10厘米,孔径4.8厘米,厚1.2厘米。出自民和喇家F4房址一件陶罐内的玉璧[186],呈浅绿色,大部受沁呈白色,中部单面穿一孔。其直径7.6厘米,孔径3~3.28厘米,厚0.3厘米。出土时已残断为两部分。

图八 〇齐家坪小型大孔玉璧

图八一三十 里铺小型大孔玉璧

Ⅱ型中型大孔玉璧,直径通常在10厘米至16厘米。目前发现并已公布资料的中型大孔玉璧,大约有十多件。如定西三十里铺出土的一件玉指(图八二)[187]。呈褐黄色。中部穿一孔。其直径10.2厘米,孔径4.4厘米,厚0.3厘米。同德宗日M200:5玉璧(图八三)[188],呈青绿色,一半受沁呈黄白色。中部厚,边缘渐薄。中部单面穿一孔。直径14.5厘米,孔径5.8厘米,厚0.5~0.7厘米。民和喇家H19灰坑出土的一件玉璧(图八四)[189],呈深绿色,夹杂褐色和黑色斑纹,边缘不规整。中部穿一孔。玉璧有自然破裂,在破裂处的两边分别钻一小孔以便连结。其中一个连结孔为单面钻,另一个连结孔为对钻,钻孔的旋钻痕迹清晰。直径11.3厘米,孔径1.2~4.7厘米,厚0.7厘米。1990年隆德温华乡街道出土的1件玉璧(图八五)[190],呈莹白色,有褐色纹理。中部穿一孔。直径15.5厘米,孔径6厘米,厚0.4厘米。

图八二三十 里铺中型大孔玉璧

图八三 宗日M200:5中型大孔玉璧

图八四 喇家H19中型大孔玉璧

图八五 隆德温华乡街道中型大孔玉璧

Ⅲ型大型大孔玉璧,直径通常在16厘米至22厘米之间。目前发现的这类玉璧数量比较少,质地很好,制作精工。如1986年在彭阳白阳镇店洼村出土的一件玉璧[191],呈乳白色偏黄,局部为黄褐色,玉质晶莹纯净,半透明,有一处瑕疵,抛光很好,有玻璃光泽。平面为正圆形,中部穿孔。直径16.1厘米,孔径6.4厘米,厚0.9厘米。甘肃省博物馆藏一件玉礁(藏品号39004),浅黄色,玉质晶莹纯净,半透明。平面为正同形,中部穿孔。直径18.6厘米,孔径6.7厘米,厚0.6厘米。20世纪70年代在固原县张易镇征集的一件玉璧,呈菜绿色,玉质较好。器表半直,一面光滑,面有白色水垢迹。平面为正圆形,中部单面穿一孔。直径16.2厘米,孔径7厘米,0.65厘米[192]

第三类为环形玉璧。这类环形玉璧的孔径较大,孔径与直径之比,大于二分之一以上,形似环,所以有研究者将其直接称为玉环。但是这种环形玉璧与玉环还是有区别的。

目前发现并公布资料的环形玉璧约有十多件。形制都较小,直径通常在10厘米以下。如天水师赵村T403②:7环形玉璧(图八六),呈棕褐色间灰白色,外边缘与孔边缘有加工痕迹。直径9.5~9.7厘米,孔径5.5厘米,厚0.6厘米。同德宗日遗址出土的一件环形玉璧(图八七)[193],呈青灰色,器表部分受沁呈灰白色,单面穿孔。直径8.6厘米,孔径5.1厘米,厚0.6厘米。西宁沈那遗址出土的一件环形玉璧(图八八)[194],呈青黄色,周边不规整,平面呈椭圆形,一边切割较多,单面穿孔。最大直径7.1厘米,孔径4厘米,厚0.7厘米。这类环形玉璧,多是穿戴在手腕处的腕饰。但沈那出土的那件环形玉璧,形制不规范,制作简陋,孔径较小,是否用作腕饰,有待研究。

图八六 师赵村T403②:7环形玉璧

图八七 同德宗日环形玉璧

图八八 沈那环形玉璧

(2)椭圆形玉璧

椭圆形玉璧数量不多,在武威皇娘娘台、海藏寺较为多见。目前发现并公布资料的约有一二十件。这类椭圆形玉璧,大多受材料的限制而制作成椭圆形,所以形制都不大,直径通常在10厘米以下。如榆中甘草店遗址出土的一件椭圆形玉璧(图八九)[195],呈白色,局部有淡褐色斑和白色斑,平面呈椭圆形,边侧局部残缺,在近中轴的表面有因两边切割上下交错而形成的切割断裂痕。中部穿一孔。最大直径7厘米,孔径2.3厘米,厚0.7厘米。民和喇家遗址F4房址出土的一件椭圆形玉璧[196],呈绿色,局部受沁呈白色,两边似经切割呈直边,弧形边的切割不规整,穿孔偏一侧,为单面部。最大直径8.3厘米,短径7.4厘米,孔径3.62~3.89厘米。1957年皇娘娘台遗址出土的一件椭圆形玉璧57WH:53(藏品号08825),呈浅绿色泛色,形制与喇家遗址F4房址出土的1件椭圆形玉璧相同,但穿孔位于中部。最大直径9.6厘米,短径6厘米,孔径约2厘米。秦魏家M75:1椭圆形石璧,两边斜直,呈一头大一头小的椭圆形,中部单面穿一孔。直径7.5~8厘米,孔径约1.7厘米[197]

图八九 甘草店椭圆形玉璧

(3)圆角方形玉璧

圆角方形玉璧大多为近方形,以石质的较为多见。皇娘娘台出土较多,如皇娘娘台75WXT7(M40)M66:11石璧,系青灰色大理石,为方形,四角或圆弧或切去一角,在偏离中心处两面穿一孔。一面平整,一面保留着粗糙面,边缘有切割痕迹。长5厘米,宽5.6厘米,厚0.7~0.85厘米,两面的孔径分别为2.1厘米、2.4厘米,中间孔径1.7厘米[198]。又如秦魏家T6:1石璧,四边呈弧形,但形成四个圆弧形角,中部单面穿孔。最大直径14厘米,孔径约5厘米[199]

(4)不规则形玉璧

不规则形玉璧数量较少,大都因材制作,形成不同的形状。如武威海藏寺一件桃形玉璧[200],一半呈黄绿色,一半呈青绿色,平面似桃形,中间厚,周边薄,一面光滑,一面凹凸不平,近中部穿一孔最大径20.5厘米,孔径1.8厘米。皇娘娘台75WXT11(M15)M41:1圆三角形石璧,系青灰色大理石,一面平整,一面保留着粗糙面,单面穿孔。直径24.1厘米、24.7厘米、25.3厘米,厚2.1~2.2厘米,孔径6.5~7.2厘米[201]。积石山新庄坪遗址出土的一件不规则石璧[202],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四边凹凸,断面略有弧度,在凹弧的一面有两道切割痕,中部穿一孔。长22厘米,孔径约5.9厘米。这可能是一件石璧的半成品,或是一件大型石璧或大型穿孔板状石器的残件。

齐家文化玉璧的种类、形制多样,以圆形玉璧为上。圆形玉璧中,特大形玉璧都属于小孔玉璧,大型玉璧也以小孔玉璧为主。这种现象可能与玉璧制作的大小规格有关。大型玉璧的玉质与制作通常较好,而数量最多的则是中型玉璧。

这些数量众多的齐家文化玉璧,应该存在着年代上的早晚区别。就现有的资料分析,在考古学单位方面明确属齐家文化早期的玉璧,有十分规范的圆形玉璧,如师赵村M8:2大型小孔玉璧。而在考古学单位方面明确属齐家文化晚期或偏晚阶段的玉璧,有椭圆形玉璧和圆角方形玉璧,如民和喇家遗址F4房址出土的椭圆形玉璧、皇娘娘台75WXT7(M40)M66:11石璧、秦魏家石璧等。由此推测,那些椭圆形玉石璧、圆角方形玉石璧、不规则形玉石璧,大都属齐家文化晚期。

12.璧形饰

璧形饰,形制较小,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直径通常在7厘米以下,孔径通常不足璧形饰直径的二分之一。有人称其为小玉璧或小系璧。如武威皇娘娘台一件璧形饰(藏品号08821),呈青褐色,有小白斑,平面近圆形,周边不规整,在中部略偏单面穿一孔。直径5.7厘米,孔径约2.3厘米。皇娘娘台另一件璧形饰(藏品号19818),呈青色,周边多残缺,中部单面穿一孔缺。直径5.6厘米,孔径约2.1厘米。积石山新庄坪出土的一件璧形饰(藏品号35989)[203],呈黄褐色,平面为正圆形,中部单面穿一孔。直径5.9厘米,孔径约2.8厘米。喇家M17出土的一件璧形饰(又称玉纺轮)[204],呈青褐色,边缘局部呈深褐色。周边圆弧不规整,有交错磨制而形成的棱角。在偏离中心部位单面穿一小孔,孔内壁有旋转切割痕迹。直径4.3~4.5厘米,孔径0.57~0.95厘米,厚0.9厘米。

这类璧形饰,大多是利用玉璧芯制作的,形制较小,那些孔径在2厘米以上的,其使用功能都不是玉纺轮,而可能是坠饰。喇家M17的那件璧形饰,穿孔较小,似纺轮,但穿孔偏离中心较多,不能作为纺轮使用。从其出自墓中男性骨架的头颈部现象分析,应为坠于头颈处的坠饰,按其形制,称为璧形坠较为妥当。

13.玉环

玉环,形制较小,直径通常在7厘米以下,孔径通常大于玉环直径的二分之一。如1981年在民和喇家遗址征集的一件玉环L:3[205],呈青白色,质地细润,穿孔偏一侧。直径6厘米,孔径约3.5厘米,厚0.7厘米。喇家遗址M17号基出土的一件玉环[206],呈淡绿色,玉质晶莹。圆周不规整,周边侧面上有单面钻孔的旋转切割痕。穿孔偏一侧,呈不规则圆,一边厚,边薄,孔壁不规整,有单面钻孔的痕4迹。钻孔的方向与玉环周边侧面上显示的单面钻孔的方向相反。直径5.15厘米,孔径3.3~3.5厘米,厚0.47~0.62厘米。

这类玉环亦可能是利用玉璧芯制作的。在喇家M17号墓中,出自人骨架的头颈部,可知其是一种坠饰。

14.玉璧芯

齐家文化的玉璧芯,因为玉璧较多,玉璧芯也应较多,但一些玉璧芯被利用再制作为璧形饰、小玉环、玉纺轮等小型玉器,所以,目前发现的玉璧芯的数量远没有玉璧多。见诸公布的资料主要有武威皇娘娘台、乐都柳湾、西宁沈那、民和喇家、永靖新庄坪、庄浪郭李家等遗址以及固原张易镇等地,其中皇娘娘台遗址出土的数量最多,有数十件,喇家遗址出土了八件。天水师赵村遗址中发现有石璧芯。

齐家文化玉璧芯,形制都为圆薄饼状,由于是在制作玉璧或璧形饰、玉环进行穿孔时单面钻形成的,所以玉璧芯的璧面通常为斜切面,有的还保留有旋钻痕迹,璧面的直径也是一面大、一面小。

如武威皇娘娘台75WXT7M65:17玉璧芯(藏品号19929),呈白色,直径2.5厘米,厚0.6厘米。皇娘娘台75WX:21玉璧芯(藏品号20229),呈青绿色,大直径3.6厘米,小直径3.1厘米。皇娘娘台57WH(砖2)AT3(2):162玉璧芯(藏品号22274),呈青色,一面有平面切割痕,直径4厘米,厚0.3厘米。皇娘娘台53VX:46玉鉴芯(藏品号07019),呈青白色,有褐色纹理,大直径2.1厘米,小直径1.9厘米,厚0.4厘米。

乐都柳湾M992:14玉璧芯[207],呈浅绿色,半透明,直径5.5厘米,厚0.7厘米。

永靖新庄坪57YXX:12玉璧芯(藏品号09091),呈青色,有褐、白纹理,直径3.8厘米。永靖新庄坪57YXX:3玉璧芯(藏品号07149),呈绿色,直径5厘米,厚0.6厘米。

庄浪郭李家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璧芯[208],呈墨绿色,一面直径5厘米,另一面直径4.5厘米,厚0.9厘米。

喇家遗址QMLT537⑥:10玉璧芯[209],呈绿色,夹杂灰褐色,边缘有灰褐色水锈,一面有钻切形成的圆形浅凹槽,直径4.16厘米,厚0.58厘米。在喇家遗址出土的玉芯中有一件直径约1.5厘米的小玉芯,玉质晶莹,周边圆润,显得很精致,出自M17墓中。如此孔径的玉器,不见于其他喇家遗址已发现的玉器中,由此推测M17墓主可能是一位治玉能手。而喇家遗址制作的更为精致的玉器,还有待发现。

固原张易镇征集的两件玉璧芯,一件呈深青色,一面泛黑间灰白色,直径4.9厘米,厚0.5厘米;另一件为青玉,夹白云纹理,直径5.8厘米,厚0.6厘米。

玉璧芯在甘、青、宁多处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说明齐家文化中的玉璧,大都是齐家文化制作的。而从玉璧芯直径大的一面的边缘有毛茬这一现象分析,其钻孔方式是由直径小的一面向直径大的一面进行。这些玉璧芯同时也反映齐家文化制作玉器使用玉料的特点。其中喇家遗址与皇娘娘台遗址的玉璧芯的玉料接近,而陇山北施的玉璧芯则有鲜明的自身地区特点。

15.玉琮芯

据公布的资料,齐家文化玉琮芯数量没有玉琮多,仅见于武威皇娘娘台、民和喇家、庄浪杨河乡郭李家、会宁中川乡老鸦沟村、西吉玉桥乡苏家村遗址以及彭阳古城乡等地。

玉琮芯通常为圆柱状或直筒状,或一头大一头小,或在中段芯体交错,在交错处起棱边,也有呈大头细柄的样形状。其外表光滑,有的还保留有细密的旋转磨痕。依据其形制,可分为五种。

(1)直筒圆柱状玉琮芯

玉琮芯两端的直径接近,如皇娘娘台遗址75WXT19:7玉琮芯(甘肃省博物馆藏品号19933)[210],呈深青绿色,圆柱状,外表光滑,有密集的旋转磨痕。长5.5厘米,直径3.4厘米。西吉玉桥乡苏家村遗址出土的1件玉琮芯,呈浅绿色中泛白,一端残断,残长9.5厘米,直径6厘米[211]。罗丰曾把它归入研磨器。

(2)一头大一头小的圆柱状玉琮芯

如皇娘娘台遗址75WXT18:17玉琮芯(藏品号20060)[212],呈深青绿色,圆柱状,一头大,一头小,外表光滑。长5.8厘米,大头一端的直径3.3厘米,小头一端的直径2.6厘米。喇家T537④b:4玉琮芯[213](图九〇),呈青绿色,夹杂黑色斑纹,圆柱状,一头大,一头小,外表光滑,有细密的旋转磨痕。大头这端的圆面上有钻磨形成的内外多道圆形浅凹槽磨痕。长7.9厘米,大头一端的直径4.1厘米,小头一端的直径3.8厘米。

图九 〇喇家T537④b:4玉琮芯

(3)扁圆柱状玉琮芯

如会宁老鸦沟村出土的一件玉琮芯[214],呈白色,有水波状条纹纹理与红褐色瑕斑。一端粗,一端细。在粗端一面的中部琢成凹坑。长7.8厘米,一端直径13.5厘米,另一端直径7.1厘米。

(4)中段芯体交错的玉琮芯

如庄浪杨河乡郭李家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琮芯(图九一)[215],呈深青绿色,交错圆柱状,芯体交错处的边缘有断茬,外表磨光,有旋转磨痕。长4.5厘米,一头直径4.5厘米,一头直径4厘米。

(5)大头细柄的杵形状玉琮芯

如1986年在彭阳古城乡征集的一件玉琮芯(图九二)[216],呈深青绿色,分上下两节,一节粗,一节细,都为梯形柱状,两节相交处,在粗的这一节上形成不规则断裂台面。两节的外表都有旋转磨痕。长10厘米,粗的这节端面直径4厘米,细的这节端面直径2.8厘米,两节相交处的最大直径5.5厘米。

图九一 郭李家玉琮芯

图九二 彭阳杵形状玉琮芯

玉琮芯在甘、青、宁多处齐家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齐家文化中的玉琮,大都是齐家文化制作的。其中宁夏南部的两件玉琮芯都较长,表明那里能够制作高体的大型玉琮。而从郭李家玉琮芯与彭阳杵形状玉琮芯的两端小中间粗的现象分析,其钻孔方式是由直径小的一面向直径大的一面进行的。

16.玉琮

齐家文化玉琮,数量不多,但很有特征。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资料,玉琮主要见于甘肃与宁夏地区,如广河半山瓦罐嘴与齐家坪、天水师赵村、秦安兴国镇堡子坪与郭集乡榆木村、静宁后柳沟村、定西市安定区清溪村、定西县团结乡高泉村、甘谷渭水峪、临洗李家坪、庄浪白保乡野狐湾、积石山新庄坪、民和喇家等遗址,以及宁夏原州区张易镇毛窄北山梁、中河乡、隆德县沙塘乡页河子遗址与奠安乡梁堡遗址、西吉县白崖乡南湾村、海原县海(黑)城镇山门村遗址、海原县等,约有30多件(包括2件不知地点的展品)。有些遗址虽然没有出土玉琮,但出土了玉琮芯,说明该遗址可能有玉琮。如前述皇娘娘台遗址、庄浪杨河乡郭李家遗址、西吉玉桥乡苏家村遗址等都出土了玉琮芯,这些遗址可能制作过玉琮。目前的发现可表明,虽然齐家文化玉琮的出土数量不多,但在齐家文化分布的甘青宁地区都在制作和使用玉琮。

依据齐家文化玉琮的形制,可分为扁体玉琮、矮体玉琮、高体玉琮、不规则玉琮、微型玉琮五种。

(1)扁体玉琮

这类玉琮为外方内圆的扁体状,射部不明显,高与宽之比的比值在0.5及以下。目前发现较少,以甘谷渭水峪发现的一件玉琮为代表(图九三)[217]。渭水峪玉琮呈青绿色,射部极短,而且射部的制作,粗糙不规范,略微别去四角而形成,角的平面呈凹注斜坡状。射部的平面外形呈八角形。高2厘米,宽5.6厘米。

(2)矮体玉琮

这类玉琮为外方内圆的矮体状,射部明显,高与宽之比的比值在0.5至1。如师赵村M8:1玉琮(图九四),呈浅绿色,泛黄。一边高,一边低。射部制作较粗糙,角的平面呈斜坡状,射部的平面是有四个直边的近圆环形。高3.1~3.9厘米,边长5.2~5.5厘米,孔内径1.2~4.5米,射高0.4~0.8厘米。定西高泉村玉琮(图九五)[218],呈黄绿色,射部制作较师赵村M8:1玉琮的规整些,角的平面较平整,射部的平面呈有四个直边的近圆环形。高3.2厘米,宽5.5厘米。定西安定清溪村玉琮(图九六)[219],呈青褐色,局部呈白色,有黑色斑点,形制与定西尚泉村玉琮接近,角的平面略呈斜坡状,射部的平面没有四个直边的近园环形。高41厘米,宽6.7厘米。孔径4.9厘米,射高0.6厘米。临洮李家坪玉琮(图九七)[220],呈青白色,有褐色与黑色条纹及斑点与斑块,形制与定西高泉村玉琮相同,射部的平面呈有四个直边的近圆环形,只是琮体高些。高5.4厘米,宽6.3厘米,孔径5.8厘米,射高0.7厘米。还有庄浪白堡乡野狐湾玉琮[221]、秦安郭集乡榆木村玉琮[222],也是矮体玉琮。

图九三 渭水峪扁体玉琮

图九四 师赵村M8:1玉琮

图九五 高泉村矮体玉琮

图九六 清溪村矮体玉琮

图九七 李家坪矮体玉琮

(3)高体玉琮

这类玉琮为外方内圆的高体筒状,高与宽之比的比值在1以上,有的达到2.4以上,可分为制作精致、器表有纹饰、制作规范、制作简陋等四类。

第一类玉琮制作精致,射部较长,器体外表四璧中部有竖槽,四个角面鲜明,并且施刻纹饰。如静宁后柳沟村出土的1件瓦垄纹玉琮[223]。这件玉琮最初由杨伯达在静宁县博物馆考察后予以公布[224],后来邓淑苹等人也前往考察[225]。2015年4月22日笔者与北京艺术博物馆张树伟馆长等人前往静宁县考察,获知与这件玉琮一起出土的还有四件玉琮、三件玉璧,是1984年春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村民韩彩红携其女儿、儿子一家三人在山脊上挖栽树坑时,由其女儿挖到的。其中四件玉琮在下,三件玉璧在上,覆盖着玉琮,其上有一块石板覆盖。石板当时被挖碎,并被遗弃。他们三人将四件琮和三件璧带回家中,置于自己住家院内的树下,后来上交,被静宁县博物馆征集。韩彩红已于2015年3月去世。

后柳沟村瓦垄纹玉琮(图九八)[226],呈深青绿色,形制为外方内圆。射部凸出,制作精细,射外壁局部呈内凹弧形的圆弧面,并且保留着横向的别刻痕迹。射口呈微修状,射口平面呈规范的圆环形。琮体四面的中轴做出竖槽,而且相当规范。竖槽宽不足琮体宽的四分之一,而且上下没有延长至射部。竖槽边线笔直,竖槽与角面落差约0.1厘米。竖槽内平整光滑,略有弧凸,并且保留着竖向的剔刻痕迹。因琮体四壁有竖槽,所以琮体的四个角面分隔清晰。琮体四个角面的形态基本相同,角的上下平面较为平坦。角面从上到下饰13道平行的凹凸瓦垄状纹饰,每道凹凸瓦垄纹的宽度不相等。垄沟有的呈凹弧形,有的呈平底形,在垄沟内保留着横向的别刻痕迹。垄顶基本为平面,有的垄顶很窄,呈棱状。在同一条瓦垄上亦有粗细不一致的现象,角面两侧的瓦些纹在角棱上大都不能准确对应相接,表现出鲜明的手工制作的特征,但整器的抛光极好。高14.7厘米,宽8.2厘米,孔径6.9厘米,射外径8.2厘米,射高约1.4厘米。这件玉琮的形制,目前尚未见到第二件。

图九八 后柳沟村瓦垄纹玉琮

第二类玉琮制作精致,射部较长,器表有纹饰,但没有竖槽纹饰。如静宁后柳沟村出土的一件三组弦纹玉琮(图九九)[227],呈深青绿色,局部有白色沁斑。射部制作规范,射口较高,射口外壁近竖直,角的平面平坦而略有斜坡。射口平面呈圆环形。琮体外表分上、中、下饰三组平行凹凸弦纹,每组五道凸弦纹、六道凹弦纹。凸弦纹宽窄不一致,较宽的凸弦纹约在0.2厘米以上。凹弦纹亦宽窄不一致,较窄的凹弦纹约在0.1厘米以下。琮体四面凹凸弦纹在角棱处的相接,存在上下错位现象(图一〇〇)[228],其中一个角棱最为明显,可能是施刻琮体四面凹凸弦纹过程中的最后一道角棱的相接处。三组平行凹凸弦纹的这些特征,显示出对玉琮上凹凸弦纹的制作手法较为原始而笨拙,但却使得这件玉琮显得粗放而古朴。高16.7厘米,宽7.2厘米,射部外径7.2厘米。

图九九 后柳沟村三组弦纹玉琮

图一 〇〇后柳沟村三组弦纹玉琮

第三类玉琮制作规范,射部较长,器表为素面。现有五件,静宁后柳沟村出土的湖绿色素面玉琮(图一〇一)[229],器表有褐斑与白斑。射部制作较规范,切去四个角而形成,射口较高,射口外壁近竖直而内收,角的平面较小,平坦而略有斜坡。射部外表与琮体中轴外表相同面的部分,没有做切弧加工,所以射口平面呈有四个直边的近圆环形。高16.7厘米,宽7.2厘米,射部外径7.2厘米。静宁后柳沟村出土的青绿色素面玉琮(图一〇二)[230],有较大面积的乳白色沁斑。射部制作规范,射口较高,射口外壁近竖直,有明显的横向剔刻痕迹。角的平面平坦,射部外表与琮体中轴外表相同面的部分,有明显的分界,射口平面呈圆环形。高12.8厘米,宽8.3厘米,射部外径8.3厘米。1986年隆德沙塘乡页河子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琮(图一〇三)[231],呈棕黄色中含青绿,泛白色。射部制作规范,射口较高,射口外壁近竖直而略外斜,角的平面平坦,射口平面呈近圆环形。琮孔为对钻加工形成。高19.7厘米,宽8.1厘米,孔径6.4厘米,射高3厘米。

图一 〇一后柳沟村湖绿色素面玉琮

图一 〇二后柳沟村青绿色素面玉琮

图一 〇三隆德沙塘乡页河子玉琮

第四类玉琮制作较为简陋粗糙,器形不规整,射部较短,器表为素面,并且有坑斑或切割制作深痕。现有三件,都分布在宁夏南部。

如西吉县白崖乡南湾村征集的一件玉琮(图一〇四)[232],呈棕黄色中含青绿,局部泛白。玉琮平面呈长方形。射部制作不规范,切去四个角而形成,射口较高,射口外壁呈竖斜坡状,角的平面很小,呈带一点平面的斜坡状。射部外表与琮体中轴外表相同面的部分,没有做切弧加工,所以射口平面呈有四个直边的八角形。琮孔为对钻加工形成,孔内有对钻形成的凸棱。高11.8厘米,长7.2厘米,宽6.8里米,射高1.26厘米。这件玉琮边枝上磕碰较多,在琮体的一面阴刻一披羽站姿的风鸟,刻纹线条拙劣,不是操作熟练的玉工所为,应是后期作品。

图一 〇四西古南湾村高体玉琮

1973年固原张易镇毛漥北山梁出土的一件玉琮(图一〇五)[233],呈灰白色,外表粗糙,器表有崩坑。射部制作不规范,切去四个小角而形成,射口较高,射口外壁呈竖斜坡状,角的平面很小,与射口外壁连接呈一个不规范的斜面。射部外表与琮体外表相同面的部分较多,没有做切弧加工,所以射口平面呈不规则的圆角方形的环状。

图一 〇五毛漥北山梁高体玉琮

琮孔为对钻加工形成,错位较大,孔内有对钻形成的凸棱,孔壁有旋纹。高7.6厘米,孔径3.7厘米,射高1~1.5厘米。

1984年海原海(黑)城镇山门村出土的一件玉琮[234],呈黑绿色。一头大,头略小,一边高,一边低。外表光滑,但在琮体大头一端的一角面有切割凹槽与凹块。射部制作较规范,切去四个小角并将切面磨成圆弧形,射口较高,射口外壁近竖直,角的平面不大但平坦。射口稍倾斜,平面近圆环形。琮孔为对钻加工形成。高11.9厘米,大头一端孔口外径9.8厘米,小头一端孔口外径9.4厘米。与这件玉琮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玉璧、两件陶罐。这种墨玉玉琮,在齐家文化中少见。其玉料的来源地,值得探索。

(4)不规则玉琮

这类玉琮没有制作射部,仅一件,为1924年安特生购买的广河半山瓦罐嘴墓葬中的玉琮。它为扁体状,平面为弧边方形或称圆角方形,没有射部,一端局部受损。高约2厘米,宽约6.8厘米(图一〇六)[235]。安特生认为这是中国年代最早、形制最为原始的玉琮。现在看来安特生的这一认识是错误的。安特生将瓦罐嘴这件玉琮认作是中国年代最早、形制最为原始的玉琮,是因为他认为那时的工匠们还没有掌握精确的、复杂的技巧,并认为这件玉琮所反映的宇宙天地观的出现,无疑是史前时代与王朝时代之间最重要的联系之一。安特生的这些认识是建立在当时将刻纹玉琮(良渚式玉琮)的年代定位于王朝时代为前提的基础上的,由于瓦罐嘴这件玉琮是没有纹饰的素面玉琮,所以将其作为原始玉琮的代表。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良渚文化玉琮的发现与刻纹玉琮年代的确立,已经彻底推翻了安特生的判定。

图一 〇六瓦罐嘴玉琮线图

(4)微型玉琮

这类玉琮的形制很小,可分为微型扁体玉琮、微型矮体玉琮、微型高体玉琮、微型不规则玉琮等四类。

第一类为微型扁体玉琮。如1984年隆德奠安乡梁堡出土的一件玉琮(图一〇七)[236],呈青色,有褐斑,质地细腻,制作规范,射部很短,角的平面较平,射口平面近岗形。高2.7厘米,边长1.6厘米,孔径3.5厘米。

图一 〇七梁堡微型扁体玉琮

第二类为微型矮体玉琮。见于民和县博物馆与临夏市博物馆的藏品。如民和县博物馆藏小玉琮,为墨绿色,高4.4厘米,边长4.5厘米。又如临夏市博物馆藏小白玉琮(图一〇八)[237]

图一 〇八临夏市博物馆藏微型矮体白玉琮

第三类为微型高体玉琮。如1973年在固原张易镇毛漥北山梁出土的一件玉琮[238],呈青黄色。制作较为简略,射部较短,切去四角而形成,射部外表与琮体中轴外表相同面的部分,没有做切弧加工,所以射口平面呈有四个直边的八角形。射口平面有切割痕。琮孔为两面对钻。高5厘米,射部外径3厘米,射高0.8~1厘米,孔径2.1厘米。1979在毛漥北山梁出土的一件玉琮[239],呈黄白色,玉质较差。制作简略,形制与上一件微型高体玉琮接近而略粗壮些。高5.1厘米,射部外径约4.1厘米。孔径2.8厘米,射高0.1~0.6厘米。此外,在临夏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玉环(图一〇九)[240],也是微型高体玉琮。

图一 〇九临夏市博物馆藏微型高体玉琮

第四类为微型不规则玉琮。如出自广河齐家坪遗址(图一一〇)[241],系黄绿色青玉。为长方形筒状,没有射部,两端为平口,一个角的平面略微低弧,琮孔为两面对钻,内壁光滑,尚存钻痕,外表打磨光滑。高3.7厘米,长3.9厘米,宽3.7厘米。

图一一 〇齐家坪微型不规则玉琮

上述的齐家文化五类玉琮,数量上以第二、三类玉琮为主,即以矮体玉琮和高体玉琮为主,分别有十多件,其次是微型玉琮,扁体玉琮与不规则玉琮数量较少。其中扁体琮与矮体琮还有石质的。从形制角度分析,微型玉琮、扁体玉琮、不规则玉琮可能都是在矮体玉琮和高体玉琮发展过程中繁衍出来的旁类,开启了商周时期作为“弄器”玉琮的先风。其中制作年代最早的可能是静宁后柳沟村瓦垄纹玉琮。

17.多璜联璧

顾名思义,多璜联璧是由两件、三件、四件或五件等璜形玉片,通过各个璜形玉片两端的系孔连缀而形成的玉璧。据目前公布的资料,多璜联璧主要见于广河县半山瓦罐嘴、广河齐家坪、天水师赵村、礼县宽川乡、庄浪县良邑乡苏苗塬与阳川乡王家高原、会宁县中川乡老鸦沟、积石山新庄坪、民和喇家、原州区河川乡、隆德沙塘乡页河子、彭阳县彭阳乡周沟村等地区与遗址,约有20件。

依据这些多璜联璧的形制特点,可以分为三璜联璧和四璜联璧两种。

(1)三璜联璧

依据形制大小与特征,可将三璜联璧分为大、中、小三类。

第一类为小型三璜联璧,直径在10厘米以下。组成联璧的三件璜形玉片或大小相同,或两件大小相同,一件略小。有的取自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有的则是使用不同玉料制作组合。

如喇家M17墓葬外围墓口填土中出土的一件三璜联璧(图一一一)[242],外形近圆形,孔不成正圆,近桃形圆。三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直径9.45厘米,孔径4.5厘米,厚0.43厘米,系孔为单面穿,孔径0.22~0.43厘米。其中,两件璜形玉片呈深青绿色,一件璜形玉片呈浅青绿色。三件璜形玉片的连接密合较好,其中取自同一件玉料的两件深青绿色璜形玉片之间的连接密合无间。另一件浅青绿色璜形玉片与这两件深青绿色璜形玉片之间的连接,虽然也成密合状,但略有错缝,并在两玉片角相接处呈不密合的凹缺状。由此推测,这件浅青绿色璜形玉片或许是在原三璜联璧使用过程中残断一块之后另补的,所以在玉料以及璜形玉片连接处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图一一一 喇家M17三璜联璧

喇家M17墓葬内圈墓口填土中出土的一件三璜联璧[243],外形近圆形,孔不呈正圆。三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直径7.3厘米,孔径3.4厘米,厚0.36厘米,系孔为单面穿,孔径0.19~0.36厘米。三件璜形玉片都呈青绿色,系取自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但三件璜形玉片之间的连接,密合度较小,显示其制作不是很精工。

1975年在庄浪苏苗塬遗址出土的一件三璜联璧[244],外形为圆形,孔为正圆。三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系孔为单面穿。直径8.3厘米,孔径约4.8厘米,厚0.7厘米。三件璜形玉片都呈青白色,玉质细腻纯净,呈半透明,局部有不均匀的褐色纹理,系取自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三件璜形玉片之间的连接,密合较好,形制规范,制作较为精细。

第二类为中型三璜联璧,直径在10厘米至16厘米,组成联璧的两件璜形玉片通常为两件大小相同,一件略小,并且都取白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

如师赵村1984KTT403②:9-10-11三璜联璧(图一一二)[245],外形为圆形,孔为圆形。三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直径11.5厘米,孔径5.73厘米,厚0.49~0.59厘米,系孔为单面穿。三件璜形玉片依次大小,但都呈墨绿色,含黑色纹理,系取自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三件璜形玉片之间的连接,密合较好,其中一片因残缺而修补使连接有缝隙。这件三璜联璧制作较为规范。

图一一二 师赵村1984KTT403②:9-10-11三璜联璧

师赵村1984KTT403②:12-15-16三璜联璧(图一一三)[246],外形为圆形,孔为桃圆形。三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直径10.7~10.9厘米,孔径5.2~5.5厘米,厚0.3~0.5厘米,系孔为单面穿。三件璜形玉片,两件大小相同,一件略小,都呈浅绿色,有自云状纹理,系取自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三件璜形玉片之间的连接,密合较好,制作较为规范。

图一一三 师赵村1984KTT403②:12-15-16三璜联璧

1924年安特生购买的广河半山瓦罐嘴三璜联璧(见图八),为大理石质,呈浅灰色含绿色斑。外形为圆形,孔为桃圆形。三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直径12.8厘米,孔径5.6厘米,厚0.45厘米。系孔为单面穿,孔径0.2~0.5厘米。三件璜形玉片,依次大小,两处连接密合较好,一处连接有缝隙。

第三类为大型三璜联璧,直径在16厘米以上,目前仅发现一件,为2000年在固原原州区河川乡征集所得(图一一四)[247]。外形为圆形,孔为近圆形。三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系孔为单面穿。直径20厘米,孔径8.1厘米。三件璜形土片大小基本相等,都呈墨绿色,有褐色斑纹,系取自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其中两件璜形玉片的玉质纹理相同,相叠后玉质纹理能够对应一致,表明这两件璜形玉片是先制成一件后,一剖为二的。三件璜形玉片之间的连接,密合有缝隙,其中一片略宽而凸出一点。这件三璜联璧形体较大,制作规范,是三璜联璧中的精品。

图一一四 河川大型三璜联璧

(2)四璜联璧

目前四璜联璧有三件,形制各不相同。

1974年在庄浪苏苗塬遗址出土的一件四璜联璧(图一一五)[248],外形为圆形,孔为近圆形。四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相对应的两处为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另外相对应的两处为各穿两孔呈两个一字形缀联,即每件璜形玉片一端穿一个系孔,另一端穿两个系孔,四件璜形玉片依据系孔,对应连缀。系孔为单面穿。联璧直径10.2厘米,孔径6.1厘米、厚0.3厘米。四件璜形玉片大小基本相等,呈黑灰色,质地较差,边缘有沁蚀,系取用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

1984年彭阳周沟村遗址出土的一件四璜联璧(图一一六)[249],外形为不规则圆形,孔也为不规则圆形。四件璜形玉片连接的形式是三系孔三角形缀联,即每件璜形玉片一端穿一个系孔,另一端穿两个系孔,穿一个系孔的对应穿两个系孔的进行缀联。系孔为单面穿。联璧直径20.1厘米,孔径7.9厘米,外厚内薄。四件璜形玉片的形状,一边斜切呈楔形,所以四件璜形玉片连缀组成的圆有旋转状。四件璜形玉片,两件略大些,大小基本相等;另两件略小些,大小也基本相等。玉质呈青灰色,有褐色斑纹,系取自同一件玉料制作组合。其中两件略大些璜形玉片的玉质纹理与形状相同,应是先制成一件后,一剖为二的。另两件略小些璜形玉片的玉质纹理与形状也相同,也应是先制成一件后,一剖为二的,并且按需进行裁截。这件四璜联璧形体较大,两面抛光都很好,是齐家文化多绩联璧中的重器。

图一一五 苏苗塬四璜联璧

图一一六 周沟村四璜联璧

1986年隆德沙塘页河子遗址出土的一件四璜联璧(图一一七)[250],呈青灰色,杂质多,外缘石质,厚薄不一,表面有切割痕迹。四件璜形玉片的形状各不相同,最大的一件为小半个圆,另外三件依次排列,最小的一件为一窄条形,表明它是这件四璜联璧制作过程中最后加工补缺的。其外形为不规则圆形,孔也为不规则圆形。四件璜形玉片的系孔缀联形式有多种,有的是三系孔三角形缀联;有的是先各穿一孔呈一字形缀联,一系孔破损后再补两系孔,形成三系孔三角形缀联;有的则是先三系孔三角形缀联,一系孔破损后再补两系孔,形成四个系孔两组一字形缀联。系孔有单面穿,也有两面穿。联璧直径23.9厘米,孔径8.1厘米。这件四璜联璧形体大,玉质较差,形制不规范,因形体大,系孔易破损,故不断修整补系孔与边缘。其中两面穿的系孔大都是后补的。

图一一七 页河子四璜联璧

上述这些多璜联璧,以大中型的三璜联璧的形制最为规范,制作较好。其中师赵村的两件三璜联璧,其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喇家M17墓葬中出土的两件三璜联璧的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

此外,目前在齐家文化中没有发现两璜联璧,但据隆德沙塘乡页河子遗址出土的四璜联璧是由一片小半个圆形璜和另外三片璜形玉片组成的多璜联璧的现象分析,当时有可能存在着由两个半月形璜组成的两璜联璧。

18.璜形玉片

璜形玉片是组成多璜联璧的基本构件。在武威皇娘娘台、广河齐家坪、天水师赵村、灵台桥村、秦安兴国镇杨家坪、庄浪县良邑乡苏苗塬、隆德沙塘乡页河子、民和喇家、大通长宁、民和转导乡后沟等遗址或地区都有出土。这些璜形玉片可能是与多璜联璧有关的璜形散片。形制有多种,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片状扇面形,两端各穿一系孔,两端的边缘不呈水平状,而呈斜坡状,系孔也不在两端的上边,通常在两端的中部或中部偏下。可知这种璜形玉片是不作为系绳垂挂在人体的颈部或胸腹部的装饰璜使用的,而是多璜联璧的组合件。如师赵村1984KTT403②:8璜形玉片[251],呈青绿色,为片状扇面形,两端中部各穿一系孔,为单面穿。长8.2厘米,宽2.4厘米,厚0.15~0.25厘米,系孔径0.1~0.25厘米。

第二类为片状几何形,一端的边缘呈斜坡状或竖直状,另一端边缘呈斜坡或楔状,两端各穿一系孔或两系孔。这类璜形玉片大都是三件璜形下片以上的多璜联璧的组合件,有的形体很大,如1986年在隆德沙塘乡页河子遗址出土的一件璜形玉片(图一一八)[252],呈深青绿色,边缘泛白。其平面为不规则梯形,厚薄不,边缘不整,两面都有切割痕迹,其一端近竖直,另一端为斜角状。在两端的上下角各穿一系孔,为单面穿。长25.1厘米,宽17.5厘米,厚2.1厘米,系孔径0.8~1厘米。这件璜形玉片形体硕大,一端为斜角状的形制以及两端都有系孔的特征,表明其是多璜联璧的组合构件。按其形制与体量,由其组合成的多璜联璧,直径在50厘米以上。如此巨大的多璜联璧,不适合用于人体装饰,或许可能是某种仪式场所的一种特殊陈设。

图一一八 页河子大璜形玉片

19.玉镯

齐家文化玉镯,数量并不多,主要见于武威海藏寺、大通长宁、静宁李店村等遗址。如静宁李家村玉镯(图一一九)[253],呈乳白色,玉质较差。镯体外表立面为圆弧状,内表立面亦为圆弧状。在外壁中部凸鼓的一周上等距离饰8个小型凹圆点,可能是为了嵌粘绿松石小圆片的,绿松石小圆片已脱落。手镯高4厘米,直径9.1厘米,孔径7.1厘米。这件玉镯制作较为精致,同样形式的玉镯未见第一件,并且它是否为齐家文化的作品,有待研究。

图一一九 李家村玉镯

20.玉臂饰

玉臂饰在齐家文化中发现不多,在乐都柳湾、庄浪王宫家遗址各出土一件,在宁夏海原征集到一件。依据形制,可分为两种。

(1)素面圆筒状玉臂饰

如柳湾M1366:11玉臂饰,又称为石臂饰,质地尚未鉴定。它出自一座二次葬墓中,呈乳白色,为圆筒状,略微束腰,高5.5厘米,复原外径约7.5厘米,内径约5.8厘米(图一二〇)[254]。又如庄浪王宫家玉臂饰,呈青白色,质地细润光滑,边缘处有灰白色沁蚀,为圆筒状,略微束腰,高4.5厘米,外径6.5厘米,内径5厘米[255]。这两件玉臂饰,是齐家文化制作的还是由陇山以东地区传入的,有待研究。

图一二 〇柳湾M1366:11玉臂饰

(2)瓦垄纹圆筒状玉臂饰

如宁夏海原县征集的一件玉臂饰,呈青灰色,有褐色斑。外表饰21道平行瓦垄纹。两端的直径小于饰瓦垄纹的器身,犹似圆筒形玉琮的射部。瓦垄纹宽窄不一,同一条瓦垄纹的宽窄也不一致(图一二一)。它的制作方式是先做成两端有射口的圆筒状后,再剔刻瓦沟而形成平行瓦垄纹,所以瓦垄纹的顶部是在同一个平弧面上,而瓦沟则有深浅的区别。其高7.7~7.8厘米,直径5.9~6.4厘米,孔径4.9厘米。这件玉臂饰上的瓦垄纹与后柳沟村出土的瓦垄纹玉琮上的瓦垄纹具有相类似的风格,可以互证年代关系。

图一二一 海原瓦垄纹玉臂饰

21.喇叭形玉管

喇叭形玉管在齐家文化玉器中仅发现两件,出自喇家遗址M12墓葬中,置于人骨架的左腹部(图一二二)[256]。与喇叭形玉管一起出土的还有两件玉璧、长三角形玉片、绿松石琮管等。两件喇叭形玉管的形制基本相同,呈青灰色,受沁严重,大面积变白。一头大一头小的喇叭形,略微束腰,两端面磨平,单面钻一孔,孔心位置偏移,孔内壁有旋钻痕迹,外表素面抛光。长5.14厘米,大的一端直径2.6厘米,孔径1.04厘米,小的一端直径1.6厘米,孔径0.4厘米(图一二三)[257]

图一二二 喇家遗址M12墓葬

图一二三 喇家M12喇叭形玉管

两件喇叭形玉管并列置于一件玉璧的下方,或许这两件喇叭形玉管与这件玉璧存在着组合使用的关系,即两件喇叭形玉管垂坠于玉璧之下。

这种略微束腰的喇叭形玉管在齐家文化中仅发现此两件。这种形制的玉管,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出土较多,是为铜铃的铃舌。如1981YLVM4墓葬中与铜牌饰、铜铃一起出土的玉铃舌(图一二四),形制为束腰喇叭形,上端小,圆弧边,下端大,磨平,贯通穿一孔。长5.3厘米,大的一端直径3厘米,小的一端直径2.5厘米。二里头还出土了石铃舌,如2002VM3:23石铃舌,为圆柱状,略束腰[258]

图一二四二 里头1981YLVM4:8铜铃

目前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玉铃舌、石铃舌的年代晚于喇家喇叭形玉管,或许是二里头文化玉铃舌采用齐家文化的喇叭形玉管,也或许在二里头文化之前的中原地区已经在制作并使用喇叭形玉管,后来传到了齐家文化分布的民和喇家一带。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22.牙璋

图一二五 新庄坪牙璋

目前在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牙璋仅有一件,出自积石山县新庄坪遗址(图一二五)[259],呈青色,有竖向弯条形斑纹,为片状长条形。下端为柄,柄端斜直,柄一侧有一小凹口,柄上偏移中轴一侧有两个竖向排列的穿孔,上大下小。上端为刃,是原牙璋上部(刃部)残断后改制磨出的刃部,为双面刃。两侧边从刃角至阑脚边呈微凹弧形。长约18厘米,宽约5.5厘米,厚约0.8厘米。

现在这件器形是由牙璋改制成了钺,刃部及柄端的小穿孔以及柄部侧边的小凹口,可能都是后来改制时所为。原本的牙璋还要长一些,可能在20厘米以上,刃部的宽度可能是全器的最宽处。从阑角处尚未出牙的特征分析,原件牙璋应是一件形态原始的牙璋。其最初的制作年代可能在新砦一期或更早些。至于其改制的年代,从其出自积石山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的现象推测,可能在齐家文化中晚期阶段。

23.玉有领璧

目前在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有领璧仅有一件,出自积石山县新庄坪遗址(图一二六)[260],呈青色,平面近正圆形,边缘有一处内凹,不知是受玉料局限的原因,还是受损后再加工所致。整器素面无纹。领部外壁略有凹弧,局部保留有横问的剔刻痕迹,领内壁光滑。整器显示出已脱离有领璧的原始形态。直径约12厘米,孔径约6厘米。这件玉有领璧也不是齐家文化制作的,是由中原传入的。

图一二六 新庄坪玉有领璧

24.束柄齿棱端刃器

目前仅见一件,由会宁县博物馆征集到的(图一二七)[261]。呈黑色,为墨玉。形制为长条形片状。端刃,刃部斜弧状。最宽处在刃部,柄端略为收窄。两侧边平直。束柄,柄两侧呈内凹弧形,在柄两侧边内凹弧的上下两端,分别有上下两个极为细尖的齿棱,其中一侧边的柄端一个齿棱已受损。在柄部以上约器身的四分之一范围的中轴线上穿三个孔,是为绑缚木松而设的穿孔,现已断为两节。整个器形的形制,似牙璋又不是牙璋,似刀又不是刀,似圭又不是圭,依据其形制特征,暂称之为“束柄齿棱端刃器”。其长约54厘米,极薄。

图一二七 会宁县博物馆束柄齿棱端刃器

这种形制的束柄齿棱端刃器,目前仅见此一件,无从比对。但从玉料为墨玉,器形很薄,器身无阑而在束柄处饰有细尖齿棱等特点分析,其制作工艺较高,不是齐家文化制作的,应是由中原传入的。而其细尖齿棱的特点,则与二里头文化二期的玉钺上的扉牙近似,且更加细尖,据此推测束柄齿棱端刃器的制作年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一期或更早些。

齐家文化玉器除以上这些器类外,在有的遗址还发现了玉版、玉片饰,以及玉料等。可能还有玉权杖头,如会宁县博物馆藏品中的一件白色玉石权杖头[262],又如磨沟墓地出土的多种形态的石质权杖头。

齐家文化玉器中,绝大部分是由齐家文化制作的,部分为输入品。齐家文化制作的这些玉器,精品者较少,粗制者居多,而且以素面为主。并且在齐家文化中后期,出现了大量的石璧等以石代玉的现象。这些都是构成齐家文化玉器与玉文化的重要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